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答案是C李明。其實02年中國隊首次參加世界盃,遠遠不止李明一個人被落選,之前好多國家隊鐵打的主力,米盧帶隊的時候,或是態度問題,或是不適合戰術問題,而落選國家隊,比如申思。更有甚者,當時的孫繼海和郝海東也是因為態度問題,一度落選國家隊,後來在足協的斡旋下,才得以入選的。

米盧當時的陣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和現在的里皮很像,出去打友誼賽,或者一些周邊組織的比較,往往帶領一批邊緣國腳去比賽,我看到過米盧唯一正式一套主力陣容是10強賽,招集的球員也全是國內實力最強的一批,在10強賽之前,陣容永遠沒有固定的。當然,唯一的寵兒是楊晨,可能比較聽話吧,一個前鋒居然把場上的臟活累活全乾了。

當然這麼些人落選,我覺得唯有謝暉比較可惜,之前是十強賽中國隊的主力射手,進了一堆球,為了能參加世界盃,甘願放棄德乙聯賽,回國參加10強賽,但也只是替補了,最後中國隊參加世界盃,根本就沒有進入大名單,從而落選。當年的謝暉可以說整個職業生涯都這麼毀了,為了國足,放棄了爭奪德乙金靴的機會,最後只獲得當年德乙銀靴,如果當年不回來,完全有機會爭奪金靴,從而獲得德甲的機會。

至於李明,完全是態度問題,而米盧又是眼裡揉不進沙子的人,即使當年帶隊中國隊,也完全不把中國足協的人放在眼裡,何況一個球員。記得剛打進世界盃,足協領導個個發言,說在世界盃我們該怎麼踢,米盧冷冷回應:你們中有誰上場。而那時候的李明已經不是完全不可替代了,不像郝海東孫繼海,說兩句好話還能回來。李霄鵬在10強賽的發揮,完全可以證明,他能替代李明。所以這也是李明落選的主要原因,如果當時的李明狀態還在巔峰,再找個人從中撮合,估計依然能入選吧,可惜啊,時代不同啊。


2002年的時候,我還不記事呢,很遺憾沒有看過國足在世界盃上的比賽。

不過,這個問題我曾經遇到過,落選2002年世界盃名單的應該是李明。李明當時是大連隊和國家隊的絕對主力。是國內難得的進攻好手。在十強賽之前,李明已經被安排進首發,但是他說自己身體原因不適合比賽。就被當時的國足主教練米盧認為是比賽態度有問題,而李明的位置也被李霄鵬取代,直到世界盃,米盧也沒有讓李明跟隊。可惜了這樣一位大將失去了為中國隊在世界盃上效力的機會!

總之,應該是米盧和李明之間的矛盾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而李明得知這個結果後。也曾失聲痛哭!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