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實再次告訴我,文字的力量,足以影響這個世界。

兩天前,《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很多朋友在朋友圈轉發和評論,說要堅持理想,不畏現實。一天前,那篇文章被質疑造假,反《寒門》的文章開始刷屏,原文被封,眾人開始聲討咪蒙。

今天上午,咪蒙公眾號發佈道歉信,宣佈公眾號停更2個月,微博永久關停。

事件的表象是紀實性文章的造假和欺騙讓人憤怒,但其本質,卻是咪蒙等自媒體長期以來為博人眼球,用文字向社會所灌輸焦慮和縱容情緒化的價值觀,從而引發人們不滿的爆發。

這個時代,本來並不壞,卻越來越讓人沉重,感到窒息。越長大越焦慮,這是成長的必然,還是潛移默化接受了功利追逐的價值觀,於是變得煩惱和渾濁?

2、

我去年剛畢業,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我覺得自己該去體驗生活積累素材,我想去探索新的領域,無論是做什麼職業,哪怕只是去底層拿微薄的薪資,只要用心,去接觸,去經歷,似乎也值得期待,甚至像是臥底記者的冒險,內心都歡呼雀躍。

可是不行,被強烈反對,哪怕是考研,我想考北大的心理學,或創意寫作,或中文系,都被長輩批評和責罵,不想和他們割裂於是妥協,最終,我考的是北大的法碩,還去了律所實習,看起來很功利,都不像我自己。

實習時,在深圳,一座大廈的27樓,每天晚上隔著落地窗,看外頭車水馬龍的繁華,自己一個人走,一個人發獃,其實也挺寂寥。

有時候,飯局上要求我喝酒,我依舊反感,雖然前輩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要走入法律這個圈子,不會喝酒可不行,他說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學。

我討厭這種感覺,因為覺得很勉強,也很違心,酒不是什麼好喝的東西,稍微嘗一嘗,就覺得不喜歡,更別提大口喝了,簡直想吐。可是我卻還是喝了,只是不想忤了他人的面子,只是不想讓自己給別人留下不懂事的印象。

還有一次陪一個政府高官,一天參加了三個公司的年會,期間各種宴席,看著他們各種應酬,半夜一點我纔回到宿舍,那天感覺挺累,一點都不喜歡,這就是長大後要面對的事情嗎,我也有懷疑。

而在那篇《寒門狀元之死》中,更是活靈活現的描述了現實的功利和苟且:同學聚會上一個個的吹噓,還以社會陰暗面佔了便宜而沾沾自喜。

這樣的描寫,更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黑暗,自己的苦和掙扎是因為自己的純潔和高尚,於是生出些許安慰,暫時忘記煩惱和抑鬱。

這是咪蒙等自媒體常用的套路:以情緒撫慰情緒,以安慰解決問題,給人快感,暫時麻痹。還潛移默化給人們灌輸了這個世界的本質是黑暗而現實的價值觀。

3、

這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而是我們整個年齡段普遍的煩惱和抑鬱,從懵懂的學生時代走向社會,面對強烈的反差,甚至功利的煩惱都蔓延進了校園。

一個在南大學物理的學妹,上個月和我發消息說,感覺活著沒有意義,我連忙給她打電話,問為什麼會這樣想。

她說,感覺越長大越不是自己想像的樣子,遇到好多不開心的事,感覺和人相處特別複雜且功利,想靜下心去搞科研,可是她們物理老師卻在課堂上和她們說,搞了一輩子物理,似乎也沒有做出什麼成就,學術圈裡也有各種利益糾葛,總之很讓人失望。

我問,那你所喜歡的生活狀態應該是怎樣的呢。

她說,像《麥兜噹噹》那樣子。

《麥兜噹噹》是什麼樣子呢,那是一隻很萌的小豬和她的媽媽的故事,很純粹,也很溫暖,看了會讓人感到童心和天真的可愛。

我說,但人總是要長大的。

所以才會感到難過和失望,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啊。她沮喪的回答。

當時我在樓梯間打電話,說了四十多分鐘,總算是將活著的意義,說了個大概,也不知對方聽進去多少,但聽語氣,心情應是明朗了許多。

放下電話,我卻陷入了沉思,我們為什麼會糾結些這樣的矛盾,這明明是個哲學問題,怎得忽然間成了許多年輕人的心病,長大一定是功利的嗎,現實一定是殘酷的嗎,我們不能既立足現實,又保持赤子之心嗎?

