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小哥哥那樣提升海外背景?

想要 get 小哥哥同款導師輔導?

想和小哥哥一樣收穫多個 offer?

【添加微信號:pdpr19,回覆offer】

【添加微信號:pdpr19,回覆offer】

【添加微信號:pdpr19,回覆offer】

斯里蘭卡志願者、UCL 暑校、瑞典隆德大學交換、德國慕尼黑大學暑研······擁有如此豐富海外經歷的人,還學着時下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並且大一的 GPA 就達到 3.9! 沒錯,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同時拿到耶魯和劍橋 offer 小哥哥,看完他的故事,才知道大學居然可以過得這麼充實!

棕櫚 Y 學員

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Computer Science

GPA:3.84 / 4.0

IELTS:7

TOEFL:105

GRE:330

Offer:PHD:耶魯大學(全獎)、東北大學;Master:劍橋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Computer Science)

維持 GPA 的關鍵

大一時我的 GPA 是 3.9,因爲那時剛進學校北航實行的是榮譽教育制度,就是先學一些數理知識,到大二纔開始分專業,但如果大一成績不好會被退出這個制度,就挺有壓迫感的,所以第一年的時候我特別拼,後來也因爲這個成績是年級第一,很幸運地拿了 2 次獎學金。

之後的幾年我的 GPA 差不多都維持在 3.8 幾的水平,對於學習,我覺得已經步入大學這個階段相信大部分同學應該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而差距的拉開關鍵就在於執行力,怎麼管理好自己,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我認爲我做得好的地方可能就是比較自律,我從不玩遊戲,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所以能省下來學習的時間就很多。

另一個我覺得對學習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環境,就我個人而言,可能因爲在北航身邊努力學習的同學真的很多,當週圍的人形成了一種良好氛圍後會不自覺地促使着我也拼命去學。當然如果你沒有這樣好的學習環境,也可以爲自己創造,比如一有空閒時間就泡圖書館自習室,或者加入一些學習小組、技能提升社團等。

最初 2 次海外體驗

在北航出國氛圍挺濃的,尤其是 CS 專業的同學大部分都要出國。大一時我就在校內聽過很多關於留學的講座,當時聽完後覺得印象比較深的一點就是要儘早規劃,再加上那時我的 GPA 還不錯,且雅思已經考到了 7 分,我就想找個靠譜的中介去衝刺更高檔的學校,所以我在比較早的時候,也就是大二上就簽了棕櫚。

大二上結束的那個寒假,我跟隨社團去了斯里蘭卡做志願者,那是我第一次出國。後來暑假我又參加了 UCL (倫敦大學學院)的暑校項目,去那裏遊學一個月。通過這 2 次初步的嘗試,我逐漸發現過去的自己其實眼界很窄,從高中到大一,除了學習對外面的世界根本不瞭解,出去走了一圈,接觸了很多與國內完全不同的人事物後,我整個人的思考、生活方式都在慢慢發生轉變,也更加堅定了我之後一定要在國外呆得更久,更深入地去體驗當地文化。

在瑞典的半年交換

大三上學期,我在瑞典隆德大學交換了半年,因爲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那段經歷算是我大學幾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體驗。隆德鎮其實非常小,可能也就北京一環那麼大,在那邊呆久了後我漸漸發現自己很喜歡這種一個學校就是一座小鎮的氛圍,當地的很多生活理念也深深影響了我,比如我現在在國外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素食。

同時這種歐洲小鎮的靜謐風格也非常適合學習,在那半年間,我逐漸摸清了自己在專業上的研究興趣所在,發現自己更喜歡理論一點的東西,偏向做編程語言等,所以這也爲我後來回國做科研以及海外暑研明確了方向。最後也很榮幸通過這次交換拿到了一封國外教授的推薦信。

在拿推薦信上我的種子主導師 P 姐對我的幫助很大,其實之前在倫敦參加暑校的時候她就有教我如何去跟教授套磁推薦信,後來交換的時候她也告訴我要積極做一些科研項目,以便能更順利地拿到國外老師的推薦信。她一直跟我說推薦信要早做準備,尤其是海外教授的推薦信有機會拿一定不要錯過,所以也很感謝她提前爲我考慮。

