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進黨向來喜歡標榜和宣揚臺灣的「民主」與「自由」,尤其民進黨人,特別狂熱於將民主與自由掛在嘴邊,彷彿從嘴巴說出來,臺灣的民主與自由纔不至於轉眼間消失無蹤。然而,民進黨人真的那麼熱愛民主,如此嚮往自由嗎?

對民進黨而言,民主自由或許曾是少數老黨員的理想,但理想敵不過現實,正如低頭耕耘的鋤頭,敵不過利益收割的鐮刀。民主與自由作為普世價值,早在二十年前,早已被民進黨視為選舉的策略與工具,而不再是一種價值信仰。懷抱理想的黨員陸續退黨或失聯,剩下的幾乎全是汲汲營營於利益分贓的幫夥。

而民進黨將民主自由視為策略與工具的目的,不在於思量如何對這些普世價值加以落實、堅持或捍衛,而在於針對臺灣歷史記憶的篡改,使民主自由作為臺灣民主化的成果,盡數轉化為僅限於民進黨獨攬的功勳,進而突顯國民黨的獨裁與專制。對於曾經在臺灣施行威權統治的國民黨,既無能也無力反擊辯駁。

這是另類事實的運用,以真假摻半的方式,讓政治宣傳更具說服力。然而,若不是國民黨的顢頇懦弱,民進黨也不至於洗腦得如此成功。思想掌控從來便是民進黨極為重視的權力基礎,要想實現思想控制,當然必須從教科書著手。

歷史的詮釋權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已藉由教育改革的名義,實踐了使臺灣去中國化的脈絡,賦予臺獨理論正當化的基礎。自此而後,國民黨從未成功奪回話語權,馬英九執政時期試圖對教科書內容做出些微調整,果然遭到民進黨的頑強抗拒。這是臺獨教育實踐的果實,當時的孩子,已成為民進黨潛在的棋子。

民進黨對教育和思想控制的迷戀,除體現在民進黨長年於校園發展政治組織,更顯而易見的是對中研院和臺大的執著。中研院和臺大作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學術機構,早已失去獨立自主和兼容並蓄的精神,資源分配端視立場異同,而政治正確大行其道。因此中研院院長一職,爭奪的再醜陋,仍必須掌控在自己人手裡;因此臺大校長一職,即便遴選合法選出管中閔,管中閔仍無法就職。

因而,諸如校園自主、大學自主、學術自由等,作為全球普世價值的基本內涵,對民進黨而言,仍只是政治的另一種策略與工具。當國民黨在威權時期得以介入及掌控校園時,這些普世價值便被端了出來,用以驅逐國民黨的影響力。當民進黨進而掌控校園後,便主張學校不是化外之地,政府有權控制。

對民進黨而言,早年呼籲國民黨的「黨政軍退出校園及媒體」,雖用普世價值加以包裝,但當國民黨順從退出後,民進黨的政治力量立即長驅直入校園和媒體。普世價值既是工具,許多校園和媒體如今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民進黨的控制和影響,當然不足為奇。民主與自由,從來就不是預備落實的普世價值。

校園如此,媒體自然無法例外。在普世價值中,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作為民主最重要的基石,民進黨既視價值為工具,言論及新聞自由當然理應受到限制和控制。從陳水扁到蔡英文,對言論自由的箝制益發大膽而具體,從早期動員羣眾包圍電視臺,到全面執政後藉由立法院多數,落實可控制言論的立法,也只是時間問題。具體嘗試為針對不利於民進黨的「假新聞」,對人民行拘留關押。

對民進黨而言,自陳水扁意外實現首次政黨輪替後,實現永久執政始終是目標。簡言之,換掉國民黨的威權,使民進黨取而代之,本是民進黨的策略。然而,陳水扁的貪腐和外交上的莽撞躁進,在臺灣內部造成民進黨的形象大傷,對外更激怒美國的小布希政府,美國轉而支持親美的馬英九則是關鍵的變數。

然而,馬英九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違背民進黨原先期望在臺灣實現永久執政的目標,奪權自是當務之急。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為實現奪權,不只需要新的政治能量來推翻國民黨,更急於修補與美國的關係。民進黨在野時對美國的許諾為何,外界無從知曉;但以現在來看,蔡英文是無條件的順從美國的意志。

普世價值既是工具,民主與自由作為掩飾民進黨法西斯內涵的外衣,難免顯得單薄,因而,尋找新的普世價值轉換為政治能量,以新的工具維持自身的道德高度,方能符合民進黨奪權的需求。自蔡英文任民進黨主席後,在野的民進黨於是標榜「進步」的價值,重新包裝如廢死、同性婚姻、環保等左派思想。

