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影的解說,一直以來飽受球迷熱議。坦白講,我們不能苛求太多,畢竟每個人的閱歷和文化底蘊不同。楊影作為世界冠軍(世乒賽混雙冠軍),退役後她上大學進修,後來轉型擔任央視解說工作。

楊老師的解說之所以不受球迷待見,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解說帶有偏見性;第二,解說經常詞不達意;第三,複述比賽過程,乾貨比較少。

相反,鄧亞萍老師解說一直深受球迷歡迎。她目前脫離了國乒,作為老前輩,她比較敢說,一針見血就事論事,解說客觀公正,不偏不倚,比如她解說丁寧和伊藤美誠那場球,她分析到丁寧輸球的原因:跟對手拼速度,不是丁寧的特長,節奏一直被伊藤美誠牢牢把控。

還有,她的解說很走心,能夠說出球迷非常想知道的東西,乾貨非常多,聽她的解說你會很漲知識。當然作為世界冠軍,她閱讀比賽的能力超乎我們想像,能夠通過一些細節預測比賽走勢,比如馬龍對陣張本智和那場球,第一局張本16-14先聲奪人,第二局馬龍以同樣的16-14還以顏色,但是鄧亞萍出人意料的說出了「馬龍這場球贏了」的結論。現在回頭看那場球,第二局將比分追平後,馬龍的信心和氣勢開始往上走了,此消彼長,果然第三局馬龍11-7速勝,再之後把節奏牢牢握在手中,連下三城拿下比賽。由此可見,鄧亞萍老師的解說功底非一般人所能及。

至於為何她不進教練組?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第六人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她不想當教練。鄧亞萍的性格比較倔強要強,口直心快急性子,稜角太明的話確實會影響跟球員溝通的效果。還有人各有志,鄧亞萍老師退役後開始求學深造,先後獲得名牌大學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學習這條道路上又實現了一個「大滿貫」!

總的來說,除了乒乓球本身,鄧亞萍老師身上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她的故事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的,總的來說很勵志!楊影老師的解說其實也在進步,球迷們多多擔待吧,實在不想聽就靜音看比賽,您覺得呢?

以上是我的回答,認可請轉發和關注,堅持原創,我是第六人,敬請熱烈贊!

說實在話,我是不願意黑楊影的,中國體育的電視解說,從宋世雄的激情型,到韓喬生的快播語錄型,到蔡猛時開始分專業,各解說專攻一個項目。楊影是世界冠軍,退役後進入中央電視台,成為乒乓球專項記者和解說,相較於蔡猛,專業上強大了不止一個檔次。加之與國乒教練和隊員都極為熟悉,這樣在解說中還多了很多隊員、教練的逸聞趣事,讓乒乓球運動更加鮮活的顯現給觀眾。這個觀點,在以前很多黑楊影的問答中,也曾寫文表述,為楊影辯解過。楊影是為乒乓球和乒乓球解說都做出過貢獻的人。

可這次楊影與鄧亞萍聯手解說中國公開賽,不得不說,楊影這個退役後在解說上做了那麼多年的專業記者,被鄧亞萍比得「沒影」!

首先,專業性上完全輸於鄧亞萍。鄧亞萍的技術分析精準,觀點明確,場上高水平運動員自我調整幾乎完全驗證鄧亞萍的預判分析。楊影的多是泛泛而談,隔靴搔癢,總感覺不在「點」上。打球時比不過鄧亞萍,就說明在解讀比賽和動腦程度上有差距,沒想到時隔二十年,這差距還是在啊!大家看了鄧亞萍的解說,都覺得鄧亞萍不回國乒當主教練真是可惜了,無論男女隊應該都行!至少,輸球的中國隊員,應該回去看看鄧亞萍解說回放,都應會受益匪淺。

