豆豆魔方科學育兒/ 微團購

  Learning= on the play

  這是S爸爲你準備的資源推薦

  希望你能喜歡

  看《巴特恩的裁縫夢》,想起春節家裏小孩的一道寒假作業:你的夢想是什麼?

  娃2歲多時候的答案是塔吊司機,外甥女的答案是明星。

  成爲大明星,是很多人童年時的夢想。儘管我們也曾爲夢想掙扎,和父母爭執,體會過被人當頭一棒,潑澆冷水的滋味。可當我們做了父母,孩子說出那很難觸碰的夢想時,我們還是選擇了制止和熄滅。

  “喲,你的夢想是明星啊?”

  “哦呵呵,你做破壞大王倒是可以。”

  我們的迴應雖隱晦,可話風裏吹出來的,盡是“癡人說夢”“醒醒吧”嘲笑的氣息。在歷經幾十年風霜後,孩子這一夢想於我們而言,是不太理智的幻想。

  作爲過來人,我們想用理智搖醒孩子,告訴他們:這個夢想不現實,據我所知,另一個夢想纔是你合適的選擇。

  可是,我們所謂的合適,就一定正確,並且光明嗎?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着自己獨特的稟賦,他們或許有很多夢想,有的高高在上,有的低調質樸。

  無論孩子的夢想偉大還是質樸,夢想是孩子未來的翅膀。

  如果我們因爲孩子的夢想“不現實”、“過於質樸”,就嘲笑或貶低孩子,這無疑是關上了孩子的夢想之門。

  1

  在農村老家,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小男孩自幼和爺爺奶奶生活,父母外出打工掙錢養家,一年只在春節和父母相聚。

  男孩的童年裏,大部分生活,是跟着爺爺奶奶務農,種菜、收果園、養牲畜。小學就學會了做飯料理家務,初中可以幫着爺爺搬運農物。

  高中,男孩開始接觸網絡遊戲,被一款網遊迷惑,並立志將來要成爲一個遊戲策劃師。

  網遊這樣的東西,在僅有小學文化父母的眼中,如同是毒藥。

  他們排斥遊戲,認爲遊戲工作不靠譜,並對男孩說:“遊戲策劃這樣的專業,需要口才好,錄取分數也很高,考這個專業等於在自尋死路。”

  自幼在農村和爺爺奶奶長大的他,對遊戲認知有限,他只是很崇拜遊戲的幕後策劃者,覺得他們很牛。他並不知道如何成爲策劃師。於是,他聽信了父母的話,放棄報考遊戲專業,擇填了教師。

  說這個故事,並非對農村文化淺薄的父母有看法,而是想對所有父母說:不要以自己的鼠目寸光,評判孩子的夢想

  遊戲和教師,雖各有千秋,倒也不至於像男孩父母說的那樣,需要靠口才考入。空口瞎話來說服孩子,扭轉孩子的志向,對孩子不失爲一種欺騙。

  孩子那麼相信父母,可父母又做了什麼?僅以自己的淺薄認識,對孩子的志向橫加阻擾,試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劇本演繹。

  是的,孩子最終按照我們的劇本演繹,可與此同時,我們也斬斷了他成爲更好自己的羽翼。

  2

  在臺灣作家黃淑文《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一書中,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黃淑文大學那年,參加一個心靈成長體驗課,輔導老師讓他們畫出自己生命最渴望的東西。有位醫生同學畫了一把吉他,畫完後,他失聲痛哭。

  爲什麼哭得如此傷心呢?因爲他的父母強迫他成爲了一名醫生,而不是成爲自己渴望的吉他手。

  一直以來,周圍的人都認爲他過得很滋潤,名醫,有錢有地位。實際上他內心並不快樂。

  如果有時光機倒回,再讓他選擇一次,我想他應該會聽從內心的選擇,做個吉他手吧。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與名醫相似經歷的人。稍微檢索下身邊人,不凡就有:爸爸是畫家,兒子也是畫家;媽媽是醫生,女兒也是醫生;父母是藝術家,子女也是藝術家。

