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矽谷IO

想像你是某國總統,國內形勢動蕩不安,民眾對你的支持率已經降到冰點。突然接到消息,全副武裝的遊擊隊沖入了某大使館,數百政要淪為人質,其中甚至還有你的母親和兄弟。遊擊隊開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條件,你如何應對?是老老實實地合作?還是義正嚴辭地競爭?

這一場景並非來自某部虛構的電影,而是1990年祕魯真實發生的事件。祕魯前總統藤森的策略是——既合作又競爭。故事的結局我們在系列文章的最後講,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既合作又競爭?

首先,資源是稀缺的,我們不得不通過合作或者競爭去生產、獲取、保護甚至掠奪資源。其次,人類是社交動物,拉幫結派培養感情需要合作競爭。最後,這個世界是動態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所以,合作或者是競爭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亞當·加林斯基的這本《朋友與敵人:卓有成效的合作與競爭》,旁徵博引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來更新我們對合作與競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我們成為可靠的朋友的同時,也可以成為更可怕的敵人。

不患貧而患不均

為什麼英國政客米利班德兩兄弟會反目成仇?為什麼威廉姆斯姐妹能夠制霸網壇多年?為什麼銅牌得主總是會比銀牌得主更開心?為什麼經濟蕭條時期找到工作得人儘管工資低但是更有幸福感? 為什麼半場稍微落後會激勵隊伍取得最終的勝利?

因為比較!社會比較能夠促進合作或者激勵競爭。它無可避免地有兩個方向:向上比讓人自我感覺糟糕,但是會讓我們努力奮鬥;向下比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會讓我們安於現狀。極端情況下,向上比較過了頭,會導致瘋狂的競爭,甚至不惜作弊搞破壞。

不患貧而患不均,對不公平的憤懣已經寫到了動物的本能裏。埃默裏大學的研究者教會了猴子們使用石子作為貨幣,在猴子們的世界裡,顯然甜美多汁的葡萄要比黃瓜更值錢。當他們發現付出同樣數量的石子,自己只能得到黃瓜,而他們的鄰居卻得到了葡萄,他們抓狂了——把黃瓜扔了回去,甚至衝到隔壁把葡萄搶了過來。

那我們個人如何去利用這種比較呢?有四項基本原則:

1. 調整期望。如果我們期望別人贏,別人贏了我們的滋味不會特別不好受。

2. 在新的領域競爭,這一次的失敗就會轉化成下一次的動力。

3. 我們得意識到我們的成功會讓別人不舒服,即便他們沒有告訴你。想要消除這種不悅,可以分享負面的信息。

4. 向上比較激勵自己,向下比較讓自己開心。同樣的規則也可以應用到談判上:談判前向上比較激勵自己找到最好的deal,談判後向下比較讓自己滿意。

既然一切都是比較,人們最常比較的是什麼呢?答案是權力。

權力越大,「腦洞」越大

惠普的前CEO馬克·赫德是出身草莽的典範,他花了二十年在NCR公司從一個小銷售員成長為COO,後來又被挖到了惠普做CEO。惠普業績飆升的同時赫德的生活也極盡奢華——直到他遇到茱蒂·費雪。赫德花公司的錢追求費雪,因此丟了工作。奇了怪了,你說他既然這麼聰明這麼有錢,又為什麼要冒這個險呢?

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社會科學的根本概念是權力,正如物理學的基本概念是能量。權力的本質是藉由對稀缺資源的掌握,或供給或剝奪,來控制他人的行為。而現實世界的資源是會發生變化的——權力就像聖經故事中參孫的頭髮,參孫頭髮被剪,力量就會消失;人沒有了資源,權力就會消失。

而我們常常會忽視這一點,如果我們感到很有權力,就會認為和自我表現得很有權力。這也是我們可以利用到的地方——想要表現得更自信更有力嗎?好,只要讓自己感受到有權力就可以了。你可以想像你擁有某項重要資源、對人頤指氣使,回憶你人生中最孔武有力的那一刻,甚至僅僅只是叉腰站著,或者枕著頭往後躺,你就會能感受到權力!是的,人的行為可以影響人的感受,這種擴張性的姿勢也被稱作權力姿勢。西北大學最新的研究表明,甚至音樂也可以讓人產生權力感。

