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的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而現在它的領土卻這麼小,而羅剎卻這麼大?這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殖民地在地球上的七大洲都有分布。而英國的國旗,也插在它的每一塊殖民地上。由於地球自轉的緣固,每天二十四小時之內,太陽的光線,都照射到英國的國旗上。所以,英國人驕橫的稱自己的國家叫做「日不落帝國。」在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包括英國本土在內的「日不落帝國」,它的疆域的總面積達到了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但是,隨著英國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就走向了衰落的不歸之路。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英國是贏家,但是長達四年的帝國主義戰爭,讓英國負債纍纍,元氣大傷,英國再也無力統治它幅員遼闊的殖民地了。於是,愛爾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處英國的殖民地,趁此機會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只是在表面上,它們仍然奉英國為宗主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從頂峰迴到深淵,英國又成為了只擁有大不列顛島和北愛爾蘭的孤家寡人,連頂峰時期的零頭都不到。於是,英國變成了現在的如此之小。而醉心於領土擴張的羅剎,在沙皇羅剎時期,就已經擴張到了近二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龐大面積。十月革命後,由於一些沙皇時期的殖民地獨立,蘇維埃羅剎(就是後來的蘇聯)的領土有所縮小。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它又從它的四鄰掠奪走了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達到了驚人的二千二百四十萬零二千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

後來雖然由於蘇聯的解體,它的繼承者新羅剎只繼承了蘇聯地盤的74%,但是依然擁有一千七百零七萬多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土,仍然是這個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所以,即便是經歷了蘇聯解體,羅剎國土面積的龐大,仍然讓人們感到瞠目結舌。(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


從大航海時代之後,英國對北美,印非等地區發動殖民侵略,日不落的意思是只要太陽照耀的地方都有英國的領土(或殖民地),最鼎盛時期除了南極洲之外,各個大洲上都有英國的殖民地。同一時期與之競爭的還有法國和荷蘭等海上軍事力量強大的西歐國家。英國本身的面積不過才24.41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的第七十六位這還包括內陸水域面積(這是現在英國面積,17世紀的不清楚)也正是藉由海上的強大武力累積了大筆財富,讓英國成為第一批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殖民地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才結束了日不落帝國的榮光。

至於俄羅斯,現有面積是:1709.82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的76%,居世界第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