  爲什麼會如此相同呢?並非基因強大,也不排除這些家庭裏,子女真的熱愛與父母相同的職業。

  但絕對有父母苦心鋪路,用心引導的成分。

  很多年前,我一個從事旅遊業的朋友,就是這樣將女兒成功帶入旅遊業、做了接班人。

  我記得她女兒說喜歡小孩,想做幼兒教師,可我的朋友,卻一直不看好幼師這個職業,覺得門檻低,前途渺茫。相比她風生水起的旅遊業,她當然更看好自己在做的事。

  結局沒有驚喜,她女兒最終選擇了旅遊業。

  夢想是什麼?夢想在他們身上,不過是父母眼中的幼稚。在父母眼裏,夢想,就是做他們覺得正確、靠譜的事。

  可他們忘了,孩子沒了夢想,等於失了方向。一個沒有方向的人,人生百無聊賴。

  曾有心理學家做過一項調查,決定一個孩子未來取得卓越成就的首要因素,不是“天才”,而是“奮鬥的目標”,即夢想。

  夢想在孩子心裏,如同一束光,照耀他們不斷前行。

  推薦丨厲害了!曹文軒等10位名家在這套書裏

  這周和大家推薦的這套書,作家陣容,就像是“數星星”,因爲每一位都是業界響噹噹的大家,他們分別是曹文軒、孫幼軍、張之路、常新港、周銳、彭懿、湯素蘭、彭學軍、冰波、保冬妮。

  這套書的名字也很有特點,叫做《拼音王國·名家經典書系》。名家、經典、拼音,這幾個關鍵詞能一下子擊中6到8歲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

  暑假已至,小學生們可以拿着《拼音王國·名家經典書系》這套書,獨立閱讀。因爲有拼音,家長和老師不用擔心孩子的閱讀問題。

  祖父的白手套

  作品介紹:

  小河裏撈出的漁網,引發了一場公案,到底誰纔是漁網的主人?小提琴家和彈棉花的黑豆兒,兩人用各自的弓,又將奏出怎樣的和絃?漂在水面上的紅葫蘆,承載的是友誼,還是欺騙……

  任勞任怨的啞牛、與祖父相依爲命的莎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這故事裏有自私、冷漠,更充滿着愛與感動……

  作者介紹:

  曹文軒 江蘇鹽城人。北京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2016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是中國獲得此獎的第一人。2017年,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銅葵花》《我的兒子皮卡》等文學作品,以及《羽毛》《煙》《夏天》等圖畫書。他的作品詩意唯美,具有美學和哲學的高度。

  他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作品曾獲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大獎、冰心文學大獎等。諸多作品曾在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瑞典等地出版。

  小貓流浪記

  作品介紹:

  貓媽媽生下了兩隻小貓咪:一隻叫小寶,長得很強壯;一隻叫小貝,長得很瘦弱。在一次意外中,小貝失去了與家人的聯繫,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回家的願望。漫漫歸家路,在坎坷中小貝生存了下來,並且不斷成長,越來越強壯,經過不斷的努力後,終於回到了家人的身邊。

  作者介紹:

  孫幼軍 生於哈爾濱。曾爲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理事。代表作《小布頭奇遇記》《怪老頭》《小豬唏哩呼嚕》《小貝流浪記》等。他的作品以童話爲主,幽默溫情又富有哲理,被譽爲“一代童話大師”。

  作品曾獲中國作家首屆優秀兒童文學獎、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頒發的“榮譽作品證書”、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

  舌尖上的精靈

  作品介紹:

