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日),4位志願者走出"月宮一號"實驗室,歷經370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365"實驗成功結束,再次刷新了人類密閉生存的世界紀錄,這一實驗對人類實現地外長期生存具有重大意義。

實驗初步證明可在地外實現長期自治生存

在15日的出艙儀式上,"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等幾位院士共同開啓艙門,歡迎志願者出艙。戚發軔表示,我們起步比較晚,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後發優勢,我們有信心能夠和世界走在前面幾十年的一些大國,並肩齊進。

志願者出艙,也帶出了很多他們在"月宮一號"內種植的蔬菜水果,在長達370天的實驗中,這些就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據介紹,植物艙內一共種植了35種植物,包括小麥、西紅柿、草莓等。

此外,志願者們還養殖了黃粉蟲,主要爲他們提供動物蛋白。他們一起構成了世界首個長期穩定循環運轉的"人-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鏈環系統。

"月宮一號"總設計師 "月宮365"實驗首席科學家 劉紅

我們百分之百循環再生了人所需要的氧氣和水,食物再生了80%。整個系統的閉合度達到了98%,就是說比如我需要一百公斤的物資,那麼98公斤我可以在系統內循環再生獲得,初步證明瞭我們可以在地外借助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現很長期的自治生存。

志願者心理變化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實驗中,8名志願者還被分成了兩組,交替進行實驗,不同代謝水平的志願者換班更替,可以實驗在不同代謝水平下如何保持系統穩定運行。停電、設備故障衝擊等突發狀況,也驗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和有效性。此外,志願者的心理變化同樣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原定365天的實驗時間延遲了5天,"故意"模擬突發狀況,就是爲了研究志願者心理變化的特點,從而建立解決的措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 伊志豪

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的遮窗實驗,我們有一個月的時間把窗戶都遮起來,和外界看不到了,真的是與世隔絕的感覺,大家一開始的時候還是稍微有點緊張的。

此次實驗將爲未來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和技術支撐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術的國家,同時,長時間的密閉生存實驗所獲得的生理和心理數據,以及研究建立的調控措施和技術,也將爲未來航天人員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據和技術支撐。

人機與環境工程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浚

這麼長時間,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現在做實驗是在地面,到了空間以後是微重力或者是完全沒有重力,這種情況之下到底有什麼變化?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月宮一號"總設計師 "月宮365"實驗首席科學家 劉紅

我們在更高的閉合度,更復雜的生物構成的水平上來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循環運轉。(在這方面)現在我們可以一點都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是世界第一。我們接下來會研製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今後要做一些空間搭載的實驗,通過天地對照對比分析,來矯正目前大系統的參數和模型,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系統設計構建到月球火星,甚至各個遙遠太空,以及長期的永久的空間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