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是中國歷史上短暫而又繁榮的朝代,是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對南北朝的文化傳承以及對唐代的繁榮盛世奠定了基礎。因唐代與隋代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代合稱為隋唐。

隋唐時期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高峯期,為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因南北文化融合,隋代的音樂的成就尤為卓越,來自中外以及各民族的藝術家創作出了豐富的音樂和舞蹈,這組1959年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彩繪陶坐部伎俑,為我們展現了隋代樂舞的表演情景,堪稱是隋代的室內樂團。

坐部伎樂俑概況

據墓誌銘記載,張盛生於北魏,出身名門,世代為官。隋代立國後,他從縣令升至徵虜大將軍,地位顯赫。因此,墓中隨葬品非常豐富,再現了隋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張盛墓樂俑一組

攝影 牛愛紅

坐部伎相當於一支小型樂隊,規模較小,一般為3-12人。這組坐部伎樂俑共8人,高17-19釐米,全身彩繪,但已基本脫落。它們的造型和服飾基本相同,梳著隋代流行的平髻,髻後插有梳子,一律穿著小袖短襦,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並以絲帶系扎,顯得俏麗多姿。這組伎樂俑,全部為踞坐姿態,所以稱為坐部伎。其中7個俑手中分別拿著樂器,每件伎樂俑都神態各異,或吹或彈或擊打,呈現出一派熱鬧的盛況。

坐部伎樂俑中的樂器

中國古代樂器源遠流長,雖與現代樂器一脈相承,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7位樂隊成員分別拿著銅鈸、琵琶(其中一人為曲項琵琶)、豎箜篌、橫笛、篳篥、排簫,另外一俑雙手無物舉於胸前,有可能原有樂器丟失,但也有學者認為其將手呈打拍狀,以此來控制節拍,指揮樂隊。

眾所周知,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來,中原與西域的交流日繁。絲路沿線各民族音樂文化在西漸和東傳中奔湧交匯,尤其是中原音樂文化大量吸收西域音樂文化精華,並結合本民族的音樂,從而形成了新的樂舞形式,樂器配備也更加豐富。這組俑所持的樂器中,曲項琵琶、箜篌和篳篥都是外來樂器。《通典》上記載,「坐部伎」多以「琵琶為主」演奏樂曲。

張盛墓樂俑之曲項琵琶

攝影 牛愛紅

琵琶:我國古代的琵琶包括直項琵琶和曲項琵琶,而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的較早,曲項琵琶在南北朝時期從中亞地區傳入,是一種在馬上彈奏的樂器。當時稱作「胡琵琶」。這組陶俑中,有兩個人都使用了琵琶,一件陶俑使用的是曲項琵琶,它的音箱呈梨形,曲頸,四弦。

張盛墓樂俑之直項琵琶

攝影 牛愛紅

另一件陶俑使用的是直項琵琶,它的音箱也呈梨形,但它是直頸,五絃。雲岡、龍門石窟的北魏浮雕以及敦煌北魏壁畫中,都可以找到這種樂器的形象。仔細觀察可發現,直項五絃琵琶不是用手彈,而是用一個長方形物體來彈撥琴絃。史書記載,長方形物體名為木撥子,出自中國北方,古代彈五絃琵琶,多以這種木撥子彈奏。直到唐太宗時期,有個叫裴神符的樂工改用手彈五絃琵琶,唐太宗看了非常喜歡,於是就把這種彈奏方法推廣開來。由此可以看出,在隋代的音樂演奏中,琵琶已經成為主要樂器,對唐代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張盛墓樂俑之排簫

攝影 牛愛紅

排簫: 排簫是中國古代非常流行的樂器之一,聲音悠遠清揚,形狀參差不齊,像鳳凰的雙翼。從伎樂俑手中的排簫可以看出,排簫在隋代樂器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撥:也叫銅盤,是打擊樂器之一,南北朝時期,隨印度音樂傳入中原地區。這件擊撥俑的出現,表明撥作為外來樂器,已在隋代音樂中佔一席之地。

