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負》都是兒子買來看的書,我也順便反覆看了看。對於過去幾十年滿腦子被灌進了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某些內容的我來說。儘管之前對有些看法在進行反思。但這兩本書,讓我開始對大範圍的思想觀點進行對比反思。現在那兩本書和以前我所購買的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都擺在我面前不斷地進行對比探討思考。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來源是以亞當.斯密以及 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哈耶克的政治經濟學也是來源於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相比之下似乎古典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對的成分要多一些。而且許多國家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到目前來看,馬克思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對立就不是一個像當年那樣的理論爭論問題,而是承不承認事實的問題。如果不承認事實,不實事求是,那就不需要進行是與非的爭論了。因為有人別有所圖,爭論就好比對驢彈琴,沒任何意義了。我的立場是無論對於馬克思主義還是古典自由主義,都採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對待。別一提古典自由主義就被扣上崇拜西方或崇洋媚外的帽子。馬克思主義那也是純正的來源於西方的主義。如果對馬克思主義頂禮膜拜,不是崇洋媚外。那麼對古典自由主義頂禮膜拜也不能叫崇洋媚外。

我現在是不籠統地對任何主義、思想、理論、教義持崇拜態度。一個曾經是馬克思主義信徒的我,現在只信仰真正反應自然萬物客觀演化規律性的科學真理。


讀書人應知曉哈耶克和《通向奴役之路》。哈耶克的經濟、政治、法律與社會理論、思想方法、政策主張影響了20世紀人類思想和社會進程,對我們有理論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在中國哈耶克的書一度成為「禁區」,即使在國人所著的介紹西方經濟思想的書中不得不提到哈耶克時,也只是幾句標準化的批駁而已。事實上,儘管哈耶克對社會主義採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無疑這是錯誤的,但他對計劃經濟模式的分析有其一定的合理之處。他所提出的計劃經濟下資源浪費嚴重,忽視消費者主權,造成消費品長期匱乏;忽視勞動者物質利益,缺乏必要的物質激勵機制;企業管理者動力不足,企業效率低下等問題都被蘇聯的計劃經濟和中國的計劃經濟所證實。應該說,蘇聯式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種種弊端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被哈耶克言中,確實讓人不得不佩服哈耶克的遠見卓識。

讀哈耶克的書會給你驚喜:「如果一個人不需要服從任何人而只服從法律,他就是自由的。」還有「一個富人掌權的世界仍然比只有那些已經掌權的人才能獲取財富的世界要更好些。」再有「只有在競爭制度中,窮人才有可能致富,且才能單憑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權者的恩惠致富,才沒有任何人阻撓個人致富的努力。」

顯然,讀哈耶克對我們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法則和趨勢會有所幫助。


居然有這麼多人回答這個問題,真的很欣慰,我以為這本書在國內是一本較小眾的讀物,沒想到它的受眾這麼普遍,而且看法還都比較精準。

《通往奴隸之路》是現代民主思想的總結,也是啟萌,讀過它的人,對所有的社會現狀都不再迷惑。對於以讀書為苦役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書中幾個觀點,供大家思考:

一,市場經濟是配置社會資源最佳手段。行政權力一旦介入社會資源配置,即便你的初衷是純粹的,也一定會造成浪費和混亂。繼而造成貧困。權力介入經濟,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二,私有財產是自由的前提,消滅私有制的提法,無論披著怎樣光鮮的外衣,其結果都是通過剝奪財產而剝奪自由,承認財產私有,承認個人價值,才會縮小貧富差距,最大程度地保證社會穩定;

三,法治,也只有法治,才是保證自由的基石。法治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民眾的自由與安全,另一方面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民眾預見和約束政府行為;

四,民主只是實現安定和財富的手段,而非一個高尚的目的。不要把民主奉為神明,如果民主不導致人的安全與財富,就是無效的民主。

再分享其中經典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不需要服從任何人,只服從法律,那麼,他就是自由的。

偉大的哈耶克,他的思想將是一座燈塔,讓夜航的人,看到微光,看到希望。


哈耶克,不認識。是從一群普世價值粉嘴裡知道的。哈耶克是個經濟學家。他就是西方近年來推崇的自由經濟學代表。西方有兩種經濟學觀點,一種是凱恩斯主義,一種是自由主義。

為什麼一個經濟學家會受到如此追捧?難道人人都成了經濟學家,經濟學不是什麼人都懂,普世價值粉們是對哈耶克的什麼感興趣?不妨來看哈。

哈耶克對「民主」的批判

文 / 北游

01

哈耶克的警示

這個世界很多人對於「民主」,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即使在辛巴威、南非、委內瑞拉、海地等等國家移植了西方國家類似的民主制度之後陸續陷入困境、乃至崩潰之後,依然深信不疑,幻想民主制度能夠解決他們期望解決的那些問題。

