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嘉柯 圖/高朋網

咪蒙這事吧,我既不打算故作高姿態同情她,也沒有興趣幸災樂禍。我想談談人世間的初心。比如金庸小說裏面寫過的兩個奇特人物,都說了非常有分量的話。只不過大家都光顧着看他們炫技,沒琢磨他們講的道理。

第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少林寺掃地僧,又叫無名老僧。在蕭峯他爹蕭遠山,跟慕容復他爹慕容博躲在少林寺偷學武功的時候,老和尚偷偷的把佛經往他們旁邊放。最後假裝打死他們,化解了冤仇,讓兩個梟雄萬念俱灰,出家了。怎麼說呢?金庸設計的這個橋段,把老和尚的玩法寫得特別行爲藝術。

而且這位大師的行爲藝術,是有一套紮實的理論指導的。我這裏原文引用一下(引的舊版《天龍八部》):

"在修習任何一套武功之時,心中都須存著一股慈悲仁善之念。若不以佛學爲基,則練武之時,必定傷及自身。功夫練得越深,自身受傷越重。如果所練的只不過是拳打腳踢、兵刃暗器的外門功夫,那也罷了,對自身爲害甚微,只須身子強壯,儘自抵禦得住……”

"但若練的是本派上乘的武功……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則戾氣深入臟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厲害百倍。"

用大白話說得簡單一點,寫文章賺流量,就是取人的“腦子”,所用的技巧,好比少林寺的72絕技,殺人武功取人性命,特別毒辣凌厲,特別有效。但是用各種刺激人心的手段,始終是有違天和,戾氣太重,難免反噬自身。所以呢,要有一顆慈悲之心。

“須知佛學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這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多,但修爲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金庸當年創辦《明報》,就是懷着一股知識分子的情懷抱負,辦報理想是“公正與善良”。

但是赤手空拳的年輕人,憑什麼在江湖上揚名立萬?別人憑什麼買你的報紙?你的報紙有什麼看頭?創辦第一年的銷量只有一千多份。稍微看看上世紀60年代《明報》稿子的標題,大家就明白了。

在傅國湧的《金庸傳》一書中提到:《明報》在頭版顯著位置開闢“伶星專欄”,以“柳鳴鶯”的筆名專寫影視明星的生活、戀情等豔聞。

力邀八卦特稿寫手“爲《明報》寫港聞特寫、大案內幕、軟性花邊”。“《明報》頭版頭條幾乎都是獵奇、獵豔的社會新聞,以兇殺、姦情、女色等內容爲主,字號很大,標題很醒目,以誇張的形式吸引眼球。”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跟咪蒙同志那個號發的代表作《致賤人》《女人到底想睡哪種男人?》沒啥區別,甚至還更加露骨。

與此同時,金庸還使出了他在電影編劇上的積累,寫起了通俗武俠小說,這纔打開銷路。

在《明報》市場成功後,獲得了生存發展的資本,關注更多民生時事,救濟社會難民等等。在政論上捍衛良知,批判惡政,傳播正面文化。《金庸傳》中還舉例:

1962年6月1日,《明報》刊登一則廣告“讀武俠小說爲娛樂兼可增進國學修養”,如第82期以宋人名畫《文姬歸漢》爲封面,並有她的《悲憤詩》,83期以秦始皇爲封面,內有杜牧《阿房宮賦》,84期以宋人名畫《滕王閣》爲封面,內有王勃的《滕王閣序》,以歷史故事、名畫、詩文名篇相配合,均有詳細解釋或白話翻譯。“讀者在讀小說消遣娛樂之餘,可增進國學修養,家長購贈青年子弟,尤爲過宜。全書清潔健康,絕無黃色文字。”

正是這些作爲,才讓《明報》成爲一份有影響力的社會大報。同時,金庸自己也從極爲暢銷的武俠小說裏,豐厚的回報。以至於倪匡在多年前就感嘆,金庸真的是中國作家賺錢最多的。

古往今來,搞創作什麼東西最喫香流行?無非拳頭和枕頭,這是流量大殺器。以往絕大部分武俠小說,就是純粹的靠暴力情色吸引人撈金。但金庸硬生生改造了武俠小說,提升到非常厲害的文學大家水平,寫出了癡情,寫出了俠義,寫出了批判,寫出了鮮活的人物。

