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常看日本動漫的或者對日本古風音樂有些瞭解的,對尺八的聲音就不會陌生。尺八,簡單來講是一種吹管類的樂器,一般由竹子製成,有五個孔,因為管長一尺八寸,所以得名尺八。深究一下,尺八實際上的確是中國古代傳統樂器,最早起源於中國的南方。現在已知的最早記錄「尺八」這個稱呼的是在唐代的文獻裏,但是樂器的誕生應該更早,甚至能追溯到漢代,甚至更往前。畢竟古代樂器的流變過程中,很多樂器的制式並不是一次成型定下來的。比如說很早就有了五孔的竹管樂器,但是也不能確定就一定是尺八。

根據記載來看,在唐朝和宋朝前期,尺八還是很盛行的,至少在當時的一些繪畫作品還有文獻記錄中都有尺八的身影。並且也正是在唐朝時期,尺八得以流傳,被日本來唐的僧人傳到了日本。逐漸地,尺八在中國古代樂器的發展中漸漸消失,而流傳到日本的尺八則被繼承了下去。現在成為日本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有關尺八在中國逐漸消失而不為人知的原因有多方猜測。有人指出尺八的音樂太多肅殺,與南宋時期的文人墨客的審美不符,不夠瑰麗雅緻,因此漸漸被其他的管樂器所取代,比如說洞簫等等。審美觀唸的改變往往是文化興盛或者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也有人從技術流上分析,認為尺八的演奏因為只有五孔變化不夠多樣並且難度較大,所以逐漸被淘汰,再加上尺八的曲譜也比較難懂,漸漸失傳。

而尺八在日本的流傳開來以及繼承發揚與佛教東漸過程又很密切的關係。尺八最早傳入日本實際上是作為一種佛教法器而存在的,並且逐漸隨著一些禪悟的理念等等分出不同的流派。直到明治維新後,逐漸從廟堂走向人間煙火。並且到了當代,日本的尺八演奏家經常與西洋樂器一起結合演奏,這種跨界與碰撞將尺八這個樂器以及音樂推廣到更遠的地方。目前比較有名的尺八演奏家有佐藤康夫,曲風往往大氣厚重,也有藤原道山,曲風更瑰麗寧靜一些。


尺八顧名思義,長一尺八寸許,為竹製管樂器,五孔吹奏。為我國漢代出現,唐代盛行,又傳入日本,在看日本影視劇中可聽到那獨特音效。現在在我國不見有人吹奏,為何,我試述以下原因:

一,製作困難,首先選料考究,要生長期5~6年,此時竹子老到時機,製作出音色最好,不易變形開裂,然後製作,定孔後鑽孔對音高,如孔位差的多,定音調整不過來就不能用。二,尺八上五孔,(中國古代音階是五個音,現代簡譜的4〈發〉,7〈西〉沒有),現在不好吹奏,如吹4,7時可能用指法按孔的多少可吹出。這是我的認為。三,音色特點,不如笛子的響亮歡快,優美動聽,不如簫的委婉幽揚,天籟動人。而尺八吹出是有嘯殺之氣,悽厲之聲,聽了不寒而慄。所以現代都愛聽笛,簫,而尺八淡出。

畢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必有人傳承,近年,我國有音樂界國學大師對尺八進行了改進,把尺八增加了一孔,成為六孔,因此各方面有很大改善,尺八會重放光彩,我們文化遺產會開新花!


尺八在中國亡佚,我認為是唐宋文化轉型的必然結果。

唐代是中古文化的高峯,文化風格開放大氣,三教鼎立,唐代文化既粗獷豪放又瑰麗精緻。

從初唐到盛唐,文化的風格偏向開放,從中唐到晚唐文化心態相對保守。

尺八是中國盛唐文化的一種產物,演奏風格上,音色上都相對豪放(也很細膩),這種矛盾的地方也體現了唐代文化的這種特點。

宋代中國的社會和文化風格有明顯的轉型。

從政治上,宋代官家崇文抑武, 文人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有宋一代官家不誅殺大臣,可見士大夫的地位之高。尺八不像古琴,,尺八沒有得到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因為他們的審美取向,接受不了尺八的美學風格。所以書齋裏文人的呻吟取代了邊塞將士的豪邁。

從經濟上,宋代商業發達,市民文化興起,流行的是抒情的慢詞,勾欄的風情,文火烹煮的茶藝,尺八的演奏風格無法適應市民階層的喜好,這樣以來尺八又失去了基層大眾的喜愛,如此一來,操尺八的人勢必大大減少,缺乏社會基礎。

從技術上,封頂蓋的洞簫顯然比外切口的尺八好吹,尺八樂器形制簡單,需要用極其複雜豐富的技法來體現尺八的表現能力,學習尺八要花太多的時間。世人大多好速成,尺八不流行推想可知了。

政治上,經濟上,技術上互相交織,尺八慢慢在中國亡佚


尺八在中國亡佚,我認為是唐宋文化轉型的必然結果。

唐代是中古文化的高峯,文化風格開放大氣,三教鼎立,唐代文化既粗獷豪放又瑰麗精緻。從初唐到盛唐,文化的風格偏向開放,從中唐到晚唐文化心態相對保守。尺八是中國盛唐文化的一種產物(我不知道這麼表述是否正確),演奏風格上,音色上都相對豪放(也很細膩),這種矛盾的地方也正體現了唐代文化的這種特點。宋代中國的社會和文化風格有明顯的轉型。從政治上,宋代官家崇文抑武, 文人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有宋一代官家不誅殺大臣,可見士大夫的地位之高。尺八不像古琴,(古琴作為聖人之器,士無故不撤琴瑟),尺八沒有得到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因為他們的審美取向,接受不了尺八的美學風格。所以書齋裏文人的呻吟取代了邊塞將士的豪邁。從經濟上,宋代商業發達,市民文化興起,流行的是抒情的慢詞,勾欄的風情,文火烹煮的茶藝,尺八的演奏風格無法適應市民階層的喜好,這樣以來尺八又失去了基層大眾的喜愛,如此一來,操尺八的人勢必大大減少,缺乏社會基礎。從技術上,封頂蓋的洞簫顯然比外切口的尺八好吹,尺八樂器形制簡單,需要用極其複雜豐富的技法來體現尺八的表現能力,學習尺八要花太多的時間。世人大多好速成,尺八不流行推想可知了。

個為認為尺是口八,跟兄有連帶關係。兄有轉心舞讓心(口)強的意思,也有心(口)強,其轉心舞能舞得更好的意思。尺是心外之物進入心內,滋養中心的意思。八是山尖的意思,也有進入的意思。尺八是中心成,山高人為峯,身上的山中心也就有了。八尺是進入帶動進入中心,易經八卦有助於修練龍鳳轉心舞,有利於識心,進入中心,修練成龍鳳合一心。


尺八是中古時代中國的一種竹製樂器,吹口外切,長一尺八寸故名尺八,有五個按孔前四後一。現代中國的簫特別是南簫,應該和尺八有一定傳承關係!現代尺八是在曰本昭和時代後由古尺八改進而來,外形接近古尺八,而音律更符合現代音律標準。和簫相比尺八音色如金屬感更大,簫更柔和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