第二,在公平性上,確實不及鄧亞萍。楊影明顯對老隊員,或自己熟悉認可的隊員,褒揚更多,對小隊員則批評更多。如果作為個教練,對小隊員嚴格要求,也許是對的,可作為解說員,似乎就不是太妥。並且這種偏愛,與場上表現時有脫節,好像就是要把事先準備的資料都用上,自故自的講。鄧亞萍則客觀許多,並根據場上比賽,當表揚鼓勵就表揚鼓勵,當批評指出不足,就批評不足,客觀公正許多。

第三,最不爽的,楊影會冒出一些完全不過大腦的問題。比如在馬龍與張本比賽時,居然冒出來一句,這會不會是東京奧運會決賽會出現的對決!當時鄧亞萍就停下來沒回答。張本是有些實力,這麼早就預判張本會進決賽了嗎?那把我們其他男乒運動員放在哪裡?真是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這種不吐槽楊影的都忍不住問,楊影這智商和情商真隨著年齡衰退了嗎?

唉,真讓人難受,以前有網友說,見楊影解說就調靜音,可現在讓楊影和鄧亞萍一起解說,網友們怎麼辦?

楊影吃的還比鄧亞萍多!


鄧亞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稱霸世界八年,孤獨求敗的鄧亞萍最後選擇了退役,實在令人惋惜。

楊影雖然是世界冠軍,但是與鄧亞萍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鄧亞萍時代絕無僅有,而楊影只是時間長河中的一個流星而已,難成大氣候。

中國公開賽,組織機構同時邀請楊影,鄧亞萍參加解說,是很少見的。鄧亞萍的解說非常專業,針對性極強,準確指出了球員的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讓球迷眼前一亮,鄧亞萍不做教練太可惜了。楊影只是浮皮潦草的見解,很難融進球賽本身,有一種紙上談兵的感覺,很累很累!

鄧亞萍有更重要的工作,不可能轉型做教練,況且中國乒乓球隊從來不缺教練。優秀的老中青球員已經挑起了中國乒乓球隊進攻的大梁,值得期待值得點贊。

鄧亞萍是優秀的球員,優秀的解說員,但是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教練,做人要厚道,不要強人所難才是硬道理。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不是會解說就可以進教練組的。鄧亞萍的威名只要是喜歡體育的人士都知道,可是她退役後並不是以當教練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她的終極目標是從政,不過在即刻搜索中碰壁後,她最後選擇辭職經商,擔任解說就是兼職。讓她長時間做這教練不大現實。楊影是王楠一批的運動員,是因為打不過王楠和李菊,在王晨的追趕下退役的。在2008年正式在央視擔任解說後表現還是不錯的,可是在次之後她就總是被詬病。

有人說,她就是馬龍的鐵粉,所有人都不好,只有馬龍一人好。韓喬生基本淡出,劉建宏和段暄辭職後,她就成為了網民的頭號天敵。為啥?有網民吹毛求疵的因素,也有楊影確實欠缺說話藝術的毛病,有時候甚至不會說話。央視評論員可以批評,國足隨便罵,國球你說啥都被容易說過。可是楊影總是愛對此,總是拿馬龍舉例子,然後就被其他粉絲批評。其實,外界批評多了,楊影就有一些不會了。她願意介紹一些內幕,可是不知道怎麼說?今年世乒賽,劉詩雯的冠軍還沒有塵埃落定。楊影問轉播嘉賓劉偉,運動員此時會不會想慶祝的事情?結果遭到了劉偉的溫柔懟,她此時不能想那些事情,畢竟冠軍還沒到手。也許楊影當運動員時想過這些吧!她確實沒有這樣的機會。

格局不同!

鄧亞萍解說是從比賽的層次遞進式的,從場面、技戰術、心理、優劣勢,一針見血!

楊影是屬於沒話找話型的,多說多錯,滿嘴跑火車!

水平不同!

鄧亞萍更專業,雖兩人都是世界冠軍,但鄧亞萍運動員生涯水平更高,看問題也更深刻。而楊影是老說場面話,分析抓不到點,準確點叫嘮嗑吧!

成就不同!

球員時代鄧亞萍是大滿貫,楊影獲得過有份量的單打冠軍嗎?

兩人的成就也體現在對球的理解上,自然就有差距!


