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藍單車和摩拜單車相繼宣佈漲價,漲價後摩拜單車每小時的騎行費用將達到2.5元。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漲價,小藍單車和摩拜不約而同說是爲了“可持續運營”。短短十天之內,共享單車接連漲價,這是爲什麼?

近日,滴滴App內有關小藍單車的計費規則顯示,自3月21日起,北京地區小藍單車起步價由30分鐘1元更改爲15分鐘1元,每超過15分鐘加0.5元。滴滴出行公關總監鄭建濤:

爲了保障可持續運營以及產品的服務體驗,經過慎重考慮,小藍單車決定在北京市實行新的計價規則。

摩拜單車也於3月29日更新了計費規則,宣佈自4月8日起北京地區單車起步價調整爲每15分鐘1元,時長費調整爲每15分鐘0.5元。在新的計費規則之下,小藍單車和摩拜單車1小時的騎行費用都達到了2.5元,此前用車價格是每小時2元。一些消費者對這樣的漲幅表示可以接受。

可以接受。不接受沒辦法,每天上下班得騎。

如果上調30%到50%可以接受。

我現在是20塊1個月,漲得要是太多,覺得不合適的話,我就自己買車了。

截止目前,ofo和哈羅出行還沒有跟進漲價,目前ofo用車費爲每小時1元,不滿1小時按1小時計算。哈羅單車車費固定爲每30分鐘1元,不足30分鐘也收取1元。專家分析,共享單車企業此次調價可能更多地是出於財務壓力。互聯網專家包冉:

共享單車企業還沒有一家能夠實現單純業務的自我正向循環,非但不盈利,如果不動用用戶押金的話,連正向的現金流都達不到。

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自2018年4月4號起,由摩拜貢獻的收入爲15.07億元,同期摩拜貢獻虧損45.5億元,佔據美團整體淨虧損85.2億元的一半還多。

而交通運輸部對共享單車企業的資金監管也日趨嚴格,3月19日發佈的《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共享單車預存資金不得超過一百元,運營企業只能將用戶預付資金用於其主營業務,不得用於不動產、股權、證券、債券等投資及其它的借貸用途等。

專家也表示,在資金壓力之外,目前整個共享單車的競爭環境和市場格局趨於穩定,也是企業選擇此時漲價的原因之一。

共享單車運營現在已經告別了資本單純注入引發的估值暴漲階段,進入到實實在在的做生意階段,做生意就是要賺錢,就是要考慮到量入爲出。

記者:柴 華

責編: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圖片來源:東方IC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