科研重在嘗試

回國之後我就開始積極去做編程語言這個研究方向的科研了,其實這個方向相對來說比較小衆,當時在我們學校只有一個老師做的研究是跟這個相關的,後來我在大三下的時候就開始聯繫這個老師跟着他做研究,包括做畢設也是跟着他。

由此看來其實真正對我申請有幫助的科研經歷是從大三下才開始累積的,但是在這之前我認爲都應該積極去嘗試,而不是說一定要把方向確定了纔去做,這樣會耽誤很多時間。對於本科生而言,就算只有一點基礎知識也可以去做,因爲處於這個階段的我們並不一定要做出什麼成果,關鍵是要對所做的領域有所瞭解。

同時我認爲本科生做科研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如果我們對某一個領域不感興趣可以及時脫坑,像我之前也做過一些機器學習相關的項目,但接觸後不喜歡我就轉向理論了,所以不要顧慮太多,先做了再說。

督促下完成的準備

在我的諸多海外經歷中,對我申請幫助最大的應該就是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暑研項目,能夠成功申請到這個項目,我的種子主導師 P 姐功不可沒。當時我剛從瑞典回來,P 姐就一直在催着我做 2 件事,一個是考託福,另一個找暑研。

不僅是考託福,在這之前考 GRE 也多虧了 P 姐的督促,其實我大二暑假考過一次 GRE,但因爲當時是裸考,出來的成績並不好。後來去瑞典交換本來我都打算在那邊好好體驗旅遊什麼的,但 P 姐一直催我趕緊去把 GRE 考了,讓我不要拖,所以我後來就去哥本哈根考了第二次。

同理考託福,當時剛回國 P 姐就讓我去考,但我自己還是有點懶,一直拖到了 3 月纔去,考完之後就挺放心了,至少在申請季提前幾個月我就把語言這一關過了,所以在這方面真的非常感謝 P 姐,我覺得在申請季之前能有一個爲你的各種留學準備操心,督促着你完成各種任務的人真的太重要了,不然真不知道我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考完這些試。

到了申請暑研的時候,其實這個過程很難,因爲我當時在想要做的方向上根本沒什麼基礎,和教授直接聊也不太聊得下去,後來 P 姐就針對我這種情況幫我聯繫了一些在國外的學長,和他們溝通我的一些疑問,他們也告訴我應該怎麼去了解自己研究的領域,怎麼去知道國外的這些教授在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套磁等。後來我自己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後去套了大概 7、8 個教授,大多都收到了回覆,最後我選了德國慕尼黑大學這個項目。

這段 2 個月的暑研經歷對我來說是在專業方向上收穫最多的,當時在那邊是一個博士生在帶着我做,他對我的幫助不止於我們所做的那個項目,因爲他對我選擇的這個方向領域瞭解都很全面,所以從整體上他也提升了我很多。

其實這 2 個月我基本上都是和博士生交流,但最後那個博士生還是幫我跟教授要到了一封推薦信,雖然教授說他會在信裏寫明是一個博士生對我的推薦,但對於我的申請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順利完成申請

01

選校水到渠成

雖然我籤中介時是爲了去衝刺更好的學校,但當時的我對學校是沒什麼概念的,也沒想好具體要去哪兒。但到了申請季後,因爲我對我自己要做的這個編程語言方向已經非常瞭解,也明白雖然我碩博混申,但最終還是要讀博,所以我在選校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怎麼關注綜排專排,在已經對國外學校的實驗室工作都有一定了解後,我心裏已經有一個初步名單了。

