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的《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元代王禎的《農書》和明末徐光啓的《農政全書》,是中國古代的“四大農書”。其中,前三部的作者都出自齊魯,反映了山東作爲農業大省自古以來的豐厚底蘊和齊魯農耕文明對中國傳統農業科學的重要支撐作用。習近平同志對山東農業發展提出殷切希望,要求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認真挖掘齊魯農書中的科學傳統及其當代價值,對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着重要意義。

山東是傳統農書大省,除了上述三大農書,相傳中國最早的幾部農書,如《夏小正》《月令》《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等,也都與先秦齊魯諸子有着密切關係。其中《夏小正》《月令》以及由此衍生的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標畫了農業耕作的自然時序,對中華農耕文明有着奠基性作用。漢代的《陶朱公養魚法》、崔寔的《四民月令》等,宋明時期邢昺的《耒耜歲佔》、王象晉的《羣芳譜》,清代韓夢周的《養蠶成法》、陸獻的《山左蠶桑考》等,都是內容比較科學、影響較大的齊魯傳統農書,許多內容仍在爲今天的農業生產提供直接的科學指導。

中國傳統農書包括產生於齊魯的著名農書,雖然都是自然經濟的產物,但也“預留”了與現代農業相互兼容的接口。

一是尊重自然環境、順應自然時序的生態農業思想,即“上因天時,下盡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羣生遂長,五穀蕃殖”。在“種養三宜”(物宜、時宜、地宜)、順應自然環境和自然時序這一大原則下,還有許多具體的科學方法,如“秋耕欲深,春夏欲淺”“春種欲深,夏種欲淺”等,都巧妙地體現了根據自然環境、自然時序和植物屬性從事農業活動的生態原則。這些原則在當代鄉村生態建設中依然具有重要價值。

二是生產、生活、生態良性循環的有機農業觀。先秦時期,中國農業就已經有了將人畜糞便施於農田的記載。生活中的廢物變成農業生產中寶貴的肥料,不但提高了農田產量,也以土壤淨化了糞污,避免了對生態更大的污染。這種生產、生活、生態的良性循環,在後來的齊魯農書中都得到了很好的總結和闡發,如《氾勝之書》中明確提出“凡耕之本,在於趨時,和土,務糞澤”。《齊民要術》又進一步提出了綠肥法、踏肥法、火肥法等,將生產、生活中的大部分廢物都變成了土壤的肥料。這種良性的有機循環,不但保證了耕地的地力不衰,而且可以使貧瘠的土地變成良田,因而“地力常新壯”成爲中華農耕文明有別於西方農耕文明的一大特徵。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生產、生活、生態良性循環的有機農業顯然開始了新的復興。

三是“勤力節用”的集約農業思想。勤儉是中國傳統農家的立身之本,這在齊魯農書中闡釋得尤爲明顯。這種“勤力”隱含着科學精神。以鋤地爲例,《齊民要術》中不但強調要多鋤、早鋤、勤鋤,而且道出了“勤鋤”的科學成效:“鋤麥倍收,皮薄面多”“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同樣面積的土地,由於科學的勤鋤,就可以有“倍收”的效益。對勞動果實的珍惜與節儉同樣包含着科學的認識。對自然資源的“任情”揮霍將造成農業生產的毀滅,而“順天時,量地力”,用盡量少的資源消耗保證農業生產成效,纔是農業發展的正道。這種科學精神對打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保護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爲山東大學教授、山東省社科重點課題“齊魯農耕文明與鄉村振興綜合研究”負責人)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