實話實說,這兩個人的差距不是一點點啊!鄧亞萍不管是球員時代,還是後球員時代,在某些領域內都比楊影要優秀的多!

楊影解說最受人質疑的地方就是專業性不強,比賽帶有個人傾向性。國乒的球迷基本對於很多東西都了解,不需要你再來解釋一遍,更想聽得的是比賽本身的東西,尤其是雙方在場上的戰術分析,接下來如何去做。你在那整天扯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再加上容易將自己的個人情感帶進去。久而久之,這樣肯定是招球迷厭煩的!

鄧亞萍雖然來到央視解說的比賽並不多,但是從她的語言中能夠看出公正性和專業性。作為解說員,作為嘉賓,這就足夠了,這也是球迷最想聽的!就拿剛剛結束的中公賽來說,鄧亞萍老師一看馬龍第三局的表現,直接就判斷出馬龍這場比賽贏了,這就是作為職業球員的專業性!

鄧亞萍老師和楊影老師的差距顯而易見,雖然球員時代兩人都是世界冠軍,但鄧亞萍卻是大滿貫,大魔王,她對於乒乓球有著自己更深的理解。退役之後,鄧亞萍攻讀了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也一度從政,出任過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等職務。鄧亞萍這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確實要比楊影高上很多的!

個人認為按照鄧亞萍的能力來說,完全有資格進入國乒教練組的!但目前來說,進入的可能性不大,未來說不定會有機會。


中國公開賽已經落下帷幕,中國乒乓球隊獲得了三個冠軍,四個亞軍的不錯成績,可喜可賀!

在這次中國公開賽,央視邀請了原中國乒乓球隊世界冠軍,鄧亞萍來擔當解說,而且是與楊影一起解說比賽。不知央視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只知道央視這樣做狠狠地打了楊影的臉。

鄧亞萍的解說一直受到了廣大球迷的喜愛。她的解說專業,一眼就能看出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優缺點。而且她說話生動,乾脆利索,不拖泥太水。而且評價比賽不偏不倚,昨天她就多次表揚張本智和,不會因為他們一家成了日本乒協的人,就故意貶低他們。而且還給出了怎麼對付張本智和的方法。

楊影則不同,說話不利索,有時解說時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出來的。而且解說的不夠清晰,不太專業,而且太有很濃厚的個人情感。喜歡的球員就死命的吹,不喜歡的就很少去點評。所以很多人一看到是楊影解說,直接選擇靜音。

鄧亞萍解說這麼專業,又是國乒魔王級的球員,用她做教練,絕對很合格。所以球迷們紛紛留言,希望鄧亞萍出來在國乒謀個教練職位,為國乒出力。

不過,要鄧亞萍出來當教練是很難的。她現在管理一家以她名字命名的體育產業公司。2016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鄧亞萍是負責人。這是一家很大的體育產業基金,俞敏洪是其中的一名投資人。

鄧亞萍到央視解說都是客串,更多的是那份對國乒的愛和感恩的心。


關於鄧、楊的解說,我的體會如下:

同樣是乒乓球運動員出身,一場比賽,鄧亞萍 解說戰術,楊影解說心術。為啥解說角度差異這麼大呢?

世乒賽、中國公開賽都結束了。一場場乒乓盛宴過後,讓大家品味不斷的除了馬龍的傳奇、小棗的兩個11:0、日本乒乓女雙的申訴,還有一個現象讓大家津津樂道。那就是楊影和鄧亞萍的現場解說。

按理說,二人都是乒乓專業運動員,都曾取得過不錯的戰績,解說應該在一個段位上。或者,楊影要優於鄧亞萍。因為,楊影畢竟畢業於傳媒大學,又做了這麼多年乒乓球的解說員,從解說專業和經驗兩個方面都要比鄧亞萍有先發優勢。可是解說結果卻讓人很替她著急。