在確定最終名單前,棕櫚導師幫我按照我的條件來給各個學校劃分檔次,儘量保證各個水平如衝刺校保底校等都比較平均,這樣對申請的把握會更大一些。

02

導師們的付出

在正式開始寫文書之前,我的主導師有幫我規劃好一個時間線,讓我知道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準備,不至於到時候手忙腳亂。她當時跟我說大概 11 月會開始寫文書,所以在這之前她有給我安排與專業導師的交流,我覺得在整個準備文書的過程中,專導對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如果 10 分滿分的話我願意給他打 10 分 。

其實我當初選擇棕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棕櫚會提供一個海外的專業導師來輔導,因爲我當時也諮詢了很多中介,逛過很多網站論壇去比較各個中介的優劣勢等,我就發現有一些中介總體來說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擅長做推銷不擅長做留學,相反棕櫚有海外專導這種模式讓我覺得更加靠譜,事實證明通過整個申請季的輔導以及我最後取得的成果,我當初相信的都是正確的,我的選擇沒有錯。

我的專導是美本申到了華盛頓大學的 CS 博士,我覺得他對整個申請的瞭解是非常全面的,對計算機這個專業的理解也很深刻,他會告訴我首先需要去寫哪些內容,針對 MS 和 PHD 項目應該如何區分,然後怎樣去着重展開講自己的科研經歷,why school 方面怎麼寫才能更出彩等等。

而且他不僅僅只是教我應該寫什麼,他也會告訴我爲什麼要寫這些內容,同時他也教導我除了寫經歷還要寫自己對這個研究領域的理解,以及通過種種經歷如何形成讀博的想法等。這些思路的梳理讓我在整個過程中收穫非常大。

如果說專導在申請美國的學校幫助比較大的話,我的主導師 M 姐則是在申請歐洲的學校上助力頗多,尤其是瑞士的 2 所學校,M 姐對這些項目都非常瞭解。而且我平常是屬於一有問題就會找她的那種,不管是文書或是網申,有哪些地方不太合適都會跟她反饋,每次她回覆得都很及時。最主要的是我覺得她對我整個申請季的流程把控得非常到位,什麼時間節點應該做什麼都會及時提醒我,妥善安排好各項事宜,最後我的申請季能順利度過也離不開她的付出。

03

最後一關面試

我有好幾所學校如劍橋、東北大學等都需要面試,在 11 月底的時候我接到了劍橋的面試,接到通知後 M 姐立刻就給我安排了與專導的溝通及面試輔導。這個安排我覺得是非常及時的,因爲當時距離正式面試只有 5、6 天了。

可能因爲專導是博士生,所以他在面試方面的經驗非常多,他首先給我講了面試官會對我感興趣的部分,其次他再教我如何來更好地展現自己,需要側重哪些經歷等。因爲我之前是沒有這種面試經歷的,而且我當時在網上看的那些面經都比較針對某個學校某個教授,我認爲不是很通用,所以專導對我輔導是很有幫助的,後來他輔導的一些點比如我要側重講科研經歷等都有在正式面試中遇到,最後面試能順利通過且拿到 offer,也大大證明瞭他的專業性。

不要浪費青春

春節的時候我收到了耶魯的全獎 PHD offer,最終我也決定去這所學校。回看整個大學四年,我覺得我算是一個有大體規劃的人,比如我確定了要出國後就開始找暑校做交換,明確了研究方向後就在校內和海外做科研。我覺得學弟學妹們不管處於大幾,心裏至少要有一個大概的奮鬥目標,如果比較迷茫,就多去嘗試,像我大一的時候因爲沒選專業方向,我還和其他同學組隊參加過物理競賽,只有不斷嘗試你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做什麼喜歡做什麼。

最後我想說,不管是學習還是申請,都不要想着去完全依賴別人,要相信只有瞭解自己後才能更好地去提升自己,在學習這件事上一定要對自己負責,懂得管理好自己。要想清楚這個階段畢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千萬不要浪費。

想像小哥哥那樣提升海外背景?

想要 get 小哥哥同款導師輔導?

想和小哥哥一樣收穫多個 offer?

【添加微信號:pdpr19,回覆offer】

【添加微信號:pdpr19,回覆offer】

【添加微信號:pdpr19,回覆offer】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