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鍾愛博物館裏精美的陶瓷,每次去看都會拿着相機「拍拍拍」📸️。陶瓷雖美,但它的類型、樣式、花紋等等,可謂讓人眼花繚亂。今天,咱們通過「一張圖」來嘗試入門——極簡中國陶瓷史


你能秒懂:

  • 中國陶瓷大致演變過程

  • 把許多鼎鼎有名的瓷器放進時間線

  • 通過歷史,欣賞藝術,清晰的看到技術與審美的變化


帶着這張圖走進陶瓷展廳,心裏就有個底啦😄!



素材圖片來自網絡,僅作交流學習使用

圖片整理授權轉載於:耳朵裏的博物館(ID:erduolidebowuguan)

關注耳朵裏的博物館,和百萬家庭深度看展覽



想要更深入的瞭解瓷器

那麼從“陶瓷考古”來認識瓷器

可能是最爲探本溯源的選擇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作爲中國最早從事考古教學的機構,被譽爲“考古學家的搖籃”,而陶瓷考古專業,更是優勢明顯,影響深遠。


中讀重磅邀請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國內首位陶瓷考古博士,國內外知名古陶瓷專家秦大樹,爲大家定製了一整年的瓷器研習攻略——《挖出來的中國瓷·瓷器的十萬個爲什麼》。


這門課程將享譽盛名的宋代十大名窯綴連,從入門到精深,循序漸進地講述宋瓷生產方式、操作體制、藝術特性的方方面面,爲我們展開一幅羣星閃耀的宋瓷藝術畫卷。


👆點擊試聽專欄《挖出來的中國瓷》



🎙

 專欄主講人 



秦大樹,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1988和1997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2年在北京語言大學進修英語,1993-94年在埃及開羅大學進修。從1988年開始一直在北京大學工作,其間於1998至2000年在美國史密森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做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宋元明考古和陶瓷考古,曾主持國內多處著名古代窯場和非洲古代遺址的考古發掘,負責多項國家級重大研究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二百篇,出版專著多部,考古成果屢次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年度重大考古發現。



01

全面系統的瓷器入門指南


或許你還不清楚陶瓷和瓷器究竟有什麼區別,或許你還不明白瓷器文物究竟從哪個角度欣賞……沒關係,秦大樹老師在正式開講宋代十大名窯之前,特別設置了“入門課”。從瓷器的概念、工藝、造型、收藏、發展等方方面面,爲我們講述什麼是瓷器?瓷器是如何製作的?如何從形狀、顏色、質感來欣賞瓷器的藝術美?瓷器鑑賞家是如何煉成的······通過對瓷器全面又系統的認識,讓大家能瞭解瓷器的生產工藝技術,瞭解背後的文化歷史,信步踏入瓷器的世界。



02

跨越千年的十大名窯鑑賞攻略


打開了中國瓷器的大門之後,主講人將以中國瓷器的黃金時代宋代爲主體,講述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磁州窯系、定窯系、鈞窯系、耀州窯系和南方的龍泉窯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六大瓷系”,通過這個課程,讓大家瞭解宋代瓷器的不同風格。


汝窯:天下第一窯

官窯:陶瓷考古的懸案

哥窯:迷霧重重的瓷窯

定窯:歷久彌新的白瓷

鈞窯:大放異彩的青瓷

越窯:神祕的皇家“祕色瓷”

磁州窯:豪放的民間藝術代表

耀州窯:北方青瓷的源頭

龍泉窯:中國青瓷的鼎峯

景德鎮青白瓷:在青與白之間



每處名窯分3至4講,條分縷析地講述十大名窯的特點:爲什麼汝窯是宋代名窯之首?爲什麼宋人對哥窯沒有記載?爲什麼青白瓷被稱爲“假玉器”······探究歷史長河中的各大瓷窯發展流變:爲什麼官窯要打碎器物就地埋藏?爲什麼越窯在南宋期間就消失了?爲什麼“梅子青”是青瓷生產的頂峯?······破解陶瓷考古的驚人發現:爲什麼汝窯特別稀少?爲什麼人們至今仍在尋找官窯窯址?爲什麼說哥窯仍是考古未解之謎······



 大咖推薦 



 課程大綱 


《挖出來的中國瓷·瓷器的十萬個爲什麼》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挖出來的中國瓷·瓷器的十萬個爲什麼》專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