這種自欺欺人的現象實在是讓人費解。

實際上,從古至今,我們這個地球上對於政治哲學有著深刻見解的那一批最偉大的思想者們,包括亞里士多德、托克維爾、阿克頓勛爵、艾德蒙·柏克、哈耶克等,都曾經對民主制度可能產生的對於政治秩序和個人自由的侵害,做出過充分的、睿智的、極富洞察力的論證。

其中,哈耶克的論述尤為精彩。

哈耶克在1979年出版的《法律、立法與自由》第三卷中,就「先知般的」明確指出,非西方國家在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種種嘗試,很大可能會遭遇失敗。

他說:

「這些新興國家甚至連一個與歐洲國家長期信奉的法治理想略具相似的傳統都沒有。

據此,我們可以說,這些新興國家實際上只是從歐洲國家那裡移植了民主制度而已,但是它們卻沒有這些民主制度所預設的信念和觀念作為它們堅實支撐。而在成功的民主制度中,正是這些傳統和信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製約了多數權力的濫用。」

哈耶克所說的信念和傳統是什麼呢?自由!

02

西方的傳統是自由,民主是「異類」

在西方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自由才是貫穿始終的最為核心的理念,民主從來就不是一個價值排序靠前的中心概念。

按照哈耶克的話來說,「民主」及其寓含的理性主義思潮只是「歐洲思想發展某個特定階段的片面的誇張之物」罷了,是近代在歐洲橫空出世的產物,從來就不是西方文明真正的傳統。

但是,這卻並不妨礙「民主」卻在近代神奇般的變成了西方國家的主要標籤。

非西方國家的人,包括大多數中國人,一提到西方國家,不管是褒獎還是抨擊,都會想當然的把民主的帽子扣在他們頭上,這種錯愕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我再強調一次:民主是西方文明發展歷程中出現的一個「異類」,從來不是主流,自由才是核心和傳統。

哈耶克認為,正是因為西方國家有自由的信念和傳統,歐美人會以「默會」的方式,甚至無須法律具體規定(英國就沒有成文憲法),人們就會自覺遵循這種傳統和原則,這恰恰是抵禦民主帶來的多數暴政傾向的基本前提。

歐美人之所以在近代很少再把自由單獨拿出來說明,不過是自由已經成為他們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而無需特彆強調。

但是在非西方國家,情況卻完全不同。

在近代非西方國家對西方文明或主動或被動的學習和吸收上,大多數走入了一個誤區。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中說到:

「那些來自較不發達國家的、承擔這向其人民傳播理念之使命的人士,在接受西方訓練的過程中,所習得的並不是西方早先構建文明的方式,而主要是那些由西方的成功所引發的各種替代性方案的夢想。此種發展趨勢,甚為不幸......

並不是西方歷史發展的所有成就都能夠或應當被移植與其他文化基礎之上的。」

哈耶克在這段話中明確指出,近代非西方國家都把類似於民主這樣的替代性方式,錯誤的當做了西方的傳統,而照單全收,這是錯誤的開始。

1964年,哈耶克在日本做演講時,直言不諱的告誡日本思想家們:

「當日本思想家們開始研究歐洲思想發展過程中不同思潮的時候,特別容易為那些似乎代表了最極端且最明確的唯理主義學派所吸引,而忽視了較為低調且比較平實的西方傳統......

而這種傳統在創建歐洲文明的基礎,尤其是在構建自由主義的政治秩序方面做出了更大貢獻。」

被哈耶克不幸言中,如日本思想界這樣在近代吸收西方思想和文明的過程中走入誤區的,把民主而不是自由當成了西方的傳統,可能是近代發生在非西方國家的普遍現象。

03

自由品格是從事政治的前提性條件

那麼,西方的自由傳統在具體的政治事務上,其體現是什麼呢?

