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的角度

劉作虎有oppo的後臺(包括但不限於供應鏈,不然這種級別的三星屏輪不到一加用)

量產組裝也可以在東莞的oppo生產線完成,生產方面不受某康的限制,資金方面藍綠廠都是一個財團,可以簡單總結沒有後顧之憂。不然也打不響現在的價格戰。

而對於老羅來說,相信手機的整個供應鏈做起來不會像演講那樣信手拈來的,也沒有背靠哪座大山,這也會讓他面對和小米一樣的問題,但是對他個人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較真的態度是非常欣賞,但是說到手機本身其實也就一般般。

再講市場營銷方面,都是線上,目標消費羣體一加直接清晰定位兩個字:極客。只有能拿下這個利基市場,逐步吸引拓展培養(深耕)這個市場的規模,後面其實進可攻退可守。至於老羅那邊,發布會演講確實好,真的好,但其實我是去看他懟友商的,還有懟那位方先生。


謝邀!

事實上兩者同從業者的素質來看的話,劉作虎顯然是要比羅永浩更專業一些,我們知道羅永浩完全是一個門外漢,這也是為什麼鎚子手機經歷了兩三年還不能邁入正軌的最重要的原因。

相比來看的話,劉作虎可是正宗的OPPO系出品,而且在OPPO其實已經做到了非常出色的地步,所以才會OPPO在後方支持聯合成立了一家手機這個獨立品牌,讓劉作虎獨立運營。

劉作虎在OPPO的多年經歷,其實為他創立一家手機,掃出了很多障礙,包括如何在供應鏈體系下做更好的產品,你對手機定位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包括對用戶羣體的一個抓取。

相比來看的話,鎚子科技在羅永浩的帶領之下,其實方向感一直不是很強,要知道在多次產品的發展上羅永浩與企業內部的人員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和爭執,不過由於羅永浩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所以公司只能按照羅永浩的意願來行事,但後面證明,結果是非常慘淡的。

在設計方面包括產品形態的追求上面,羅永浩是具有天然的優勢的,這其實是兩個人所擅長的側重點不同,羅永浩可能在工業設計,包括審美部分做得非常出色,而劉作虎可能更現實,完全是在專業層面吊打羅永浩。

甚至於說過分一點的話,那麼這就是職業隊打業餘隊的,劉作虎對於手機市場的熟悉是甩開了羅永浩幾條街,羅永浩可能直到鎚子科技負面都沒有完全,摸索出鎚子科技該以一條什麼樣的路線去發展。

更可怕的是劉作虎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了用戶會喜歡,而什麼做了用戶一定會憤怒,相反羅永浩在這方面編製得像一個狂人,一切以自己的意願行事,完全不顧用戶羣體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鎚子手機總是叫好不叫座的原因。

而兩者的個人追求也是有所不同,一加手機可能只想在手機領域做得比較出色,對於羅永浩來說想法天馬行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蘋果的命,卻得了蘋果的病。沒有喬布斯的天賦卻得了喬布斯妄想症。


鎚子肯定比起子厲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