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稱帝後,想立陰麗華為後,可陰麗華推辭了,出於政治目的考慮,要依仗郭氏的軍力,就立了郭聖通為後,可是劉秀並不喜歡郭皇后,而傾心於陰麗華,所以郭皇后就失寵了,常懷有怨恨,劉秀對她很生氣。且這時劉秀的勢力強大了,國家也穩定了。

因此在公元41年10月廢黜皇后郭氏,立貴人陰氏皇后。封郭后的兒子右翊公劉輔為中山王,把常山郡併入中山國。封郭后為中山太后。

公元43年,由於皇太子劉強是郭皇后所生,而郭皇后被廢所以他心不自安。郅惲勸告太子說:「長久地處在不穩定的位置上,上違背孝道,下靠近危險。不如辭去太子之位,以奉養母親。」劉強聽從勸告。多次托劉秀左右親信和諸王表達他的誠意,希望退居藩國。劉秀不忍心這樣做,遲疑徘徊了幾年。

本年六月,劉秀下詔:「《春秋》大義,選立繼承人,以身份高貴為標準。東海王劉陽是皇后之子,應該繼承皇位。皇太子劉強,堅決謙讓,願退居藩國。出於父子之情,難以長久違背他的願望。今封劉強為東海王;立劉陽為皇太子,改名劉庄。」


1、子憑母貴

劉庄是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個兒子,是劉秀和陰麗華的第一個兒子。陰麗華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陰氏家族是曾經輔佐了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後。到了第七代子孫管修的時候,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後便以「陰」氏為姓。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劉秀還是一個尚未發跡的沒落皇族之時,就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曾感嘆道:「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在參加更始政權後,就迎娶了自己的心上人陰麗華。但奉更始命令出定河北後,王郎叛亂,四處追捕劉秀。這時在河北只有漁陽,上谷兩個郡支持他。劉秀也僅能自保。這時候,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耿純說動真定王劉楊脫離王郎,支持劉秀。劉秀娶了劉楊的外孫女郭聖通為妻,這個政治婚姻為劉秀換來了真定王的十幾萬軍隊。

東漢建立後,在這兩個女人之間,劉秀傾心的是陰麗華。劉秀想立陰麗華為皇后,陰麗華卻以郭氏已有皇子堅決不同意。劉秀遂立郭氏為後,並立郭氏的長子劉疆為太子。但劉秀心中深愛的是陰麗華。

2、聰慧少年

建武四年,陰麗華生下第一個男孩叫劉陽,劉陽十歲時就通曉《春秋》。劉秀讓劉陽在自己身邊學習和觀察政務活動,又能增加了劉陽的才幹。建武十五年,劉秀髮現墾田畝數和人口不對,於是開始重新清查田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個州郡的官員進京彙報工作,劉秀看到陳留吏的牘上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於是他就問陳留吏這是什麼。陳留吏說不知道什麼意思,他是在洛陽的長壽街上得到的。這時,站在劉秀身後的劉陽,得到父親的准允,站出來說:河南是帝鄉,南陽是帝城這兩個地方田畝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認真核查。劉秀恍然大悟,驚嘆12歲的孩子有如此銳利的眼光。劉秀於是讓虎賁將責問陳留吏,陳留吏所言果然和劉陽一樣。劉秀也不得不對自己這個只有12歲的兒子另眼相看。

建武十九年,妖人單臣、傅鎮等造反,佔據原武城,劫持了該城的官吏。劉秀派臧宮率兵圍剿,由於單臣、傅鎮他們糧草充足,臧宮雖然把他們困在城裡,就是攻不破城池,又傷亡了很多士兵。劉秀招集大臣們研究對策,大家多提議懸賞以攻城。只有東海王劉陽主張不要圍城太緊,留出空檔讓賊人可以突圍,這樣追打反軍更易對付。結果真如劉陽所料,叛賊分散突圍後都被平定,消滅。

東漢初由於國力的不足。劉秀將對匈奴的戰略攻勢轉為防禦。後來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主動要求歸附朝廷,劉秀冊封南匈奴,而且還和他們和親。北匈奴看到東漢和南匈奴和親,也要求和親。劉秀和公卿、重臣們商量,一時難以決定。這時已是太子的劉庄說,北匈奴因為南匈奴歸附朝廷,和親所以害怕我們,如果我們不攻擊北匈奴,又和他們和親。北匈奴不怕我們,南匈奴也會對我們有二心的。劉秀於是決定不和北匈奴和親。