新媒體舊媒體,沒什麼本質區別。咪蒙同志那一套,實話實說,真沒有什麼特別的,都是大衆雜誌圈以往的老把戲。新媒體一開始玩噱頭搞花招,野蠻生長,賺錢求生,情有可原。但是,一個人基本的追求宗旨,決定了此後的成敗。

一個內容創作者的本心,要看他賺到錢以後怎麼做。金庸這叫做不忘初心,老爺子事業成功且高壽,贏得萬千讀者心。

第二個人物,叫平一指。江湖上人稱“殺人名醫”,舊版《笑傲江湖》第三十七回的標題,直接就叫《殺人名醫》。金庸在小說裏,借甯中則的口介紹了平一指的醫學理論,更加直白。這位內科外科一把抓的國家級權威老專家認爲:

世上人多人少,老天爺和閻羅王心中自然有數。如果由於他醫好許多人的病痛,以致死的人少了,未免活人太多而死人太少,對不起閻羅王。日後他自己死了之後,就算閻羅王不加理會,判官小鬼一定要和他爲難,只怕在陰間日子很不好過。

因此他立下一個誓願,凡是救活了一個人,便須殺一個人來抵數。又如他殺了一個人,又必定要救活一個人來彌補。聽說他醫寓之中,掛着一幅大中堂,寫明“醫一人,殺一人;殺一人,醫一人,醫人殺人一樣多,蝕本生意絕不做”。他說這麼一來,老天爺固然不會怪他殺傷人命,閻羅王也不會怨他搶了陰世地府的生意。”

這一套邏輯,別覺得看上去荒謬,事實上吧,世界各國的公關,簡直用得滾瓜爛熟。公關無處不在,爲超級政客服務,爲公司企業明星服務,屢見不鮮。負面新聞就得用正面新聞來覆蓋,有污點就做好事做慈善來洗白,直到事過境遷,平息大衆的怒火。講真,就算要洗白,也要是大好事,才能蓋過普通的醜惡。功過三七開是好人,五五開大衆就猶豫要不要原諒,七分以上都是錯,那就別怪社會了。

咪蒙先是扮演“恨國”,用上了最惡劣的比喻。然後又扮演“愛國”,永遠熱淚盈眶云云。就跟平一指似的,殺一人,又救一人。高超醫術也秀了,運氣好,閻羅王沒注意,不搭理。至於判官小鬼,糊弄糊弄也就應付了——這就是平一指的小算盤,也是典型的歪門邪道小聰明,欺上瞞下。

還有朋友圈的不少朋友,包括一些媒體人同行,覺得銷號的結果對咪蒙太重。未免都多慮了。咪蒙又不是項羽,自刎就真的掛了。按照最基本的職業經驗,像她這樣的老媒體人,做過的備份,儲存的小號,幕後遙控的公司,過去的資源,都還在。經此重挫,有可能化身爲更加隱蔽的大boss。 以後怎麼樣,就看她自己的發心了。

金庸點明瞭兩套做人做事的理論體系。一套是掃地僧式的,以慈悲佛法駕馭殺人武功。另外一套是平一指式的,以救人來抵消作惡,以作惡來彌補救人。掃地僧成爲傳奇,受人尊敬。而平一指,嘿嘿。金庸給了他一個恰到好處的結局,他是魔教中人,因聖姑任盈盈的面子要救治令狐沖,偏偏治不好令狐沖的真氣紊亂,又不能砸自己招牌。

只聽他喃喃說道:“醫好一人,要殺一人,醫不好人,我怎麼辦?”“醫不好人,那便殺我自己,否則叫甚麼‘殺人名醫’?”突然站起身來,身子晃了幾晃,噴出幾口鮮血,撲地倒了。令狐沖大驚,忙去扶他時,只覺他呼吸已停,竟然死了。

看看,平一指老師這不就是自己銷了自己的號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兩句,話粗理不粗。這世上寫字的人,有千千萬萬,看起來各有絕招,聰明伶俐,花樣百出,其實就兩條道,要麼修成掃地僧,要麼淪爲平一指。我的看法是:學金庸,別學咪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