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信息流廣告的特點、營收、分布、形式,其具有不同以往互聯網廣告的特點,主要概括如下:

1、信息流廣告目前發展是,互聯網+模式;未來伴隨5G技術的推廣應該是:AI+、AR+、VR+、物聯網+等模式;甚至會是「私人助理」+模式。其長期結果必然是高度、無縫的融入網路使用者的每一寸空間。

2、信息流廣告發布形式依託的技術也是大數據分析功能,比如今日頭條,自2014年開始商業化變現,主要收入來自信息流廣告。憑藉龐大的用戶群體、超長的使用時長、豐富的內容生態、先進的推薦引擎以及完善的廣告投放體系,今日頭條成為2016年吸引品牌數量最多的APP。其廣告收入從2014年的3億、2015年的15億、突破至2016年的60億以上,預計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將達到100億,呈現爆髮式增長。今日頭條的推薦演算法比同類產品領先18個月以上,每天有超過1000位工程師、40000台伺服器,每5秒計算一次用戶興趣,在海量資訊中選擇用戶最可能感興趣的內容。2017年4月,今日頭條獲得來自紅杉資本、建銀國際等投資方的10億美元D輪融資,融資後公司估值超過110億美元,之所以能夠如此引發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其信息流廣告的發展態勢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投資者、社會對信息流廣告這一新型形式廣告未來發展的期待。

3、信息流廣模式來自於互聯網廣告精準營銷方式,但它有強於以往的精準營銷模式,因為信息流廣告給受眾畫像的不僅是受眾其他平台的使用信息,更來自於自有平台通過視頻、音頻、瀏覽習慣、關注熱點等生活和工作信息對使用者進行「畫像」,這種畫像模式強於以往受眾信息的偶發性,在長期跟蹤使用者後會描繪出信息使用者自己可能都無法發現的自我特點和消費習慣,進而對信息流廣告產生一種依賴性。

4、信息流廣告的特點是:它有別於精準營銷廣告推廣的「硬廣」形式,屬於相對的「軟廣」形式;它又有別於新聞報道的「軟廣」形式,屬於「硬廣」形式;它有別於大數據模型的「大海撈針式的匹配數據」,屬於一種建立在已有分析模型之上的「準確」(遠強於「精準」)畫像;它有別於互聯網+的技術模式的「簡單」分析,而是嵌入了初級「AI」人工智慧技術;它又有別於高級「AI」人工智慧的分析,而是一種相對「生硬」的商業廣告推廣配對結果。

5、信息流廣告更像是一種建立於概率、模糊理論之上的廣告營銷模式,其技術採集的來源呈現了多元化,即會先收集、描繪對象以往的基本特徵,而且這種特徵不局限於消費習慣,還會基於生活、思維、習慣、社會價值、文化素養、聲音(波紋)、隱私、身份、社會職業、關注熱點問題等方面開展。並且有可能基於手機的攝像頭、麥克風的信息收集功能,在授權之下使用信息瀏覽者的人臉圖形、聲音、話語等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內容,再進行匹配推送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的訴求是建立於誘導閱讀者或者參與者在對自己關注的內容之中,接納並閱讀其推送的商業廣告,使得商業廣告融入到閱讀者或者參與者的各種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習慣之中,並由此產生一種對平台方的依賴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