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koo's Nest

回臺北之後一直沒有慾望寫咖啡館日誌,直到今天不經意遇到這,一家有特色的小店、一個充滿個人想法的老闆娘,讓我興起想要寫文章的念頭。一進門,看到一位長髮過腰的眼鏡女孩微笑的向我打招呼,從點了一杯熱拿鐵,他主動煮了一杯黑糖拿鐵給我之後,開啟了今天的聊天的主題,她,是個熱情又溫暖的人。

巴黎,體會到一家咖啡店能夠籠絡人心的主要因素,是「人」帶出來的。人的特質會延續咖啡店的個性,比方說:不說話的老闆,店內就會出現一股酷酷的氣息,喜歡耍帥的老闆,店內坐的大多是女孩子;喜歡電影的老闆,會在店裡頭加上電影場景的元素,或是把音樂帶入生活;而喜歡聊天的老闆,總是可以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聊了連鎖店對於臺灣的殺傷力、法國人愛好抗議罷工的原因,以及臺灣人應該要學學有效率的罷工與抗議方法、得過且過的可怕與後續影響。剎時間,突然感覺到這家小店滿足了我想在旅行中所渴望得到的元素:與人交流後得到的新想法。

慢慢人湧了進來,老闆娘開始忙碌,看著牆面上的各式攝影展與新書發表時夾在書中一起販售的海報,書櫃中一落落的漫畫與電影文學,串聯著喜歡攝影跟拍片的他。我也開始整理思緒,思考著旅遊書的內容,同時間享受著店內音樂,以及老闆娘與其他從事廣告業客人非風花雪月的聊天內容,店貓「鼻子」似乎也跟我有相同的默契,將我的圍巾當成麵團的貓咪,認真的揉著他心目中的麵團,看來,短時間內不打算停止的她,在我的圍巾上找到了今天下午想要停靠的位置,持續著在這拉長手臂、拱起腰背的伸展著,輕靠著我的大腿,沒多久,聽到了沉重的呼吸聲。此刻的我,是輕鬆無比的。

cat in CUCKOO's NEST

杜鵑窩,被喻為「瘋人院」,老闆娘說因為之前朋友的團名,因緣際會也喜歡這瘋瘋癲癲的感覺,所以就拿來當店名。好妙。

【後記】
再次拜訪已經過了一年又半載,店上氛圍不改,但記憶中熟悉的鼻子已經做仙去,看著店內為了貓咪所新設的小指標跟委身據點,我想,鼻子的離開沒帶走她的熱情。今天下午天氣晴,然而,得知鼻子離開的消息,讓心裡一隅,開始下起雨。
 
註:蟑螂 (貓咪名) 是不睡覺的,而且他很喜歡咖啡渣。
註二:老闆說,在這邊的客人很特別,不同年齡的客羣,比方說除了學生之外,還有喜歡模型的中年人,會定期在店內聚集討論模型。
註三:喜歡洗手間內的一張文宣品上的文字「我不是為了取悅誰而存在」
 
▼隱身在大直捷運站的cuckoo's nest,低調的要命,若不是看清楚地址前來,很容易被忽略。

Cuckoo's Nest

挺喜歡老闆在輕食上加上水餃跟餛飩,多了點不怕你餓到的霸氣。

Cuckoo's Nest

這裡的咪咪不怕人,突然跳上桌子且爬上我身的模樣,嚇到的反而是我。

Cuckoo's Nest

屋內四處皆可看見鼻子曾經駐留的蹤跡,老闆是個重感情的人兒。

Cuckoo's Nest

Cuckoo's Nest

 咪咪們在落地窗前肆意曬太陽弛放著,能夠在這塊天堂中停留,是貓兒們的幸福。

Cuckoo's Nest

 屋內幾景。

Cuckoo's Nest

Cuckoo's Nest

Cuckoo's Nest 

Cuckoo's Nest

 愛漫畫的我,在這喝杯咖啡,很不可能無聊到。

Cuckoo's Ne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