張盛墓樂俑之豎箜篌

攝影 牛愛紅

箜篌:這件伎樂俑的樂器是豎箜篌,也是胡樂的一種,也被稱為「胡箜篌」。與西方的豎琴是同一形制的樂器,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肋木,有20多條弦。演奏時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大約在西漢初年傳入中國,盛行於魏晉南北朝以後,到清代以後就逐漸絕跡了。豎箜篌樂俑的出土,恰好彌補了唐代以前實物資料的不足。隋代,箜篌也時常出現在樂舞演奏中。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

張盛墓樂俑之篳篥

攝影 牛愛紅

篳篥:篳篥屬於吹管樂器,豎著吹奏,它的形狀酷似嗩吶,但沒有下部的喇叭頭。其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涼,質感鮮明,也有人管它叫悲篥。它的管身多為木製,上面開有八孔,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音。它由古代龜茲人發明創造,從古龜茲語的譯音而來。篳篥原是新疆樂器,在漢魏時期傳入中原地區,並在隋代音樂中成為主要樂器之一。唐代又從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至今在日本奈良正倉院中,還保存著一支我國唐代的篳篥,成為日本國家藏寶之一。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流行的巴拉曼,至今仍然保持古龜茲篳篥形制,俑葦子製作,與木製管相比,音色略帶沙啞,更具有新疆地方特色。有人認為,篳篥傳入中國後,經過改造,成為目前的樂器管子和嗩吶。

張盛墓樂俑之笛

攝影 牛愛紅

笛: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流行。楚國文學家宋玉在《笛賦》中提到的笛,已近似於現代的笛,都是橫吹。張盛墓伎樂俑手中所持的橫笛出土時已經殘損,經過修復才得以復原。

從這組伎樂俑的演奏方式和所持樂器來看,是坐部伎俑。坐部伎和立部伎是流行於唐代的宮廷樂舞禮制之一,也是唐代的宮廷樂舞種類之一。它們主要用於宮廷宴中,融合了大量胡樂舞的成分,是隋代「九部樂」發展過來的,其內容多是歌頌祝福皇帝,為當時朝廷服務。

坐部伎的歷史發展

根據古文獻記載,坐部伎有六部樂舞:《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一般在堂上或室內演出,音樂坐奏,主要以樂舞為主,人數較少,規模較少,多以琵琶為主的管絃樂演奏,氣氛溫和,技藝精湛。

《燕樂》繼承了漢代樂府音樂的成就,容納吸收了許多外來音樂的民族元素。隋煬帝楊廣,曾集中六朝以來流散在各地的樂工,組織起一個豪華版的演奏班底。唐太宗李世民曾召集排演了120人表演的大型音樂舞蹈《破陣樂》,藉此宣揚他的文治武功。而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音樂發燒友,既能作曲,又能打羯鼓,一度精選樂工數百人,在宮廷中親自教練,與楊貴妃一起排演了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在這些皇帝的倡導下,發源於隋唐時期的燕樂,得到了較大發展。

隋 立部伎俑

美國聖安東尼奧藝術博物館

大多數文獻記載,坐部伎和立部伎的設置起源於唐玄宗時期,但安陽隋代張盛墓出土的這組坐部伎俑,已經具備了唐代坐部伎的特徵——聲樂坐奏、以琵琶為主的管絃樂隊,由此可知,它的設置並非始於玄宗時期,很可能在隋代就已經出現,唐玄宗時期應該是完善了這種設置並形成了一套比較規範的禮樂制。它代表了當時樂舞發展的最高水平,在隋唐燕樂,乃至整個中華音樂史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在《立部伎》一詩中曾描繪「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在張盛這個戎馬一生、馳騁疆場的大將軍墓中,陪葬的不是與他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甲士戰馬,而是一組服飾典雅、技藝精湛的坐部伎俑,這不僅是朝廷對他戰功卓著的褒獎,更是當時天下天平、政治穩定的縮影。

這套坐部伎俑的發現,不僅補充了文獻的記載,而且具體解釋了古代坐部伎樂制的有關問題,同時還說明瞭外來樂器反彈琵琶和箜篌的傳入時間。

如今,隋代坐部伎早已化作飄逝的雲煙,但它那亦歌亦舞的表演形式孕育著我國歌舞戲的誕生卻是不可置疑的。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國戲曲表演程式中尋覓到它的身影。

本文刊於《文物天地》2017年第七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