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吧,原來小米也曾做過直銷! 科技 第1張

前言:一說起直銷,估計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利吧。安利在我國有着20多年的發展史了,到現在幾乎成了直銷的代名詞。不過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喊着“為發燒為生”,主打高性價比產品創造的小米手機竟然也曾做過直銷。都說直銷/傳銷是假冒偽劣品的天堂,想不到濃眉大眼的小米竟也幹了。這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呢?

小米嘗試直銷的無奈背景

2010年4月,雷軍與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峯聯合創辦小米公司。強大的創業陣容不是浪得虛名,短短幾年時間,在雷軍的帶領下,小米就做到了手機銷量全球第四的位置,僅次於三星、華為、蘋果。並且在2018年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近些年手機市場上最大的一匹黑馬。

小米手機從第一代開始就是走薄利多銷的模式,接近成本的定價方式一下子把當時4000-5000元檔次的高端市場拉低到2000元區間。許多人都不明白,一臺賣2000元的手機,小米的凈利潤只有不到100元,小米是怎麼活下來的。其實在小米創立之初,雷軍早已做好了明確了定位。即不依靠硬件賺錢,先靠性價比獲取市場,在有了穩定的市場佔有率之後,依靠系統軟件預裝、廣告來達到盈利的目的。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切實可行的,同行們也紛紛加入大戰。最典型的就是樂視,可以說樂視在用小米的方式與小米競爭,包括電視終端。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最後勝出的是小米。

不過小米也曾遭遇過滑鐵盧。2015年,由於供應鏈的問題,導致當時的旗艦小米5幾度延後發布,錯過了最佳市場時機,手機銷量大幅暴跌。最終雷軍不得不親自掛帥供應鏈,並且在管理架構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銷售渠道上,除了原有的線上銷售,線下迅速擴建小米之家(自營)、小米專賣店(授權)。不過在當時,OV早已在線下深耕多年,華為的線下渠道也已經基本成熟。以此為背景,小米成立了創新事業部。由秦濤掛帥總監,主推我們下面將要介紹的直銷模式——小米直供。

小米的直銷模式——小米直供/小米小店

小米手機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在年輕人中間迅速積累了一批忠實米粉。數據顯示,活躍的MIUI系統用戶高達4億多,其中米粉佔據了大多數。怎麼把這部門資源有效利用起來呢?於是秦濤想到了安利,想到了直銷。

小米直供的概念誕生了。簡單講,就是依靠米粉直接將小米的產品賣給周邊的親朋好友,並從中獲取一定收益。2016年小米直供正式開始內測。第一批接到內測邀請的米粉心裡絕對是懵懵的,會不會是騙子?小米怎麼可能做這個!但隨着內測範圍的擴大以及同城會、小米論壇等米粉聚集地的宣傳,幡然醒悟過來的米粉義無反顧的拿出了自己的錢包,為夢想買單。但內測名額是有限的,首先你得是忠實米粉,還要接受官方的培訓,通過考試才能上崗。隨着小米直供管理系統、後臺數據、物流、售後等政策的一步步完善成熟,2017年初官方宣佈正式開始公測。其後在米粉圈內、地方手機通訊圈內迅速走紅,到當年十一期間,銷售額就達到了10億元。

隨之而來的就是不斷的質疑聲與拷問。小米直供會不會就是傳銷?大家多慮了,有以下幾點可以解釋:

1、米粉申請加入小米直供只需提交相關資料,不需要任何費用。

2、米粉依靠銷售小米產品獲取收益,且產品、價格與官方一致。

3、邀請新人加入沒有返利。也就是說傳銷常見的拉人頭方式並不存在。

4、產品的利潤很少。不存在超過30%提成的情況。

5、小米銷售的是實實在在經過備案商品,可查可驗,有良好的售後服務。且各地分佈有小米之家、小米專營店/售後網點。

小米直供/小米小店現狀

從營銷模式看,小米直供的的確確不是傳銷,走的是直銷的線路。但問題是,小米沒有直銷牌照啊!小米直供完全就是在打擦邊球,也可以說在無證經營!那這就尷尬了。隨後小米集團內部的人事調動也應證了我們的擔憂。

2017年10月份,受鄭州校招期間不當言論影響,秦濤被調崗。“小米直供”也被改名“小米小店”。原來的直供店長被強制升級做直供點、專賣店,堅持着沒有升級的,要麼因為銷量少被關店,要麼因為跨區域銷售產品被強制風控。同時受益也直線下降,管理、運營人員頻頻更換,傷心的店主紛紛選擇了離去,小米直供/小米小店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曾經在小米集團裏最火,被雷軍最給予期望的小米直供淪落到今天的地步也是令人唏噓。在此也奉勸各位讀者: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做事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瞭解,周密的方案,完整的計劃,最後再去實施。走一步看一步,先上車後補票的僥幸心理千萬不可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