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幾年前的時候,農村有一句話叫做: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在那個時代,農村各地都展開了規模龐大的種樹活動。爲了幫助農民致富,以前種植的樹木主要以果樹、桑樹還有藥材樹這三類,這三類樹木的共同特點就是可以產生經濟價值。種植桑樹可以用來養蠶,而種植果樹、藥材樹也能用於賣錢。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農村遺留了很多有價值的藥材類樹木。

杜仲是我國非常名貴的一種藥材,在十多年前的時候,國家曾大力鼓勵農民種植。就拿陝西、四川一帶來說,雖說如今種植杜仲樹的農民很少了,但在一些荒地、耕地周圍,還依稀遺留了一些高大的杜仲樹。這些杜仲樹的數量較小,一般不能的產生什麼經濟價值,但它的樹皮卻可以採摘下來,用來燉肉或者燉湯,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杜仲樹主要有價值的部分就是樹皮,杜仲樹隨着生長年限的增加,其樹皮厚度也會逐漸增加。一般情況下,年齡越老的杜仲樹皮越值錢,藥用價值越高。

目前,農村地區遺留的杜仲樹生長時間都在10年以上,大部分都可以採很多的樹皮。不過一般人可能不會採,如果將杜仲樹樹皮完全割光,那杜仲樹會直接死掉。如果是老師傅,割杜仲樹皮只會割四分之三左右,一圈留下四分之一左右的樹皮,這種割法杜仲樹並不會死,過一兩年杜仲樹皮就會重新生長出來,到時候又可以割,這一點和韭菜有點相似。

在我國,杜仲不僅是一種中藥材,它也是一種滋補之物。根據《本經》記載,杜仲有補中益精氣,堅筋骨的價值,適合一些身體比較虛的人。目前,杜仲在調味品市場上很常見,它常常被當作一種調料出現。每逢節假日的時候,農民總會做一些大菜,比如說燉豬蹄、燉排骨,這時候就可以放一些杜仲皮,不僅增加香味,還對身體很有好處。

儘管說杜仲的價值相對較高,但目前它並不貴,杜仲的產量極高。一棵生長10年的樹一次就能採幾十斤,如果是規模種植,產量可能是莊稼的幾倍,加上杜仲的需求量其實並不高,因此現在種植它的農民很少了。杜仲在市場上大約賣3塊錢一兩左右,種植它的經濟效益比較低,只有大規模種植纔有利潤可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