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拾史事 2016-03-20 14:07

2016-03-20 時拾史事

俄羅斯也是蒙古的繼承國。俄羅斯是從斯堪的納維亞而來的羅斯人,統治東斯拉夫人與芬蘭人所建立的國家。然而,羅斯人沒有統一,而是由留裏克的公爵們分別掌管各自的城市,公元 1237年遭到蒙古人入侵。之後,羅斯人臣服於金帳汗國的大汗們,開始了五百年所謂 「韃靼枷鎖」 的年代。 「韃靼」 是俄羅斯語,指的是說著突厥語的伊斯蘭教徒蒙古人。

在蒙古的統治之下,羅斯的文化發展神速。由於蒙古人徵收人頭稅,因此每一個人都有戶籍,並設有徵稅官和駐紮部隊。羅斯人的城市在此首度出現了徵稅和戶籍制度,擁有自己的行政機關。羅斯的貴族們趁著前往金帳汗國執行政務的期間,享受大汗宮廷的高水準生活,對蒙古文化充滿嚮往。他們為了超越其他羅斯人,因此十分熱衷於與蒙古人聯姻,結成親戚。另外,有很多與其他蒙古人競爭失敗的蒙古貴族前往羅斯的城市避難,成為羅斯的座上賓。不僅是政治,就連軍事,羅斯的騎兵在編製、裝備以及戰術都採用蒙古的模式。唯有在宗教,羅斯人沒有接受蒙古人的伊斯蘭教,維持了自己的俄羅斯正教。也正因為蒙古人對所有宗教都十分寬容,免除了教會與修道院的稅並加以保護,俄羅斯正教纔能夠如此普及。羅斯接受蒙古人的統治五百年,幾乎完全蒙古化,這就是俄羅斯文明的基礎。

莫斯科在公元 1237年蒙古大軍入侵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要塞,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直到公元 13世紀末才逐漸成長。公元 14世紀初,莫斯科公爵伊凡一世接受金帳汗國月即別汗的庇護,公元 1328年被授予大公的地位,成為羅斯公爵們的領袖,負責徵稅。根據俄羅斯教會的年代記的記載,公元 1380年,金帳汗國發生內亂,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與覬覦汗位的克里米亞蒙古貴族瑪麥在頓河上游的庫里科沃大戰,結果德米特里大獲全勝。這場戰役是俄羅斯在 「韃靼枷鎖」 之下最初的勝利,然而這場著名的庫里科沃戰役在同時代各國間交換的外交文書中完全沒有提及,因此其真實性十分可疑。就算確有此事,應該也只是一場非常小的戰役。

當時爭奪莫斯科與羅斯霸權的大國是立陶宛。立陶宛的約蓋拉大公與波蘭女王結婚,成為基督教徒,併兼任波蘭國王。進入公元 15世紀,約蓋拉的表弟維陶塔斯大公將立陶宛的領土向東和南擴張,統治了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廣大地方。這個時代,在立陶宛統治之下的羅斯是現在的白俄羅斯人,而在波蘭統治之下的羅斯則是現在的烏克蘭人。

維陶塔斯大公

朮赤家的皇子哈吉格來,受到維陶塔斯大公的保護,於公元 1449年,在立陶宛和波蘭的支持之下,成為克里米亞汗國的大汗。四年後,奧斯曼帝國攻打拜占庭,滅了東羅馬帝國。哈吉格來汗的兒子明裡格來奪取金帳汗國的汗位,將金帳汗國往伏爾加河方向西移,與克里米亞合併。俄羅斯的歷史學家將公元 1502年發生的事稱作「金帳汗國的滅亡 」,然而事實上剛好相反,金帳汗國的勢力因此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峯。

當時的莫斯科大公是伊凡三世,正忙著合併羅斯各公爵的領土,進行統一。公元 1552年,伏爾加河中游的喀山(現在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汗國發生內鬥,其中一派向伊凡三世的孫子伊凡四世求援,伊凡四世就這樣正大光明地進入了喀山,賴著不走。俄羅斯的歷史學家稱 「伊凡雷帝將俄羅斯從韃靼枷鎖中解放 」,然而事實上,伊凡四世並非透過堂堂正正的戰爭,而是用拐騙的方式取得喀山。俄羅斯歷史家還說伊凡四世在接下來的公元 1556年滅了伏爾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汗國 」。然而事實上,阿斯特拉罕汗國只是移到了布哈拉(烏茲別克共和國的城市)而已,並沒有滅亡。