這先要搞清楚,自由這個概念在西方文化語境中的真正含義。

我反覆強調過,西方的自由不是指恣意妄為,什麼都可以做。

西方的自由是說人有理性,有能力選擇不去做壞事,不想做什麼就能夠不去做什麼,從而超越於動物之上,顯示出人的高貴和獨特。

所以,在古希臘城邦,「自由人」之所以政治地位高於奴隸,是因為他們具備相當程度的理性意識,能夠擺脫動物性的束縛,做高尚的、正確的事情,能夠承擔政治責任。

而奴隸們做不到,他們經常有不受控的野蠻行為,跟動物一樣,所以不是「自由人」,無法承擔政治義務和責任。

所以亞里士多德才說,人是政治的動物。

他說:

「凡脫離城邦的人,如果不是一隻野獸,那就是一位神祗」

「奴隸制對奴隸來說是件好事,因為沒有主人,奴隸就不會知道如何過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說,在早期的西方文明中,自由是和責任、義務相聯繫的概念。

那些自律的、能夠自我管理的人才叫「自由人」,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能稱其為自由人的。

不管我們今天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對錯,這些歷史事實的存在都無可辯駁的說明了在西方的傳統里:自由是一個人能夠從事政治活動的基本前提。

這才是西方真正的自由傳統,全世界獨一份,在其他任何一個文明類型中,都找不到這種傳統。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但知道,西方真正的傳統是自由,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麼自由傳統在一個國家的政治秩序中極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性條件。

04

為什麼沒有自由,民主會失敗?

設想一下,如果在一個國家裡,人們普遍沒有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自由傳統,如果冒然移植民主制度,會出現什麼情況?

我之前撰文寫到過發生在辛巴威的情況。

黑人憑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利用民主制度不斷侵蝕白人的權益,甚至立法剝奪白人的農場和私產,最終導致經濟和秩序上的全面崩潰。

而南非,也正在布其後塵。

再來看看曾經富的流油的委內瑞拉。

學界公認,查韋斯和馬杜羅的國有化和高福利政策是導致委內瑞拉經濟崩潰的主因。而查韋斯和馬杜羅都是通過民主制度被委內瑞拉人民選舉出來的。

委內瑞拉的世紀大崩潰和人民的困境,很難說跟委內瑞拉人民普遍的短視和對高福利毫無節制的渴求、對不勞而獲的思想的放任,脫得了干係。

按照我之前所闡述的自由理念,可以清晰的看出,這些國家的人民普遍沒有自由的品格和理念,這導致這些國家的人民對於多數暴

政的發生毫無抵抗力。

甚至在法國這個在近代最早拋棄自由傳統的西方國家,也出現了長期政體不穩、騷亂不斷的情況。

充分的事實已經證明了,不管是非西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自身,如果欠缺了自由的信念和原則,其移植民主制度的嘗試大多數都會走向失敗。

05

總結

可能很多人會拿日本和韓國來舉例,證明民主制度在非西方國家也能成功,我想請這些人去仔細研究下日本和韓國在近代發生了什麼再來反駁。

實際上,日本和韓國恰恰是在威權統治下,在本國國民被外來的管治強行嫁接了自由的信念和原則之後,才產生了對於民主制度的良好適應性,而不是相反。

從本質上說,自由才是價值,民主只是工具,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是好的。

但當民主被現代人抬到了高於自由的地步,異化成了不容質疑的價值,變成了「民主主義」,那麼自由的喪失就是毫無懸念的結果。

如同哈耶克在1964年就告誡日本人的這段話:

「在我們學會認識理性在安排社會事務方面所具有的恰當限度之前,始終會存在這樣一個大危險,即在我們力圖把我們所認為的某種合理模式強加給社會的時候,我們會把種作為逐步改進之主要條件的自由給扼殺掉。」

作者:北游,自2004年起堅持互聯網寫作至今,筆耕不輟,長期專註哲學和政治哲學領域,對社會熱點和公共事務見解獨到,文章在凱迪、天涯、搜狐等全國知名BBS被閱讀數千萬,屢屢成就現象級文章。現為「北遊說事兒」和「北遊說康德」公號主,凱迪網路原創作者。


上世紀二,三十年哈耶克生不逢時,正是自由放任資本社會大崩潰,兩次世界大戰接連爆缸,所以他沒搞過凱恩斯,被冷落。哈耶克於是轉向社會分析,其目的仍是為自由放任經濟添注。二戰過了之後二三十年,凱恩斯的藥方又逐漸讓西方社會產生了抗藥性,哈耶克終於鹹魚翻身,重獲青睞,撒徹爾,里根照方抓藥大獲成功並贏得冷戰(注意僅限於英語系國家兩個帶頭大哥),哈耶克風光一時無兩。