通常,一個乒乓球愛好者對現場的解說員不會有過多的奢求,只要在這三個點以,能滿足大家的期待,大家都會給你點贊。這三個個期待就是:中正、代入感、多聞。

中正:不偏不倚是為中正。

因為你是現場的評論員,對比賽雙方要客觀公正地進行評論。而不是有太多主觀的個人偏好。當然,如果是中國和外國選手比賽,對結果有傾向性大家是能理解的。但當都是中國選手時,把個人喜好帶入評論中就顯得不夠專業。

可是,我們在楊影的解說中,很明顯地能感受出她喜歡誰,不喜歡誰。反觀鄧亞萍,就沒有那麼多的主觀色彩。

代入感。

你要能把現場的氣氛通過解說,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調動大家看球的情緒。你看,黃健翔那段「靈魂附體」式的解說,多讓足球迷們興奮。

再看楊影的解說,有時你很懷疑她在說啥,好好的比賽,怎麼沒有了看的情緒。一個球友一次氣憤地說,他看球時設置了靜音,實在不能聽楊影的解說了。

很多球友更是放棄了看央視的直播,而去看網路直播,他們說,為了能聽到更專業的解說,買個會員也值了。而這次,好多人因為鄧亞萍的解說,又從網路直播轉回央視直播了,他們說,鄧亞萍把比賽的緊張感給解說出來了。

多聞。

觀眾都是球迷,特別想聽到一些專業的評論。這次鄧亞萍在解說龍隊和張本智和的那一場中,圈粉無數。因為她在龍隊勝了第二局時就說,龍隊能贏。而且,她給出了贏的戰術,就是給張本正手。接下來的比賽,不但見證了她的神預測,而且也見證了她戰術的精準。這讓球迷大呼,真專業呀。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才是好評論員的水準。

可是,楊影呢?一次在解說龍隊和林高遠的比賽時,楊影說,二人一會兒就要比賽,還會一起熱身嗎?不會彆扭嗎?還問鄧亞萍,如果和隊友打決賽,一起乘車去賽場,會說話嗎?還有隻要是中國隊員間的比賽,就不停地說奧運會名單,彷彿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眼中只有這個名單。

還有她的那些「金句」,什麼運動員在場上如熱鍋上的螞蟻。如果你細心留意一下,會發現她的語言體系中多是貶義詞,她的認知模式多是關注人心的苟且。乒乓專業上的多聞,在楊影的解說里,像曇花一樣,只偶爾一現。

接下來還會有日本公開賽,這次楊影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評論?彷彿球迷們也不是很關心。因為,球迷們給了她時間去成長,也可以看到她很努長,但她成長的速度和球迷的期待有一些差距。

大家現在關心的是:鄧亞萍還來解說嗎?中國會出現專業的乒乓球解說員嗎?專業是指在中正、代入感、多聞上,給大家帶來收穫的解說員。

那個不懂球的胖子,一直想要打造乒乓NBA。這個夢想要實現,需要有專業的運動員、專業的贊助商、專業的市場運作,當然還要有專業的現場解說員。

同樣是乒乓球運動員出身,鄧亞萍解說戰術,楊影解說心術。為啥解說角度差異這麼大呢?球迷們善意地理解為一個獲過奧運單打冠軍,一個沒有獲過。

你是這麼認為的嗎?


實事求是地說,作解說與當教練是兩碼事,風馬牛不相及,比如央視足球金牌解說賀煒,能當教練嗎?

作解說,既要有專業知識,又要引導電視觀眾,調動大夥的情緒,不是什麼人都能勝任的。

以前國乒長住解說李影,雖然是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出身,但是觀眾並不認可,原因一她有很大的個人喜好,主要指中國國乒隊員,喜歡貶低人;二無關緊要的話一大堆,大夥聽著煩,就差讓電視靜音了。

此次中國公開賽期間,楊影與鄧亞萍聯手解說,兩位坐在一起,優劣立馬顯現。鄧亞萍專業知識自不必說,而且能深度剖析場上運動員的優點與缺點,她猶如一面照妖鏡,讓伊藤美誠瞬間現了原形。鄧亞萍話不是特別多,但句句如珠,敢於預測,一雙火眼金睛能洞察場上形勢,敏銳感知運動員的心裡活動。

就憑這點,鄧亞萍作個場上指導完全合格,只是作教練還需教練證,這需要個過程,如果亞萍願意,中國乒協會一路綠燈。

楊影也鬱悶呀,話多必失,下一次再也不與鄧亞萍一起解說了!


