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的人,什麼苦都喫過。豬肉在以前是最稀罕的食材,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按人頭分到一塊,回家後把肥肉煉成豬油,瘦肉做成紅燒肉,從大年初一擺到大年初五,才依依不捨地送進嘴巴里。很多中老年人說,現在的豬肉沒有以前的香,這讓不少年輕人感到疑惑,70年代的豬肉和現在的豬肉,有什麼不一樣嗎?要解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兩方面來分析。

豬肉

第一個方面是養殖生豬的數量,如今中國是全世界公認耗費豬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被中國人喫掉的生豬將近7億頭。我們到市場走上一遭,肯定能碰上好幾個豬肉攤在售賣豬肉,而且價格便宜。和70年代豬肉產量少的情況不同,如今的中國人是不缺豬肉喫,想喫了就去市場上買就行。

70年代的市場

70年代的人們想喫豬肉都要費盡心思,物以稀爲貴,一年才能喫到一次豬肉,其他時候就拿豬油拌飯來解饞。難得喫上一次的豬肉,怎麼做都是香的,所以很多人認爲當時的豬肉喫着香,現在的豬肉喫不出香味,因爲如今豬肉已是大衆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經常喫,就沒了那種翹首期盼的加成,也喫不出豬肉的肉香味。

年夜飯

第二個方面是豬的品種,上面也提到了,如今我國生豬量需求大,養殖生豬的一大要求,就是生豬的繁殖率高,生長速度快。我們現在喫的豬,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英國約克郡的大約克夏白豬,也是瘦肉型豬,繁殖快,生長快,產肉量高,所以被中國大部分養豬場接受,我們在市面上買的豬肉也都是這種豬。

大約克夏白豬

而70年代的時候,中國人喫的是我們本土的黑豬。舉一個例子,四川的成華豬,是四川經典菜式回鍋肉的專用豬,只有用成華豬的豬肉做出回鍋肉,回鍋肉油脂豐盈,香氣四溢。但是現在都是用大白豬來製作,肉香味淡了不少。成華豬如今已經數量稀少,被稱爲“熊貓豬”。

成華豬

回鍋肉

本土黑豬的生長週期長,養殖成本高,在中國少部分黑豬養殖場裏仍然有飼養,但是價格比普通豬肉高出許多,是豬肉裏的中高檔產品。最有名的就是藏香豬,屬於中國頂級食材之一。豬的五花肉最能區別黑豬和白豬的區別,黑豬五花肉明顯更加好處,肉香味更足。

藏香豬

這也就是爲什麼老人們說70年代的豬肉更香,而現在的豬肉喫不出香味的兩個原因,你們說有道理嗎?說實話,小編長那麼大還沒喫過黑豬肉,有喫過黑豬肉的朋友來說說,那豬肉到底有多香?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