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600

 

106430日,在NCC工作的日子畫下句點,一共527天,終於走到終點。一開始真沒想到國考一考再考竟然還是考不上,更沒想到會待到最後,計畫趕不上變化。當初可是為了考公務員到NCC工作的呢,忙呼了一場,成就他人,自己還是一場空,想來有些好笑,「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開花花不開」簡直是我人生寫照。

 

但老實說想考進NCC的原因不就為了健全通訊傳播環境、讓產業公平發展?這一年多裡,有幸碰上廣電三法修法通過,連帶啟動子法訂定,終究本國自製節目比例訂出來了;電視節目分級也終於和電影、電玩遊戲及錄影帶統一;影視基金的立法也啟動了;停擺的文創院規劃重啟爐竈。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不就為了知識可以用以解決問題,而這些經久失修的老毛病能有突破性的進展,即便僅是一名旁觀者,還是激動莫名,一切得來不易,有興能參與其中、如同見證歷史,莫大榮幸。

 

在這段期間,CASBAA是最讓我備感壓力的,但也是學得最多的業務。因為是國際事務,勢必要跟阿兜仔打交道,一直祈禱他們不要找上門,但莫非定律就是你愈不希望他來他就愈會來找你。

 

撇開語言能力不談,我個人非常樂見國際交流,畢竟當臺灣處境日形艱難的時刻,外國人還這麼熱情邀約參與國際會議,並且頻繁來臺走動,就代表臺灣市場生機蓬勃。外國人通常講話比較直白理性的討論事情,所以即便打拜會的會議紀錄和逐字稿時真的很吐血,但卻總能提供我覺察市場脈動的線索。例如:本國自製節目比例規定並未限制境外頻道,換句話說,外來頻道其實不需要配合我國政策播放本國自製節目,畢竟國外影集的水準都什麼等級的,降低質感不划算,可是這項政策卻引起CASBAA的關注,他們告訴NCC「當地觀眾需要本國自製節目,業者正尋找在地節目,並與在地的影視產業討論如何使之與際頻道相容。」那時候才1月底,聽了真是一頭霧水,直到公視與HBO合作「通靈少女」開播,才明白所言不假。


又或者103年的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早已經建議,「加強輔導影音製作及行銷人才,將自製節目推廣至國外,提供政府補助,提高自製節目的質量。」但不知為何整段文字大家會注意到培養製作人才,要補助節目製作,但「國際行銷」這一塊就是一直會被忽略,以致於想把叫好叫座的「一把青」選為致贈外賓的禮物時,因沒有英文翻譯而作罷。大家滿口臺灣不像中日韓版權賣得嚇嚇叫,是內容品質不佳,文化接近性等因素導致,但問題是不翻譯成共通語言,別人要怎麼看得懂?是要怎麼買啊,是要怎麼推銷呢!「通靈少女」為什麼可以賣24國,因為它有翻譯成英文,包括後面一長串的工作人員名單都是,有時候自許國際化的臺灣,其實很多基本功都沒做好,直到HBO逼著把這點做到了,路自然就通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所以我總是又傻又笨的打逐字稿,慎重而細緻的處理厚重的資訊,非會議重點的內容,很難說會在之後的某個時間點找到它的意義,變成完整有價值的資訊,恣意的取捨或獨斷的選擇重點,很可能錯失寶貴的蛛絲馬跡,為了那塊粗心或懶惰遺失的拼圖不知得再百轉千迴多少年才能尋回,寧可現在累一點。

 

很多問題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心盲而已。

 

-As we became better acquainted with our world, we can put all these myths to re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