  阿牛是一個熱心腸的男孩子,他五官很周正,就是鼻子癟癟的。因此,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有一次,學校開演唱會,因爲阿牛舌頭上有個小泡泡,也就是阿牛的小精靈,合唱指揮李小琴就用這個當藉口不讓阿牛上臺。阿牛可傷心啦,但是,在大合唱即將開始時,他仍然大度地把姐姐的花裙子借給了因意外而髒了裙子的李小琴;又讓在臺上站不穩的王小蓬踩在他的肩上;領唱忘了歌詞,他又及時救場。樂於助人的阿牛,不僅爲班級贏得了榮譽,也爲自己找回了自信……

  作者介紹:

  張之路 生於北京,山東諸城人。著名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集團一級編劇,著有長篇小說《第三軍團》《非法智慧》《吉祥時光》等,電影劇本《霹靂貝貝》《魔錶》等。他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創作風格多樣。

  作品曾獲中國圖書獎一等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中國安徒生獎、世界安徒生獎提名等獎項。小說《羚羊木雕》和童話《在牛肚子裏旅行》分別被選入中學和小學語文課本。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作品介紹:

  生日那天,米格得到了一件禮物——一個玻璃蛋,在透明的玻璃蛋內有一粒白色的米,他很高興。由於家庭的變故,他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當他需要爸爸媽媽時,他們或者寄錢給他,或者給他打個電話,總之,沒有陪伴在米格身邊。父母的所作所爲讓米格一次次的失望了,他摔碎了那個玻璃蛋。他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父母的愛。他其實就像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作者介紹:

  常新港 生於天津新港。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專業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青春的荒草地》《毛玻璃城》《五頭蒜》等,以及小說集《麻雀不唱》《淑女木乃伊》等八十餘部。

  他也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思想深刻,被譽爲“具有高貴的血統”。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作品曾在日本、韓國等多地出版。

  可可的特別通行證

  作品介紹:

  布丁總統最近忽然想出一個好主意:搞一次全國性的兒童猜獎。最後可可小朋友獲得了該項獎品——特別通行證。這個“特別通行證”可以使可可暢通無阻,不許小孩子去的地方他都可以去,甚至一般大人進不去的地方他也可以進去。可可憑着“特別通行證”開始了一連串的奇特經歷。

  作者介紹:

  周銳 廣東潮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協理事。已出版專著三百餘種,代表作有《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中國兔子德國草》《大俠周銳寫中國》《金牌三小俠》《雞毛鴨和鴨毛雞》等。他的作品構思巧妙,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幽默風格。

  作品曾獲獎一百餘次,包括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夏衍電影文學獎、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獎、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獎等。

  一頭會魔法的狼

  作品介紹:

  只要在牆上畫上鯨魚,它們就能出現在任何有水的地方;一百年前的海盜,埋藏的寶藏竟然是一臺電冰箱;坐上狼火車,可以飛到任何地方,不過請繫好安全帶,小心被甩出車廂……你以爲這都是天馬行空的幻想?也許有一天,你碰到一頭擁有魔法天書的狼,美夢就可能成真!

  作者介紹:

  彭懿 生於瀋陽。童話作家、幻想小說作家、圖畫書研究者、翻譯家、攝影師。代表作有《我撿到一條噴火龍》《歡迎光臨魔法池塘》《靈狐少年》等長篇幻想小說,以及《妖怪山》《不要和青蛙跳繩》《巴夭人的孩子》等圖畫書。

  同時著有《幻想文學:閱讀與經典》《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世界兒童文學:閱讀與經典》《七步讀懂圖畫書》等理論專著。他的身份不斷在變,但他的創作始終關注兒童以及兒童教育。

  木裏的故事

  作品介紹:

  這是一本關於小男孩木裏的生活故事:因爲趕不上跟新認識的朋友告別,他把自己的絨布小兔留給了朋友,讓絨布小兔替他說再見;因爲媽媽喜歡燕子阿姨家扭成麻花狀勺柄的咖啡勺,他自己動手,把家裏的小勺子都弄得歪歪扭扭的,真的給了媽媽一個“驚喜”; 因爲媽媽不小心弄壞了他的畫,木裏氣得像氣鼓鼓的青蛙,媽媽講故事賠禮道歉,最後氣鼓鼓的青蛙不見了,愛畫畫的男孩兒回來了……

