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年人壽償付能力不及格」的新聞,讓很多人都慌了。

其實不用慌。

因為他家的償付數據...一直都不好看呀...

二爺以前寫文章,也提示過這一點:

(2018年11月,守衛者1號評測)

二爺查了最新數據:

百年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8.13%,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0.65%。

逼近監管要求的50%和100%,但也沒不及格那麼誇張。

(2018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數據)

風險綜合評級,倒確實降到了C。

償付能力數據,一直在監管紅線徘徊。

徘徊久了,監管看你總也不上進,不降級纔怪。

但二爺打聽了一圈,銀保監會目前對百年,並沒有什麼措施和動作。

所以百年確實存在一定的償付壓力,但沒那麼嚴重。

保險,是嚴監管的行業。

銀保監會合併後,監管變得更加謹慎,總怕哪裡出風險。

如果真有事兒,銀保監會早出手整治了。

而且,保險公司沒那麼容易倒閉。

即便出現最糟糕的情況,壽險公司也會被指定接盤,你的保單不會沒人管。

譬如安邦,都被接管一年了,你聽說人家不理賠嗎?

2.

百年的償付能力不好看,跟他家的經營風格是有很大關係。

業內人提到百年,都會蹦出兩字兒:激進。

寫重疾險,沒人能繞開他家,因為確實便宜,公司規模也不算小。

他家的重疾險定價之低,都找不到再保公司願意分保,因為沒有利潤空間。

截止到現在,

百年康惠保,都還代表著重疾險的價格底線。

後來又有:百年康惠保旗艦版,大黃蜂2號,百年守衛者1號...一系列低價產品。

百年人壽憑藉這些產品打開市場,也有了越來越高的知名度。

線上的影響力,帶動線下產品的銷量。

去年,很多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都在下降,百年的保費卻蹭蹭上漲。

但是呢,這種局面馬上就要改變了。

百年人壽換了股東。

綠城集團花了27.18億,從萬達手裡接過百年,持股11.55%,成了百年人壽第一大股東。

花了極高的代價,綠城自然想盈利,不想玩兒燒錢的遊戲。

據二爺瞭解,

新股東並不滿意百年以往激進的發展路子,做了許多新動作。

一方面停售許多激進的保險產品,另一方面降低產品的傭金比例。

之前,百年人壽跟大童定製了一款線下重疾險,叫童佳倍。

打出了一個「前症」的概念,很快就被通知要下線。

百年康惠保等線上重疾險,暫時沒聽說要停售。

但會不會在費率上做一些調整,也說不準。

可以預見的是:百年人壽將變得愈發穩健。

以後的重疾險價格戰,恐怕難再見到百年的身影...

而復星和弘康,彼此對視,默默笑了笑。

3.

所以,買了百年康惠保的人,不用擔心。

不管從那個層面看,你手中的保單都不會受影響。

那些沒有買,想買的人,

二爺的觀點和以前一樣:

他家產品好是真,償付能力有壓力也是真。

如果介意這一點,也可以買其他重疾險。

復星最近出的一個星悅重疾險:

保障內容跟百年康惠保旗艦版一致,保費也差別不大。

有個亮點是:可以智能覈保,對甲狀腺結節特別友好。

甲狀腺B超,分級為TI-RAD1級/2級,都可以標準體購買。

感興趣的,點「閱讀原文」可以找到。

再不行,也還有弘康A,復星C,瑞泰瑞盈等一眾高性價比重疾險可選。

所以,沒啥大不了...

你們也是跟著二爺,見過大風大浪的人。

下次遇到這種新聞,要淡定,淡定一些...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保二爺(bugutanbao)

相關閱讀:

百年康惠保,變得更可怕了...

生日前兩天,又買了一份重疾險

瑞泰瑞盈:對中老年人,最友好的重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