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春天裏,一家營收超百億、經營20多年的家電企業,遭遇了階段性的經營困局,不得不尋求當地政府的幫助,並且尋找到新的經營團隊接手脫困。事實上,誰也想不到,這家老牌家電企業會在2019年出現這種經營現狀,或許這正是商業競爭的魅力所在:競爭變幻莫測,機會稍縱即逝。

其實最近幾年來的市場競爭局面,對於所有家電廠商來說,能否走市場寒冬的關鍵,與外部的天氣沒有絲毫關係:冬天不一定最寒冷,而春天並不一定都孕育機會。上述的家電企業案例表明,即便是在寒風凜冽的冬天裏,企業也可以創造市場銷售的小陽春;同樣是溫暖的春天,企業也會遭遇資金鍊斷流的嚴寒。

原因就在於,不同家電廠商對於冬天和春天的定義不同,以及應對寒冬和春天的能力也不同。其實回望過去30多年以來,對於很多家電企業來說,普遍都抱着“每一天都是寒冬”的心態,如履薄冰地堅持在一線市場上不斷拓展新的商業機會,不斷尋找新的增長空間和動力,絲毫不敢放鬆。

過去我們總是習慣拿“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遙遠嗎?”,來安慰衆多的家電廠商們,不用擔心市場的寒冬,堅持一下、熬一熬,總有一天會迎來春天!現在,家電圈卻要提醒所有的家電廠商們,無論冬天是否還在,都已經不在重要。因爲,所有家電廠商的冬天與春天,都與外部的天氣環境無關,能不能走出寒冬迎接春天,關鍵在於自己的經營策略、能力和手段,是否跟得上時代變化和產業競爭。

可以說整個家電產業現有的格局,在經過幾年的來回探索後,已經毫無保留地展示在所有企業和商家的面前:市場越來越多變了,而消費越來越挑剔了,那麼整個企業間的競爭也愈發白熱化。一方面,傳統的競爭要素,諸如價格、規模、管理、營銷,都在從過去的一招鮮走向系統發力;另一方面,AI、5G等新技術的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站在新的起點上,必須要活學活用。

這個時候,對於所有企業來說,不是簡單的“繼續規模爲王”,或者是“高端驅動、科技驅動”,還是偏安一隅、小富爲安,而是必須要爲自己找到一條最合適的道路和模式。那就是,每個企業,每個商家,都要徹底地活出自我,賺到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細作。

比如說,過去我們的空調產業,相關企業和商家總是習慣地“賭天氣、賭高溫”,一旦天氣暴熱,再多的空調庫存都不用擔心,都能消化流通。同樣,彩電企業也有自己的銷售旺季,多是上半年的五、六月,下半年的九、十月,一輪家裝、新婚家庭的需求井噴。但是,隨着家庭對於上述家電的保有量達到一個階段,已經不是簡單地天氣高溫、新婚新裝大增,就可以不擔心市場的增長和庫存的釋放。即便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少空調企業將價格降到成本線以下,仍然解決不了市場激活出貨增長的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家電廠商應該怎麼辦?顯然,唯一最爲有效手段,就是別看外面的天氣,只看用戶的臉色。要在面向用戶這個唯一的主角時,使出自己的差異化手段。那就是,要麼頻頻引爆的促銷,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或者是不斷釋放的差異化產品。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