  作者介紹:

  湯素蘭 湖南寧鄉人。一級作家,編審,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創作出版兒童文學作品六十餘部,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麗》《閣樓上的精靈》《紅鞋子》《阿蓮》等。

  她善於寫童話,作品優美風趣,充滿童真。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大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等獎項。多部作品入選小學語文教材、幼兒園教材等。

  駝駝的夢想

  作品介紹:

  駝駝,一個自小體弱多病的女孩,被熱愛體育的父母送去體校鍛鍊身體,在那兒結識了心意相通的死黨——貓。在少年體校嚴格的訓練中,在揮汗如雨的跑道上,在小夥伴友情的包圍下,小女孩駝駝用腳步丈量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個夢想:學體操。當然,這個夢想很快就破滅了——十一歲的駝駝太老了。可是,夢想還是像春草那樣生長着……

  作者介紹:

  彭學軍 生於湖南吉首,兒童文學作家,出版有《你是我的妹》《腰門》《浮橋邊的湯木》《森林裏的小火車》等多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

  她善於用浸潤着濃郁生活汁液的情節和細節,真實地呈現出普通孩子的特殊生活遭際和成長曆程,給人以深刻而豐富的情愫感染、審美享受和思想啓迪。作品曾獲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小說類大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國好書”獎,“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兩個部落

  作品介紹:

  有這樣兩個部落:一個高個部落,一個矮個部落,兩個部落裏都種了很多櫻桃和草莓。在矮個部落裏,採摘草莓是很方便的,所以草莓很便宜,櫻桃就很貴;而在高個部落裏,採摘櫻桃是很方便的,櫻桃很便宜,草莓就很貴。一天,有一個聰明的矮個,把草莓背到高個部落裏去賣,第二天再把櫻桃揹回矮個部落賣,生意非常火爆。可是,過了沒多久,兩個部落的首領開了一個會,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

  作者介紹:

  冰波 浙江杭州人。一級作家,浙江省文聯委員。1979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狼蝙蝠》《阿笨貓全傳》《毒蜘蛛之死》《月光下的肚肚狼》《藍鯨的眼睛》。他的作品以童話爲主,風格細膩恬淡,充滿童趣。

  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多篇作品被選入小學語文和幼兒園教材。本書中的《大象的耳朵》《企鵝疾病》《好天氣和壞天氣》被選入最新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

  會說話的巧克力糖

  作品介紹:

  噓!馬伯伯家有一盒會說話的巧克力糖,它們能猜透你心底的小祕密,小羊花兒會告訴你巧克力糖們都說了些什麼。馬伯伯家還有一個特殊的信箱,不光能收到信件,還能收到奶油炸麪包圈,你說神奇不神奇?要是你不相信,就到彩虹草原去看一看吧!

  作者介紹:

  保冬妮 生於北京。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兩百多部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幻想小說《屎殼螂先生波比拉》《餅乾武士》,中篇兒童小說《一年級的小豆包》《水珠裏的丫丫》,圖畫書《跟着姥姥去遛彎》等。

  她的創作具有兒童本位意識,富有童真。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國家優秀少兒圖書獎、冰心圖書獎等。作品曾在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地出版。

  《拼音王國·名家經典書系》封面

  aoe的世界,bpmf的天堂。《會說話的巧克力糖》《木裏的故事》《玻璃蛋中的那粒米》讓愛伴你成長;《駝駝的夢想》《小貓流浪記》告訴你生命因夢想而發光;《一頭會魔法的狼》《兩個部落》帶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舌尖上的精靈》《可可的特別通行證》展現給你平凡世界,至美心靈;《祖父的白手套》讓你迴歸自然,享受詩意童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