在我看來自由本身哈耶克也並未充分定義,歷史上也沒有那個哲學家充分定義過,因為那是人類自我營造的一個幻象。說白了自由就是權力本身,權力的邊界就是自由的邊界。

在真實的世界上,奴役你的人並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不是某個你只能在媒體見到的「獨裁者」,是生存焦慮和能影響你生存狀況的上司或者老闆。他們要求你的服從,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也是活生生的權力。如果你是自由的,就是說你可以選擇不服從,你有權力去消解他們的權力。捫心自問你有嗎?有人會有,但是是少數。這個世界就是這麼運行的,與意識形態無關,與東西方無關。

經濟的鐘擺晃來晃去,相信不久的將來看不見的手又會反抽哈耶克的耳括子。人類自發秩序總是不給人類思想家們留面子。


一本標準的宣揚西方價值理念的經濟學神話,簡單的把計劃經濟,國有經濟與法西斯,斯大林專制等同起來,進行醜化,意識形態化。否認私有化,自由化給整個世界帶來的罪惡,殖民,殺戮,掠奪,飢餓,戰爭,整個西方近代文明史打著經濟自由化的旗幟,進行著野蠻的侵略和掠奪。今天西方經濟政治面臨的諸多問題是哈耶克們宣揚的私有化帶來的,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是自由化經濟神話破產的開始。而中國政府始終在堅持世界貿易的自由化,堅持依照自己的發展方式自由選擇經濟制度,這是一個國家的自主權。


作者如果把毛澤東選集讀透讀懂,不僅僅是市場經濟一把好手,最起碼在股市也能呼風喚雨,市場經濟也靠拳頭把子保駕護航的,美國就是這樣的,人家是賣飛機,坦克的,我們是賣冰箱,洗衣機的利潤差距是明擺著的,核原子發明使用首先是在日本爆炸的,歸於民用那是後來的,沒有尖端科技支撐國防大談市場自由化那是扯淡的,市場結濟自由化空談從不缺人,務實實踐還真缺人。錢學森等老先生等一批科學家造出原子彈,避免了被人家開腸破肚核打擊。袁隆平老先生讓我們吃飽了飯,從來都少見讀書人的讚揚。沒有實力強硬的國防,市場經濟早就玩完了,推薦書的的人早就躲在一邊偷著樂了。


社會領域的知識都是博弈過程的模式總結,不能用機械的方法去讀書。前人總結出規律,當你用這種規律去指導社會運行以後,社會就不再遵循總結規律時候的基礎條件了。因為所有人都會用這種思想武器去進行新一輪博弈,於是經濟領域的理論多數時候預測未來和丟骰子差不多,更像一種迷信一種信仰。有時候理論是自我實現的,知道的人越多越靈,有時候理論是自我否定的,知道的人越多越不靈。而社會上各種理論之間博弈又加劇了這種混亂。用一種固定的語言特定的思維模式解決不斷出現的複雜性可能就是一種奢求。就像讓螞蟻的大腦去解決三位乘法運算。結果對了是運氣,錯了是必然。


大資產階級和法西斯主義者的御用打手之一,其師米塞斯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自由主義者」在二戰前不竭余力為法西斯主義辯護,稱法西斯主義是為了從卑劣的socialist(即社會民主黨)和communist(你懂的)手中拯救歐洲文明的美好願望中產生的,多人在法西斯國家中身居高位。戰後則以新自由主義的面目對抗凱恩斯主義(國家資本主義),進步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列寧主義,為大量的軍閥政權及法西斯政權提供執政合法性(例如皮諾切特的智利),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推行不僅帶來了工人政治權利的嚴重倒退,還造成了1929年之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哈耶克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學說打著自由的旗號,把自由和平等對立起來,為個人壟斷資產和政治權力辯護,以反對「奴役」的名義,實行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奴役,完美詮釋了奧威爾所寫的「自由即是奴役」。


初級自由主義者的聖經啊。想當初我也是在大學裡被老師推薦看了這本書,當時是深信不疑啊。一句「有錢者得勢的社會強於有權者得勢的社會」,讓我贊了他很久很久。但隨著年歲漸長,看的書越多,對這本書質疑也就越多。順便說一句,這書是哈耶克早年寫的,到晚年他思想有很多變化,不再是那麼原教旨的自由主義者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