3、劉秀偏愛

劉秀偏愛劉陽,想立為太子,但皇太子劉疆並沒有什麼過錯,劉秀決心先廢黜郭后。建武十七年,劉秀以「懷勢怨懟、數違教令」的罪名,廢黜了郭皇后,另立陰麗華為皇后。

皇太子劉疆覺得母親被廢,大勢已去,不得己上書劉秀,請求讓位,出鎮藩國。劉秀因為劉疆畢竟沒有過錯,不忍心批准,劉疆又拜託親近大臣,為其表白誠心。劉秀覺得時機成熟了,於建武十九年,下詔封劉疆為東海王,立東海王劉陽為皇太子,改名為庄。這一年,劉庄才十六歲。建武中元二年,劉秀去世,劉庄正式即帝位,是為漢明帝,時年三十歲。劉庄稱帝位後,對母親陰麗華和郭聖通二位太后,同等禮敬;對前太子劉疆,關懷備至,其待遇遠高於一般的王侯。明帝又做出一些列政策如: 重視農業,平徭薄賦,減輕刑罰,招撫流民,整頓吏治,打擊宗室,限制豪強,禮佛尊儒,開疆拓土等治國方略,使國家出現了繁榮的盛世局面。


劉秀的大兒子劉強是他之前的皇后郭聖通所生。郭聖通並不是劉秀最愛的女人,劉秀最愛的還是劉庄的生母陰麗華。在劉秀年輕的時候,他還遠遠不是皇帝,就曾見過陰麗華,見過之後感嘆,仕宦當為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可見這種愛情是跨越時間的,劉秀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陰麗華。

劉秀和郭聖通的婚姻則更像是政治聯姻,當時劉秀在河北勢力不強,很快會有被滅掉,不得已只能和劉揚同盟。劉揚的外甥女就是郭聖通,為了讓這次同盟變得更有誠意,劉秀就娶了郭聖通,但是後來劉揚涉嫌造反,被劉秀剷除,郭聖通也就越來越失寵,在政治上也失去了靠山,而在愛情上劉秀愛的更是陰麗華,所以到最後陰麗華成了皇后,劉庄也就更受寵愛。

劉庄在當上皇帝之前的小時候,也體現出了過人的才智,有一次地方上造反,劉秀問該怎麼辦?劉庄當時應對自如,讓劉秀對他刮目相看。既然這個小兒子如此受到寵愛,又這麼聰明,就把他扶正好了,同時陰麗華也可以做皇后,這不就很好了嗎?

可以說當時的大兒子劉強由於是郭聖通所生,失去了寵愛,政治上也沒有了根基,也就只能退位讓賢,讓劉庄做了太子。當時並沒有鬧出什麼風浪,也算比較和諧,劉強在劉庄登基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很容易讓人想像其中有什麼貓膩,我們寧願相信當時的劉庄並沒有做什麼手腳,當然,應該是這樣的,因為他後來對待郭聖通仍然很好,並沒有因做了皇帝就迫害郭聖通。


因為「娶妻當娶陰麗華」呀??


東漢光武帝劉秀生了十一個兒子,只有漢明帝劉庄與其同胞兄弟劉蒼比較優秀,令人稱道,而劉庄生母為皇后陰麗華,十歲時就通《春秋》,這讓當時的劉秀非常的驚奇,尤其劉庄非常的聰慧,十二歲時就對朝政事務展現了才能,劉秀對他很是青睞。

十六歲時,單臣,傅鎮謀反,劉秀派大將圍剿,結果遲遲不能平叛,劉秀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大都提議多加懸賞,圍城猛攻,而劉庄卻建議不要攻擊太猛,要讓叛軍有可以突圍的地方,這樣叛軍突圍一分散平叛就易如反掌了,結果果真如劉庄所說,叛軍很快突圍分散,很快就被平定了。

同年,劉庄就被立為皇太子,幾年之後,光武帝駕崩,劉庄繼位,為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