權力感滋味是如此的美妙,讓人自以為無可戰勝,以至於人的大腦也會隨之改變。UCLA的研究者發現,權力感讓人的大腦難以激活前額葉皮質和扣帶皮層,這也就意味著人會難以換位思考,更容易忽視其他人的存在。當權者忽視其他人的存在,就會嚴於律他,寬以待己,這就是所謂的「虛偽」——而虛偽的當權者,不會當權太久。當權,卻地位低下,則是一種更具毒性的組合,會產生比如美軍在伊拉克的虐囚門事件。所以下一次你看到類似於像赫德這樣的大老闆落馬的時候,你可以說,權力腐蝕他的」腦洞"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們就像是高速上的飆車黨,看不到路上還有別人,以為整個路都是自己的。

權力感太強讓人看不到他人,權力感太弱讓人沒有自信。對於自己,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比如面試的時候,我們因該表現得既自信又恭敬。當著老闆的面擺出權力姿勢會損害老闆的權威,所以要記得這套姿勢得提前做。對於權力感爆棚的領導,我們要學會把他的注意力引導到團隊目標上。當他們做決定的時候,多讓他們講講為什麼要這麼做。當然了,最好的辦法,是選一位與人為善的領導——你看看他們怎麼對待小老百姓,就知道啦。

談完了權力與個人,我們再來談談組織。

等級制度管用嗎?

如何協調人與人的合作?如何協調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答案很簡單——通過等級制度。因為有合作就有分工,在分工中,觀其大略的我們稱之為領導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我們稱之為追隨者。等級簡化了組織裡面的人際關係,組織裏的人的目標會更清晰。時局越是混亂,越是不利,它帶來的確定性就越寶貴。正是因為它能幫助人們這麼多難題,難怪這種組織形態無所不在,它能很快地被確立,一旦確立了,又很難被打破。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曾經一度撤掉了整個公司的經理層,但是不久之後整個組織陷入了混亂與困惑。你看,連谷歌也需要等級制度。

那員工是不是真的就那麼傻,願意眼巴巴的把更多的蛋糕分給老闆呢?答案是「並非如此」——如果跟著領導一起能夠很好的樹立「確定性」,有更多的產出,因此把蛋糕做大,那多分一點給老闆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所以說,按照分蛋糕多少的標準來衡量,單幹、做老闆、合夥、打工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才能把自己到手的蛋糕最大化。

當等級失去了確定性,組織就會陷入災難。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有時候,艄公多了打翻船。在完成任務需要高水平協作競技的領域,團隊成員互相依賴對方達成目標,比如行軍作戰、足球、籃球、商務,這種確定性尤為寶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團隊中能人太多反而不好。而如果任務相互獨立,比如做科研、打棒球,能人就是越多越好。

古板的等級制度的另一個弱點在於,會導致人微言輕——扼殺思想,甚至人的生命。而在認知複雜度高的領域,事物的發展迅速而多變,人就更容易犯錯,犯錯的結果也會更嚴重。單個人的思想就彌足珍貴了——畢竟做事多一雙眼睛盯著,看問題多一個的角度,也就多一份安全。2014年韓國世越號沉沒事故就應證了等級制度的嚴重弊端,在船就要沉沒的頃刻之間,自上而下的決策過程實在太慢了!這不是個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分析了喜馬拉雅山登山者的數據,發現來自等級鮮明的國家的登山者更容易死亡。很可能是因為,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即便這些登山者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他們也不會輕易地說出口,這樣做雖然保全了秩序,但是卻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那我們如何能夠鼓勵他們多說呢?一個簡單的法則是保證說話者的心理安全,讓他們感覺到分享見解是受到鼓勵的,而這些見解正是生產高質量和創新性想法的土壤。

