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少人會這麼瘋狂,一早從阿姆斯特丹搭火車到臺夫特,傍晚回到阿姆斯特丹,再買車票搭到葛洛寧恩。往南一小時,往北兩小時,荷蘭南北跑透了,但中間都是過眼風景,為了工作,實在沒有辦法。這不禁又讓我想到千里跋涉的難民,不管是從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或是任何其他地方想方設法要到歐洲尋求新生活的人,搭船渡海也好,走路搭車也好,我扛著兩大箱行李和出差機器都要難以負荷,更何況他們是扛著整個人生呢?

搭荷蘭國鐵買票得到的小知識是,他們的自動售票機,只能刷卡,無法使用現金投遞買票,因此我還發楞了一下,花了幾秒鐘才認清現實。拿出卡來買票,才又發現,因為鮮少在國外的自動售票機買票,所以沒有設定信用卡的國外密碼,連刷了兩張卡,都刷不過,前後浪費了十幾分鐘,才匆匆忙忙趕著去找人工售票窗口。原本計畫要搭8點12分的車,結果搭上了8點42分的車。

臺夫特,是和阿姆斯特丹截然不同的城市。建築看起來更明亮現代,也更方正,或許是玻璃的設計多了,但是城市的道路規劃感覺還是以環狀為主。路上的工地建築還是很多,快要成為荷蘭的一大特色,不過一進了臺夫特科技大學的"領地",就會頓時覺得寬闊許多,畢竟這裡是歐洲最大的大學之一。

臺夫特大學的設計科系很多,幾乎都是強項,首站就是他們的工業設計系。大樓中庭本身就是個設計,學生隨處都能坐下來討論專案計畫,空間層疊充分運用,當然也是學生作品的展示間。我沒有學過設計,但我個人的偏見認為,設計就怕有壓迫感,所以這裡的空間創造出大而明亮的舒暢,讓點子恣意流竄,似乎從不同腦袋飛奔出來的創意激撞在一起,就會成就下一個讓全世界驚奇的新產品。

如果認真逛他們的校園,絕對不會錯過的有兩棟建築:一個是圖書館,一個是電機系管(學院?)。設計師利用地景建築的手法,把圖書館打造成一座小山丘,正面看是一片隆起山坡地草坪,日照底下不少人或躺或坐;用餐聊天;都讓校園變得更親近悠閒。中間突出的圓椎體,底下就是一圈一圈書桌排列。草坪底下藏著大量知識,在我解讀:這樣的設計把人類的智慧和大自然結合,卻又把自然放在更上一層,似乎要我們學著謙卑。而電機系管則不用多說,現代科技感極強烈的超高(對臺夫特來說)大樓,即使在遠處就能看到明顯的TU DELT標誌,也彰顯了電機系本身的科學技術特質。氣勢直壓當地的純樸風格。

如果要直線貫穿整個臺夫特科技大學校園,據當地的學生說,有三個公車站牌,可以想像有多大。當然學生幾乎都是以腳踏車作為交通工具,若要出校園,搭巴士,或許是最方便的,若要叫計程車,只能到校園的服務櫃臺,不過要等多久恐怕就得碰碰運氣,因為我們這一輛要等20分鐘才能進到學校,於是放棄了。

IMG_5707IMG_5713IMG_5721IMG_5722IMG_5727IMG_5728IMG_57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