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RA的發病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有關。RA關節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襯裡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女性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

類風濕關節炎的臨牀表現

關節外表現:全身表現最初只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手足麻木、指端動脈痙攣現象。

皮膚表現約1/4的患者出現皮下結節,常見於肘的伸肌腱,手和足的伸、屈肌腱、跟腱。皮下結節與關節病變的嚴重程度及類風濕因子陽性有關。

關節表現:開始只有關節僵硬,以早晨起牀後最明顯,稱為晨僵,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對稱性手的小關節及腕、足等關節炎,關節周圍的結構也常受累,受累的關節異常腫脹,伴疼痛、潮紅、壓痛及僵硬,特別是近端指端關節呈對兒性梭狀腫脹,晨起重,活動後減輕。到後期,關節腫脹減輕,發展為不規則型,顯著貧血。

病變關節因關節軟骨及軟骨下受侵蝕,關節腔破壞,上下關節面融合,發生纖維化性強直,甚至骨化,最後變成強硬和畸形。手指、腕關節固定於屈位,手指及掌關節形成特徵性的尺側偏向畸形,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僅有10%——30%患者出現皮下結節,此結節多出現在關節的隆突部位,直徑數毫米,質硬,略壓痛,圓形或橢圓形的出現往往提示病情發展到較重的時期。多數病人還可出現淋巴結腫大、心瓣膜病變、肺間質性纖維化、胸膜炎等關節外表現。

類風濕關節炎或者在飲食上也要多注意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複發或惡化。

2、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

3、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4、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5、可適量多食動物血、蛋、魚、蝦、豆類製品、土豆、牛肉、雞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等。

如何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牀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複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通過醫學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的「元兇」是一種名叫「腫瘤壞死因子a(TNF-α)」的炎症因子,它能引發關節滑膜炎、活化破骨細胞造成骨破壞和關節畸形。於是,醫學學者們開發了一種叫做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的生物製劑,通過抑制腫瘤壞死因子a來治療這類疾病。

「生物製劑」在醫藥行業具體指「免疫生物製劑」,是指用微生物(細菌、立克次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有效抗原成分、動物毒素、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等加工而成作為預防、治療、診斷相應傳染病或其他有關疾病的生物製品。

美國在十餘年前開始率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療效,而現在全球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已進入生物製劑時代,患者若早期使用生物製劑可阻止關節破壞的進程,可降低疾病致殘率。

weixin.qq.com/r/nUyqsl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國內現在臨牀上使用的TNF-α拮抗藥較常見的有進口的類克、恩利、修美樂,還有國產的益賽普。和傳統的治療類風濕疾病的藥物相比,生物製劑最大的特點在於,TNF-α拮抗藥起效迅速,有效緩解癥狀,可抑制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影像學進展。而生物製劑的總體安全性明顯優於傳統DMARDs、不良反應相對較少,不足的是價格較髙,特別是進口產品,部分患者難以承受。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一個單克隆抗體項目,屬於羅氏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商品名美羅華?(Mabthera?)的生物類似葯。現招募對甲氨蝶呤治療應答不完全的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如果您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且對甲氨蝶呤的治療療效不佳,就有機會加入到本項目接受新型藥物的治療。

以下為部分入選條件,如果您符合的話,可以報名參加。

1. 年齡要求18-75周歲;

2.已確診類風濕關節炎6個月以上;

3. 正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療至少三個月;

4.腫脹及壓痛關節均不少於6個;

5.無嚴重臟器疾病、肝炎、肺結核等疾病,生活能夠自理;

註:以上為部分主要標準,最終入組標準由項目醫生掌握。

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有機會參加本項臨牀研究,將可免費接受生物製劑藥物治療。研究期間您無需支付研究藥物以及本研究相關檢查的費用。 您可在具有豐富經驗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嚴密的用藥觀察和隨訪指導。

本項目報名鏈接:

https://jb.aihope.cn/mob/link/form.html?Preid=73&Plaid=3?

jb.aihope.cn

如果您想了解其他臨牀招募項目,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募海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