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的讀者應該印象深刻,小說開篇就講了:一代名妓董小宛原是冒辟疆的侍姬,卻因艷名遠播被洪承疇搶去獻給了順治帝,封為董鄂妃。

大型清宮劇《多情江山》講述的也是順治帝與秦淮八艷之一董小宛的相遇相知相愛,後被帶進宮封為董鄂妃的一系列劇集。

此外,再加上各類知名、不知名影視劇的集體意淫,真讓觀眾慢慢信了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董小宛就是董鄂妃,不得不說,洗腦效果奇好……

那董小宛到底是不是董鄂妃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是!不是!!不是!!!要想講清楚這件錯得離譜的「風流韻事」,就不得不先從董小宛和董鄂妃各自的故事說起。

董小宛是秦淮河畔才色為一時之冠的後起之秀,16歲那年初見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襄。三年以後,通過柳如是和錢謙益等人的擔保,冒襄給董小宛贖身,之後董小宛與冒襄一家在江蘇如皋的水繪園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但好景不長,趕上了明末清初的亂世,全家四處逃亡,顛沛流離,期間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的盡心照顧。而此後,董小宛也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於順治八年正月初二(公元1651年1月22日),病死在水繪園影梅庵家中,年僅28歲。

冒襄寫過一篇《影梅庵憶語》,文中詳述了他和董小宛之間的愛情,包括婚後生活。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董小宛自嫁給冒襄、到其病亡期間,董小宛和冒襄從未分開過,她是沒有時間軸線能與順治一起在宮中生活的。而且順治的年齡和董小宛之間差距甚大,順治出生於公元1638年3月15日,而董小宛和冒襄初相識在公元1639年,當時董小宛16歲,而順治兩歲不足。三年後19歲的董小宛嫁給了冒襄,並移居江蘇如皋的水繪園,而那時,順治五歲。董小宛在公元1651年1月22日病死在水繪園影梅庵家中時,年僅28歲,當時順治帝14歲。

所以說,無論怎麼看,董小宛都不會是和順治帝在宮中共同生活4年之久的董鄂妃。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神秘的董鄂妃到底是何許人也?

據清史稿記載,董鄂妃其實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祖籍在遼寧佟佳江流域。董鄂妃15歲(公元1653年)入選秀女,配給了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就是順治同父異母的弟弟。但襄親王實在有些倒霉,他的皇帝哥哥突然看上了自己的愛妃,這也就罷了,這個哥哥還利用皇帝的身份,強迫他忍氣吞聲,不許遷怒於愛妃,堂堂八尺男兒,最後竟被活生生氣死了。這倒便宜了順治帝,襄親王一死,順治就把人家老婆接進宮,封為了董鄂妃,至此,順治正式開啟了寵妻狂魔之旅。只是很可惜,董鄂妃嫁了個好男人,卻沒遇到個好婆婆,再加上她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原因,和順治只相親相愛了四年就病逝在承乾宮,時年22歲。

董鄂妃和董小宛的故事講完了,最後再強調一遍:董小宛不是董鄂妃,董鄂妃不是董小宛。


肯定不是!這純粹是小說野史電視劇瞎編的。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江蘇蘇州人,漢族。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於1939年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並嫁與為妾。

董鄂妃(公元1639年—1660年),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於1656年入宮,入宮後深受順治帝寵愛。

順治(公元1638年—1661年),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從時間上看,董小宛比順治大14歲。皇帝怎麼會娶比自己大14歲的女子為妃呢?

再說董鄂妃入宮時,董小宛已經去世五年。難道是董小宛死而復生,靈魂穿越?

縱觀董小宛一生,她是一位熱烈的愛國者。在明末時,強烈要求朝廷改革弊政。在逃亡時,還依舊勸導冒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投降於清朝,乞求合作!她是具有很高民族氣節之人。所以無論怎樣,她都不會嫁給順治入宮為妃。這與她的思想相違背!


她們不是同一個人,這種說法源於野史演義,是傳統的「江山美人」愛情童話故事的代表作之一。

董鄂妃應指孝獻皇后(1639年—1660),她是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

而董小宛是明末的名妓,十九歲時從良了,嫁給「江南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不過紅顏薄命,這段凄婉的愛情故事美則美矣,但充分暴露了冒公子這貨簡直就是個渣男(請看:

婚前董小宛 全力追「渣男」https://www.toutiao.com/i6353479186249679362/)

另外,董小宛出生於1624年,順治皇帝出生於1638年。以順治的身份,是不可能娶一位比自己大14歲的阿姨做妃子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