總的來說,我們需要等級制度在混亂中建立秩序。面對認知複雜的、多變的環境,或者互相之間相對獨立的任務的時候,單個人起到的作用越大,等級就不太管用,甚至會起反作用了

講完了組織內部的權力分佈——等級制度,我們再來說組織與社會。

女領導的雙刃劍和媽媽熊之盾

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安·霍普金斯終於在普華永道贏來了晉陞合夥人的拐點。她的業績打敗了其他的87位參選者,大家都紛紛稱讚她為「卓越」,「項目管理能力高超」——然而不幸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合夥人贊成她的晉陞。「果斷決絕、咄咄逼人」對於男性來說是成功的加速器,而對於女性來說是雙刃劍,因為這有悖於社會傳統對女性的刻板期望——溫暖如春、善於合作。

這種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來自於社會中男女的權力差異。比如,對於「女孩子的數學沒有男孩子好」這一觀點,研究者遍歷了40多個國家的比薩測試(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成績,發現,越是男女平等的國家,男生女生的數學成績的差異越小。

女性感覺沒有權力,就不會去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拿到一份新工作不去爭取工資,工資就會更低。而女性如果去爭取,便又陷入了兩難的困局:如果爭取了,說不定對方就會一怒之下收回這份工作機會……

這種社會加給性別的偏見不僅僅來自男性,也同樣來自女性。其中的典型便是「蜂后綜合症」,這些「蜂后」周圍一般被眾多男性環繞,少有或沒有女性簇擁,她們在高社會地位的羣體中突破發展瓶頸、獲得要職,卻處處針對那些對他們「王座」有威脅的優秀的女性。看到這兒,權利的遊戲中瑟曦一臉不爽地看小玫瑰的鏡頭就顯得極為經典了。這種情況確實令人沮喪,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保證「蜂后」的安全感,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在這個時代,隨著更多的女性成為領導者,這種現象也在逐漸消失。

在組織和社會層面,要想真正改變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關鍵在於人們要真真正正地意識到,平等能夠讓蛋糕變大。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單純的多樣性培訓對增加管理層女性的效果為零,實際上,反而減少了管理層中黑人女性的數量。真正能夠起作用的是來自組織頂層的支持和許諾,並且直接參與到幫助女性和少數羣體的社交與指導中來。同時,招聘和晉陞機制要做到公平公正。

在女性的自我層面,我們首先要在自身上消除這種區別,用實實在在的數據說話,在評判者帶上有色眼鏡之前就設定標準,一碗水端平。如果別人的有色眼鏡已經戴上了怎麼辦?多問問自己——假設我自己是男性,我會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同樣的反應嗎?害羞的亞裔男性要假設自己是白人男性,我會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同樣的反應嗎?

應對女領導雙刃劍的最佳盾牌是,做個「媽媽熊」——想要自己爭取利益?沒問題!關鍵在於為「我」爭取利益的同時,也要為「我們」爭取利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女性做律師要比做其他職業更容易成功,因為人們就是預期她們表現得自信決絕,替人爭取利益。

小結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這一部分的內容

  • 不患貧而患不均——向上比可以激勵自己,向下比讓自己開心。比較無處不在,常見的比較本質上是權力的比較。
  • 權力是合作與競爭的催化劑。權力的來源是對資源的控制,而即刻影響人的行為的卻是權力產生的感覺。
  • 權力感爆棚的領導人就像是高速上的飆車黨,看不到路上還有別人,以為整個路都是自己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擺出「權力姿勢」讓自己感覺更有力,以便更自信地去競爭,但是別忘了表現出換位思考的恭敬來合作。
  • 權力放到組織裏就產生了等級制度,等級在混亂中建立秩序,但是在「人」越重要的地方,越不管用。
  • 權力放到社會中就產生了偏見甚至歧視,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讓掌權者真真正正地意識到,平等能夠把蛋糕做大。女性面對「雙刃劍」的策略是做個「媽媽熊」,就是在表現得自信決絕的同時,別忘了為「我們」而不僅僅是「我」爭取利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