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国际经济商务人员特考 学员:邱玉锦

心得分享

比起其他榜上的同学,自认自己是多了份幸运。如果有能让未来学弟妹激励的部分,我希望能告诉他们不要因为是准备第一年或是因为上班族而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跟机会。

本身是语言科系,系上的学长姐也有两三位已经是部内前辈了,“准备考试”是毕业时就拥有的梦想, 但当时的系主任认为我的水准还不够,建议我还是先工作,默默地让我却步认为特考很遥不可及。直到年初同学开始要准备英文组,作五年后的我认为人生还是不能放弃梦想,而当初系主任的话语像是成为我急欲证明自己的动力。

上课期间第一辛苦的是每天下班赶去补习班,回到家洗完澡已经12点这件事情。(一直认为上数位课程无法充分吸收跟专注,有问题也无法跟同伴交流,会累积太多疑问)一开始要求自己每天排进度,下课后熬夜到两点的模式却让身体累坏,气色变差,上班精神不好。

认同比政老师建议的复习模式:每一科每一章节起码要交叉看过三次,本人时间不充分下,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会很夸张的做笔记,第二次再浓缩笔记的部分,有机会看第三次的时候就是翻阅。没有自己做笔记的习惯也还好,一开始也想整理笔记,但发现最后还是都会看书找答案。
 
参考书籍跟网站:完全听从张元老师请来的学姐指示,以每科介绍的首本为主精读。
 
再来就是转科念的时候,发现要跟上的经济学数位课程课数实在太多,补习班一开始只给我九张补课卷让我一度很轻松地排完行程,直到七月中才发现原来少了二十几堂课程卷= =,当下我明白不得不离职好好念书跟准备经济学…
 
虽是命运让我中途转到经济商务,但念到后来发现跟本身职业较相关,连成绩单出来国经都还是最高分。只能说张元老师真是太神。个人想感激的是周遭的贵人,尤其是周末会接送我去国图的男友,准备期间帮我整理家务的妈妈,让我离职又回锅(现在又要离职><)的老板,分享经验的外派学长姐,一试二试一起互相鼓励的同伴,曾经不看好认为我会三分钟热度的同事或朋友我也感谢。

学习方式规划及心得

(一) 多看新闻时事
(1) 晚上1~2hr:分配领事的各科文科,周末算国经题目。
(2) 白天约6hr按进度分配(一周四天国经╱经济学,三天国际公法╱私法),晚上复习。

(二) 复习模式:每一科每一章节起码要交叉看过三次,本人时间不充分下,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会很夸张的做笔记,第二次再浓缩笔记的部分,有机会看第三次的时候就是翻阅。没有自己做笔记的习惯也还好,一开始也想整理笔记,但发现最后还是都会看书找答案。

各科准备重点分配
一试
1. 国文(作文、公文与测验):按照补习班老师的教材,每周提交作文练习,自己有在家复习几篇古文观止。

2. 外国文
(1) 听力阅读:每天早上听一小时韩文新闻广播,上班时间多看1~2篇韩文新闻。
(2) 写作翻译:找韩文补习班老师批改历届考古题写作,韩文新闻中翻韩自己每天练习1篇左右。
(3) 会话:工作上使用范围,无另外练习。
(4) 英文:按照补习班老师的教材,偶尔看Foreign affairs 练习。

3. 经济学:按照补习班老师的教材,老师每本讲义几乎看完,练习本算完超过3╱4。

4. 国际经济学:按照补习班老师的教材,老师每本讲义几乎看完,练习本算完超过3╱4。另外多看商业 周刊等经济学者发表文章,找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入门理论去消化成自己的说法。

5. 国际经济组织:按照补习班老师的教材,另外自己整理联合国专门机构部分。

6. 国际公法:程颢老师的国际公法,整本看过两次,重点加强部分第三次。

7. 国际私法:按照补习班老师的教材,另外找考古题书籍参考答题模式。

二试
1. 方式:由读书会组长订下每周两次的主题,经贸组&领事组各自负责的专题搜集资料。每次每人各15分钟发表资料跟新闻,然后练习问答。自我介绍也逐文稿练习跟背诵。

2. 模拟面试:张元&卫斌老师。

 

了解更多资讯请上TKB百官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