鄧亞萍屹立女乒巔峰多年不倒,無論專業素養還是格局豈非溫室里長大的楊影可比!中國公開賽以國乒3金4銀2銅的戰績落下帷幕,同時再次懲戒賽前狂言的日乒,使其全軍覆沒!乒乓球場上見何各方代表隊與國乒周旋,場外國內兩大解說不同的專業素養引發球迷的唇槍舌劍!

楊影只會復訴比賽,鄧亞萍客觀公正!

楊影曾經獲得世乒賽混雙冠軍,談起球員時代不算出色,畢竟國乒霸主大多。退役後的楊影大學進修,入駐央視作為乒乓球解說。不過其每次解說讓球迷飽受爭議,引發無數吐槽,甚至情願關靜音也不願聽其解說。主要原因在於楊影解說缺乏個人見解,大多數點評比賽不過是球迷肉眼可見的內容,更何況國內專業的乒乓球迷數不勝數,無法滿足多數球迷的內容需求!

與之鮮明對比的則是鄧亞萍飽受球迷褒獎,其專業角度不是一般人所能及,最令人稱讚的是鄧亞萍的專業素養非常高,做到了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如馬龍對陣張本智和一戰,與日乒一直宿仇,但鄧亞萍解說時並沒有偏向馬龍,而只是從比賽內容去說雙方打法的不同,比賽走勢也如同她預測的一般!甚至當球迷聽張本智和吼叫不適時,鄧亞萍還讓球迷理性,專心看比賽內容,而不應帶有偏見去看待比賽!楊影解說帶個人偏見,鄧亞萍點評一針見血!

相信看過比賽的球迷都知道楊影解說時帶有特別嚴重的個人偏向,如此前世乒賽中樊振東對陣馬龍,楊影就始終說馬龍復出狀態不佳,樊振東能贏得比賽,可最後的結果卻是啪啪打臉。同樣的去年澳大利亞公開賽,劉詩雯與丁寧會師決賽,楊影從比賽一開始就貶低劉詩雯,大讚丁寧,然最後的結果是劉詩雯4-3擊敗丁寧!多次不看比賽內容而只看自己喜愛,這樣的解說員自然談不上專業!

鄧亞萍多年混跡官場再加上其在乒乓領域的權威,對比賽的閱讀能力神乎其神。例如馬龍4-1擊敗樊振東的比賽中,鄧亞萍第一局後就指出樊振東拉球兩腳站立太平,容易重心不穩,導致重心過低,而馬龍已經找到樊振東的弱點,果不其然,比賽的走勢和鄧亞萍預測一樣。即便是球迷不待見的張本智和,鄧亞萍也如同一個國乒教練組領導者那樣去欣賞看待。球迷看鄧亞萍的解說就如同聽一個專業的百科全書,她用自己的閱歷加上通白的語言去描述更多的專業知識,甚至一些初次聽其解說的後便愛上乒乓球這項運動,這才是一個優秀的解說員!入國乒教練組恐非鄧亞萍所願

退役後的鄧亞萍在找尋自己的路,無論是混跡官方還是下海經商,她始終在歲月中努力突破自己。也許現在作為央視乒乓解說讓其在最專業的發揮自己的價值,更合其心意。另一點鄧亞萍的資歷和領導能力不在劉國梁之下,只做一個教練或許有些屈才,而且國乒之所以長盛不衰也在於各位前輩前仆後繼的發揮餘熱。鄧亞萍對於世界乒壇以及國乒的預見是一般人不能及的,她只需要提供建議。不過未來鄧亞萍進入國乒領導者也未可知,畢竟能力擺在那,就靜觀其變吧!

文/青蔥足記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聯繫刪除。歡迎各位評論下方留言共同探討,碼字不易,感謝關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