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棉花價格持續低迷,尤其是5月份,棉花期貨主力合約1909價格從15000跳崖式下跌,跌穿13000,最低跌至12720,近幾日止跌了,回到13000上方。價格也是相對較低的位置,有很多人想著抄底了吧,我建議還是別伸手,我個人還是挺悲觀的。

中美貿易戰,是目前宏觀上最強的擾動因素。毫無疑問,這個是當前最大的利空,而且我認為並不是短期的,情緒是短期的,影響是長期的。所以,這個利空可能要貫穿整個下半年。

下游需求一直萎靡不振。自4月中旬以來,我國棉紡織、服裝和外貿公司訂單持續萎縮,棉花消費能力雖非「斷崖式」下滑,淡季提前,產銷壓力明顯上升是下游終端的普遍感受。

農產品天然做多,就是因為天氣因素。每年農產品都會有一波炒天氣的行情。前段時間的美豆,就是炒作美國天氣,種植進度緩慢。棉花呢?新疆天氣目前灰常給力,基本沒有炒作的機會。

在看看基本面,棉花供應十分的充足。根本就不存在缺口一說。

我對於棉花的價格還是比較悲觀的,至少目前也只是企穩而已,做多的時機還遠遠未到。


從事棉花工作十五年,也習慣了棉花的起起落落,五月份棉花期貨價格從15500跌倒現在最低13000附近,跌了兩千多,這個主要是受貿易戰的影響,棉紗出口受很大影響,國內棉花供應充足,預期需求減少,直接導致棉花價格下跌!國內皮棉的生產成本一般在15000左右,等於現在的價格脫離成本去一千多元,但對於種棉花的來說,下跌影響不是太大,因為有政策托底,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棉花種植戶更怕的是政策有變和棉花受災,現在最頭疼的是手中有大量現貨但沒有做套期保值的貿易商和紡織企業,很煎熬!這兩天棉花期貨有所反彈了,畢竟脫離成本去較元,連著四根長陽了,短期應該會有所上升,1909到了13600了,

在14000左右應該是一個比較平衡的價格點!

受中美貿易戰的宏觀影響,棉紗出口受很大限制。今年棉花的價格持續下跌,5月份,棉花期貨主力合約1909價格從15000跳崖式下跌至13000,最低甚至跌穿13000。即便偶有回升,但也只是「迴光返照」。

國內市場棉花供應充足,預期需求減少,直接導致棉花價格下跌,新疆天氣保持穩定,棉花暫時不會被天氣因素影響行情。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棉花的價格姿勢會持續低迷。


棉花的價格總體來看不會很樂觀,現在市場對於棉花的需求不是很高,短期內不會有很好的價格,建議種植棉花的農業可以適當的減少種植面積,保持觀望,


我們這邊已經很久沒有種棉花了,所以不知道什麼行情了


好多年家裡沒種過棉花了,記得十來歲時種過棉花,那時候只要是誰家種棉花,就得成天在地里,不是打葯就是逮蟲子,太累了,價錢也不高三塊錢左右一斤,大概種的有兩年吧,就沒在種了,玉米多省事,趕上好時候也不少掙錢。行情誰也說不好,不管種什麼農作物都得隨行就市吧


棉花還是小時候的記憶了,現在我們這裡基本上看不到種棉花了,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專門用那個棉花來加工成棉絮的工匠師傅,今天在這家加工,明天在那一家加工,感覺很好玩。所以,你邀請我回答種植棉花這個問題,我還真的是非常為難了,不懂的東西我也不會去裝懂。不過還是要非常感謝你能夠邀請我,。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棉花是國內重要的經濟作物。回顧2018年,棉花價格經歷大幅波動,不論漲跌,都牽動著種植戶和銷售商的心。那麼2019年棉花價格行情將會何去何從?

2018年是棉花價格起伏較大的一年,這一年我國棉花價格出現一次價格暴漲和一次持續下跌,雖棉農收益一直有所保障,但過山車似的行情仍讓大家擔心2019年國內棉花價格走勢。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書童認為,由於政策利好,2019年棉農們收益還會有所保障。且棉花價格應該會在2019年下半年迎來大幅上調。

王書童:整體來看,2018年棉花價格走勢波動幅度巨大,主要體現在兩個階段**階段是5-6月由於天氣和炒作的因素推動,鄭棉期貨5月16日開始暴漲,從而帶動棉花現貨價格快速大漲,由5月中旬的15600元/噸上漲至6月5日的16570元/噸,漲幅達6.2%。第二個階段是10月棉花價格開始持續下跌,由10月初的16100元/噸持續下跌至12月底的15600元/噸,跌幅3.1%。

宏觀環境方面,2019年中國為拉動內需經濟增長將採取大規模降稅減費、積極財政政策等,還有2019年面臨國儲棉庫存低位可能要收拋儲政策面臨調整等。以上利好因素將在2019年上半年內得以體現。因此預計2019年上半年棉花現貨價格窄幅震蕩,或處於15500-16200元/噸。下半年價格有大幅上漲空間,高點或達到17000元/噸以上。


自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升級以來,鄭棉連續下挫,雖然在去年12月份中美雙方領導人會晤後取得階段性緩和,但是5月10日美國方面再次將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將關稅從10%提高到25%,而與此同時中美貿易代表團第十一輪磋商未取得進展。中國為此不得不實施反制,在6月1日對美商品加征關稅。對中美貿易局勢的擔憂似乎給整個棉紡織市場籠罩了陰雲,不斷下挫,令行業人士慨嘆:鄭棉探底,到底底在哪?

除了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給紡織行業帶來壓力,供應方面看,短期市場也不佳理想。據卓創資訊監測,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全國棉花商業庫存量在513.1萬噸,環比下降3.78%,同比增加103.7%,連續第4個月出現環比下滑。棉花工業庫存量在55.73萬噸,環比下降20.95%,同比下降39.42%。加之今年100萬噸國儲棉繼續輪出,而2018/19年度以來(2018.9-2019.4)我國進口棉花144萬噸,同比增加80.7%。供應寬鬆局面或施壓本年度棉價繼續走弱。

從需求方面看,近期下游紡織企業庫存回升,部分企業庫存達到一個月以上,外貿訂單急速下滑,致使部分產業開始向東南亞地區轉移。本周一鄭棉再次跌停後,行業內人士心態再次受挫,新疆棉、進口棉購銷一度遇冷,受部分點價基差貨源衝擊,現貨價格累計跌幅也達到2000元/噸左右,低價國儲棉成交同樣出現量價齊跌局面。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低迷的需求。當然部分紗線企業為緩解資金壓力,以下調價格促銷,但收效甚微。

所以,當前在外圍環境不穩,需求不振前提下,現貨供應壓力仍有待釋放。目前下游原料庫存低位,若中美貿易磋商取得進展,下游重啟補庫之時或迎來棉市反轉,當前建議業者謹慎操作,密切關注中美貿易進展。


看樣子我種的棉花是要高產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