4、

從何時起,功利成了茶餘飯後所聊的話題,大家一邊罵,一邊又趨之若鶩。

家人明明教育孩子要誠實,但又和我說在外邊要懂得巴結別人利用人脈;

一個每天熬夜刷文獻,在北大學法律,在朋友圈談正義的朋友,卻在我宿舍指著那本法律的書,說最賺錢的方法都寫在這裡,還語重心長的和我說什麼情況下,怎麼鑽法律的空子能夠佔便宜;

我所尊敬的前輩,做公益又有情懷,和我說起未來服務家鄉的宏偉藍圖可以兩眼放光,卻又做了許多我覺得並不那麼好的事……

有時候,我也會看不懂到底哪個纔是真實。

在這樣的世界裡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再純粹的初心也很容易動搖,當你堅持自己時,又會換來他人一句:你還小不懂事,這些都是為了你好,你以後會感謝我們的。

於是年輕人因人微言輕,也就無力反駁了,甚至默默接受這套說法,然後當做真理,轉頭傳給他人。

這是文化的瘟疫,它不致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讓許多人獲得了利益,但卻營造了一種黑暗森林的殘酷競爭感,讓人窒息,而且覺得社會可鄙。

人們都趨利避害,縱然內心有所堅持,但行為卻很現實。於是《寒門》中「周有擇」這樣的悲劇式英雄,就滿足了人們的想像,鞏固著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刻板認識,成為爆款。

一篇文章或許沒有什麼用,但它既利用人們焦慮和情緒,不計客觀現實,成為爆款,帶來流量和利益,那麼就有更多的追逐利益的自媒體趨之若鶩,於是這類文章就越來越多,劣幣驅逐良幣,真實而向上的文字就越來越少。

這樣追逐功利、吸引眼球的自媒體文章多了,人們接觸的信息大都如此,就會產生這就是世界本來面貌的錯覺,在心理學中,叫做「易得性偏差」,然後這些人按照這種邏輯去做事,這樣的人多了,這個社會就真變成這樣了。

這是文字的力量。

5、

但這個世界實際上是什麼樣子呢?

我不知道,我只是一個應屆畢業生,在此只以自身經歷,說說自己所看到的事情而已。

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時代,一切都沒有那麼糟糕。

羅振宇在年度演講中說,2018年是前十年最壞的一年,卻是接下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當下各行各業似乎都有點不景氣,就連那麼有錢的互聯網領域都開始裁員。律所的一位前輩還語重心長的對我一個朋友說,現在去找工作是很難的,而且都到了年末,你不要出去碰壁,聽我的勸,去做那份給你的工作。但他不服,他跑出去投簡歷面試,結果一週就獲得了三個offer。

人們說在陌生的城市是很難的,陌生人有好多壞人,要小心不要受騙,而且大多數人心冷漠。但在大學時,我曾在南京參加一個城市生存的活動,在路邊我們伸出拇指,原以為這種大城市,徒搭是不現實的,但沒想到,才伸出手不到十秒,就有一輛車停下來,司機好心的免費載了我們,到飯點了,隨便去路邊一家小店,說想要體驗生活,可不可以以工換食,店主就特別歡迎,還給我們端來飲料;跑到批發市場,用證件抵押,弄到小紅旗,去公園吹琴賣旗,還有好多人笑著跑來和我們拍照……雖然也有冷漠的人,但大多卻是這樣溫暖的場景,怎能不心懷感激。

即便之前提到的那些受人詬病的自媒體文章,轉發它們的普通人,大都也只是基於一種善意,他們的評論也大都是朝向光明,無論是《寒門》背後對功利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辯駁,還是披露造假對於真相和正義的追求,這些矛盾既然能清清楚楚的擺在我們面前,眾人也有所取捨和判斷,那就是這個時代閃亮著的光芒,也是幸運。

畢竟,之所以感到痛,是因為還活著,之所以覺得黑暗,是因為心裡還存著光明。

6

人們所掙扎的現實和理想其實可以不那麼排斥,我討厭功利主義,但也不喜歡《月亮與六便士》中那畫家追逐理想的偏激。

我也曾為自己被選擇法律而覺得違心難過,我也曾想要選己所愛不問前程的寫作,但是每個人的處境卻也許不容選擇。

我便和自己說:要學習痞子蔡,他自己有自己的科研事業,卻也可以有自己的創作,寫出讓人喜歡的小說,那樣的生命很豐滿,在不同的維度對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價值,是一件讓人欽羨的事,應向他學習。

