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瑜(右)示範橋式瑜珈復健。(記者黃旭磊攝)

2018-09-15 17:17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上班女性參加假日路跑,賽後發現膝蓋外側刺痛並有灼熱感,診斷為髂脛束症候羣,進行橋式瑜珈、髂脛束伸展復健。

這名高雄女性本月至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診,院方今天(15日)表示,患者路跑前肌肉柔軟度和耐力不夠,膝蓋外側刺痛,拖了幾天跛腳就醫,經診斷為熱身不夠導致運動傷害,罹患髂脛束症候羣(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ITBS),就是俗稱「跑者膝」。

患者經過充分休息、冰敷,並接受電療與低能量雷射等物理治療3個療程,緩解刺痛熱。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培瑜說,患者工時長又久坐,肌耐力不足、關節不穩定,假日突進行高強度路跑,易磨損關節。

吳培瑜協助患者進行橋式瑜珈、髂脛束伸展等2種復健,橋式為平躺在牀,彎屈膝蓋,雙腳踩穩在牀,雙手放置兩側,臀部出力向上抬起,讓身體與大腿呈現一直線,維持至少30秒,之後再回到平躺姿勢,一天做3到5次。

髂脛束伸展同樣平躺在牀,伸展腳跨越對側腳,對側手抓住大腿後側往該方向帶,直至大腿外側有牽拉感,過程中,雙側肩膀需平貼於牀面,舒緩大腿外側髂脛束緊繃感,每回維持30秒,一天3到5次。

吳培瑜(右)示範髂脛束伸展復健。(記者黃旭磊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