伊凡四世

雖然如此,伊凡四世除了 「全羅斯大公」的稱號之外,又多了 「喀山和阿斯特拉罕的沙皇 」稱號。俄羅斯語的「沙皇( tsar)」 來自於拉丁語的 「caesar」,指的不是羅馬帝國的「皇帝 」,而是蒙古語的「汗 」。另一方面,強大的克里米亞金帳汗國在公元 1517年進攻莫斯科,要求莫斯科進貢。此後的莫斯科一直到公元 17世紀末為止,都持續向克里米亞進貢。

伊凡四世在公元 1575年讓朮赤家的皇子西美昂 ·貝克布拉託維奇(蒙古名為薩因布拉特)坐上克里姆林宮的寶座,擁戴他為全羅斯的沙皇(汗)。隔年,伊凡四世接受西美昂 ·貝克布拉託維奇的讓位,自己重新當上了沙皇。伊凡四世之所以會採取這麼麻煩的手段,是由於如果遵照 「成吉思汗原則」,則非擁有成吉思汗血統的男子不能當大汗(沙皇),因此伊凡四世才會採用接受蒙古皇子禪讓的形式,賦予自己坐上莫斯科沙皇位置的正統性。如此一來,莫斯科大公首度成為全羅斯的大汗,與蒙古帝國其他的大汗們平起平坐。這就是俄羅斯帝國的起源。

彼得大帝

伊凡四世死後不久,留裏克家的血統中斷,蒙古人的貴族鮑里斯 ·戈東諾夫當上了沙皇。鮑里斯 ·戈東諾夫沙皇於公元1605年死去,公元 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選為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他是首位沙皇既非留裏克家的羅斯人,也非朮赤家的蒙古人。從這裡開始可說是進入了俄羅斯的時代。然而,羅曼諾夫王朝的俄羅斯宮廷內,依舊有許多蒙古貴族。米哈伊爾 ·羅曼諾夫的孫子彼得一世是從克里米亞的金帳汗國獨立後第一位沙皇,公元 1721年,採用了「皇帝( imperator)」 的稱號。

金帳汗國是在公元 1783年滅亡,葉卡捷琳娜二世吞併了克里米亞。從公元 1237年拔都率領蒙古軍隊入侵羅斯開始,一直到金帳汗國滅亡為止,經過了五百四十六年。公元 1945年,斯大林摧毀了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流放了當地的韃靼人,而這些韃靼人正是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後裔。

自從沙皇伊凡四世以來,俄羅斯(羅斯)開始向東方的西伯利亞入侵。事情的開端發生在公元 1581年,哥薩克人的葉爾馬克佔領了西伯利亞庫楚汗的城市。之後不到七十年的公元 1649年,俄羅斯已經很快擴展到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主要是利用水路向森林地帶推進。實際執行俄羅斯帝國東進的哥薩克人並不是斯拉夫人。哥薩克人是頓河下游流域的草原遊牧民族,屬於改信俄羅斯正教的韃靼人,也就是蒙古人。因此,將俄羅斯向東推展的實際上是蒙古人的後裔,可以視為蒙古人試圖恢復過去蒙古帝國的領土而採取的行動。征服西伯利亞森林地帶的行動還算容易,相較之下,征服西突厥斯坦朮赤家族各國就花了很長的時間,直到公元 19世紀60 年級至70年代才終於大功告成。總而言之,公元 13至14 世紀的蒙古帝國西半部屬於俄羅斯帝國,而東半部則屬於大清帝國的領土。因此,俄羅斯充其量不過是蒙古帝國的繼承國,到公元 18世紀彼得一世的時代為止都是蒙古文明的一環,與地中海世界和西歐世界幾乎完全隔絕。

內容來自北京出版社出版

,岡田英弘所著《世界史的誕生——蒙古帝國的文明意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