我安慰自己,如果現在走文字變現的路,我的格局就很小了,而且困於現實,會不得不將文字變成曲意逢迎的工具,這並不是我所想,我更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夠保持純粹和執著,若是那麼快變成了一個街頭賣字的,那種浮躁,會讓自己不齒。

南轅北轍有時候是會有些苦澀,也會讓一些人不理解,可是比起讓自己不齒,或者讓自己的夢想變味,總要好一些。雖然人們或許會為一時勇敢擇己所愛的選擇鼓掌,但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格局,未來能有更多的可能,足以承擔起夢想中那份身為作家對於家國天下的報負。

我有自己的高傲,所以必須在最關鍵的年紀,做更加廣闊和長遠的選擇,即便這個選擇在短期來看,讓自己有點違心和難受,但只要初心依舊在心裡,那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往高處走的人,先苦後甜纔是常態。

任性的少年總會慢慢長大,我們都無法預料自己現在的選擇會對未來產生怎樣的蝴蝶效應,可追求生命的多維,對於一個想成為作家的人來說不會有錯,如果我只是一個單薄的寫作者,拿什麼去沉澱這個時代的重量,我不想變成只會寫雞湯的人。

所謂作家,應像海一般遼闊,能夠容納世間渾濁,還保持著蔚藍澄澈的浩瀚,而不該偏執的只甘願做山間的溪流,雖渺小卻自詡清澈。

於是,看似功利的選擇,也就有了理想的意義和價值。

人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去用心的打磨,而不是朝著沒有得到的東西,不斷抱怨。

理想應是握在手心的利劍,而不是吐槽現實自甘墮落的藉口。

7、

一個人孤獨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那麼可憐,當我意識到自己能由自己拯救,也就不再孤寂,最早來到律所,最晚離開,一個人看看書,泡杯牛奶,寫寫文章,偷偷堅持自己的夢想,還可以去跑步機上跑跑步,晚上下班去便利店泡杯速食麵,買杯酸奶,還能領到三千元的實習工資,一邊還可以期待著若考上北大,以後該是怎樣的生活,即便沒考上,似乎也一點都不怕。

是呀,怕什麼呢,大學時獨來獨往,三點一線的生活都能被自己玩出那麼多花樣。做過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有那麼多喜歡和支持我的人,還有明確的想為之奮鬥終生的夢想,即便身處谷底,我也不會心處谷底,還有什麼可怕。

雖然也有些難過的時候,前些日子,總是打噴嚏,去市裡的醫院,醫生說是過敏性鼻炎,當時做鼻鏡檢查前用棉簽打麻藥,那棉簽一下插進鼻子,好疼,我不爭氣的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然後趕緊趁別人不注意擦掉,一個人那麼大了自己去看病,還哭鼻子,多丟人。

本來覺得一個人看病挺難受的,但往周圍一看,好多人看著都難受,他們的苦他們的痛,甚至生命垂危,這樣想起來自己就幸福多了,這樣想是不是又有點不道德。

但是我們總是習慣藉由比較,去判斷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現在資訊便捷,人們比較的對象也越來越廣,怎麼可能比得過所有人,所以幸福感也就低了許多,這是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但實際上,明明是過得比以前要好多了吧。

拿到葯看到說明書時,我又笑了,上邊說用藥期間不能喝酒,這樣以後還可以多了擋酒的藉口,真好。

你看,現實的世界也有理想的高尚,也有平凡渺小的快樂,哪有那麼糟糕。

而時間也過得很快,轉眼都到2019年了,我的新年願望是,我希望自己能再爭氣些吧,一個人就一個人好好的活著,別學其他人患得患失,多珍惜和打磨自己所擁有的,然後再去認真追逐未來。

另外,我也一直相信著寫作的力量,希望我的文字,能在將來影響這個世界,所以不管這些文字有沒有人看,我都會繼續認真的寫。

謝謝你看到這裡,新年快樂。

敬這個將日益美好的世界。

2019年2月1日

小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