自此,進步的價值,再次轉化為民進黨全新的工具和策略,而國民黨的帽子則越戴越高,威權、獨裁、專制的舊符號尚未去除,隨之又戴上保守、反動、反改革的新標籤。民進黨從此更加豐富其普世價值的工具箱,重新獲得龐大的政治能量,吸引大批具有高度理想性的年輕人,共同投入推翻國民黨的行列。

進步的普世價值,和民主和自由一般,既然僅是民進黨奪權的工具,因此當綠營的支持者批評民進黨背棄理想,反而突顯其天真和愚昧。理想自始就不曾真正存在,背叛當然便無從談起。民進黨為實踐臺獨,踐踏及凌駕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手段,不過是使工具為其政治理念而服務,至於綠營支持者因仇恨而生的縱容,存在諷刺的雙重標準,只突顯普世價值作為工具,本身並不存在真正價值。民進黨支持者的心態,不過是投射所屬政黨掩藏的法西斯內涵。

曾經標榜的普世價值,面對權力與金錢,早已喪失殆盡。臺灣人再也看不到民進黨曾經存在的理想,只能藉由持續仇恨國民黨,宣洩民進黨價值上的空洞。因而,憎恨國民黨始終是民進黨在臺灣賴以生存的原動力,必須存在威權的國民黨,使之和專制獨裁連結,綠營支持者纔不必面對民進黨理想盡失的現實。

長年來,國民黨向來是民進黨汲取政治能量的來源。這種政治能量汲取的形態,本質上迴異於正常的兩黨政治,也和世界各國的在野黨,必然從執政黨的失敗政策中獲利不同。對民進黨而言,國民黨的存在有其階段性的必要,國民黨唯有存在於臺灣政壇,民進黨方能在選舉架構裡有效動員綠營支持者,藉由仇恨情緒的煽動獲取選票。反之,民進黨若下定決心朝戒嚴和獨裁的方向走,試圖建立新的威權政府,徹底消滅國民黨,則會轉而變成優先的施政目標。

至於轉型正義,不過是另一種便於使用的價值工具。轉型是否正義,從來就不是重點,實現民進黨單方面的轉型與正義,本身就是推動轉型正義的目的。

從民進黨的角度看,民主是手段,自由是手段,進步是手段,大學自主是手段,教育是手段,黨政軍退出校園和媒體是手段,言論自由是手段,轉型正義是手段,改革是手段。進一步說,奪權是目的,永久執政是目的,掠奪人民私有財產是目的,建立取代國民黨的新威權政府,更是其實踐臺獨的終極目的。

我們如今還能在媒體上發表批評政府的言論,完全建立在民進黨的猶豫不決,始終還不敢邁出獨裁的最後一步,尤其蔡英文仍在觀望美國的態度。民進黨想拿臺灣利益和美國交換的,絕非僅是短期或有條件的支持,而是希望換取美國支持民進黨建立新威權政府,或徒具形式民主的不自由政府,共同對抗大陸。

如今,蔡英文和民進黨已將臺灣完全徹底的籌碼化,對美國投懷送抱,自願成為美國馬前卒的政治表態,明目張膽至路人皆知。目前的情勢,臺灣不應再擔憂自身是否可能變成籌碼或棋子,因為美國已經一邊掌握住民進黨當局主動獻身,親手奉送的臺灣前途,一邊琢磨如何利用臺灣牌來與北京政府展開博弈。

沒有棋子會擔憂,自己是否可能成為別人的棋子。無論如何,臺海戰事若起,臺灣人不用奢望民進黨會躲進衡山指揮所與臺灣共存亡。民進黨高層絕對會按歷次演習所模擬的那般,以最快的速度逃離臺灣,並在美國成立流亡政府。

從臺灣的利益考量,國民黨固然死不足惜,但臺灣的老百姓必須審慎思考,為了臺灣的民主自由,為了臺灣的安全福祉,倘若民進黨成為新的獨裁政府和威權政體,是否仍願意無條件的支持民進黨走完這最後的一哩路?臺灣的年輕人必須仔細思考,是否已做好因應臺海戰爭而從軍的準備,是否具備為實現臺獨理念而戰死的意志,是否願意嚴肅地走上戰場,來捍衛民進黨和美國的利益?

這纔是蔡英文口中,臺灣最後的一哩路。這纔是臺灣真正必須完成的答卷。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華郵引述觀察家:臺灣有「受虐婦女症候羣」
「無」部長滿月 失憶的蔡總統
蔡、馬總統過招「九彎十八拐」
當政府立法搶奪民財
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錯?解脫自己的藉口

檢視相片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臺,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