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女士一起去看《色戒》,演到王佳芝向老吳等人大段獨白的時候,這位女士問我:「為什麼女間諜出賣色相就要崩潰,007每次和人睡覺,又得到情報又很爽?」電影院里很安靜,容不得我多解釋。回家之後查資料,原來這小說出版之後,就有人在《人間》雜誌上寫評論,特務工作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王佳芝太業餘了。其實,我想查的是一本舊書,小時候當作黃色讀物看的,開頭就寫色情間諜的培訓,男女必須當眾媾和,去除羞辱感。我在網路上怎麼也找不到線索,打電話詢問一老友,他倒是很確切的說,此書應該就叫《色情間諜》,群眾出版社的內部資料,開頭的確是這樣的色情描寫。

回頭再說張愛玲,看了《人間》上的評論,就寫了篇《羊毛出在羊身上》,為自己的小說解釋了一番。她在文章中說,「007」的小說與影片我看不進去,倒喜歡約翰·勒卡雷的《冷戰中進來取暖的間諜》。這篇小說我知道,群眾出版社當年譯作《寒風孤諜》。曾經被《時代》評選為「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不過,看小說向來是各花入各眼,斯蒂芬·金說他從來看不下去勒卡雷的小說。《巴拿馬裁縫》我是看了三次才看完,然後看布魯斯南主演的同名電影,這位花花公子似的演員在這個電影里又和英國使館的工作人員睡覺了。他要在官僚機構中混出名堂來報復這個可惡的官僚機構,《巴拿馬裁縫》就像金庸的《鹿鼎記》,勒卡雷寫了多年間諜小說,反過來寫了個假間諜故事。

《色戒》的檔期之後,美國大片《諜影重重3》上市,這也是根據一位間諜小說大師的作品改編的,羅伯特·魯德魯姆Robert Ludlum曾經在美國海軍服役,可惜還沒看到他的小說中譯本。不過,007電影我也看了那麼多,一本007小說也沒讀過。這類電影的好處是你可以把它當作風光片來看,《諜影重重3》會有墨西哥、巴黎、馬德里、紐約的場景,至於007更少不了古巴、巴哈馬、東南亞等地的風光。

據說,伊恩·弗萊明二戰的時候曾經去葡萄牙的卡斯卡伊斯執行任務,解救葡萄牙國王。戰爭結束後故地重遊,被卡斯卡伊斯美麗的海岸、沙灘美女所激發,寫下了《皇家賭場》的第一部分,開始007的冒險之旅。2008年是伊恩·弗萊明誕辰100周年,英國將出一套郵票紀念他,畫面是他的小說封面。小說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也得到了弗萊明家族的授權,續寫了007的新系列,新作叫《魔鬼可能在意》,將於明年5月28日弗萊明生日時出版。當然,小說還是會有異國風情、大美女和大壞蛋,但小說場景又放到了冷戰時期。

11月17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一位退役的俄羅斯蛙人最近聲稱,他1956年4月在英國朴茨茅斯港水下殺死了英國皇家海軍最著名的蛙人、王牌特工萊昂內爾-克萊伯,克萊伯號稱是007的原型,當時正試圖在訪問英國的俄羅斯巡洋艦船底安裝炸彈。《泰晤士報》這條消息可以讓我們回想一下50年前的冷戰情景,但這兩年的間諜電影,都把恐怖分子、大公司當壞蛋,不願再寫冷戰英美和蘇聯對抗的故事,其實,要是有個作家專門寫現在英國和俄羅斯的對抗,那也非常吸引人。(最近看的電影《合伙人》倒是從冷戰寫到了戈爾巴喬夫,另外看新聞,普京給兩個老間諜發勳章。)

小說開頭可以放在2006年12月7日,英國倫敦,俄羅斯特工利特維年科下葬,遺體被安置在特製的密封棺材中。這個特工在英國避難,死前皈依了伊斯蘭教。英國警方從他體內檢測出放射性物質「釙 210」,他是在一家酒吧和一名俄羅斯商人、一名俄羅斯前特工會面之後出現中毒狀況的。隨後,英國警方檢查他出入的飯店和乘坐的航班,他的遺孀堅信,是俄羅斯當局暗殺了他。

這個故事的現實版本是,俄羅斯和英國之間互相驅逐了幾名外交官,雙方的關係遠比冷戰時更複雜,現在有20萬俄羅斯人定居倫敦,其中包括別列佐夫斯基,他說,他已經收買了普京身邊的親信,要用武力去推翻普京。

利特維年科已經死了一年了。看樣子還沒人有興趣去寫他,其中一個原因,恐怕是誰都不想把一個間諜小說寫成政治小說,而作為間諜小說,利特維年科的故事和馬爾科夫的故事差不多,後者的故事咱看過,小說名字忘記了,大概是《殺人雨傘》,1978年9月7日,叛逃到英國的前保加利亞特工喬治·馬爾科夫去上班,走到倫敦滑鐵盧橋時,有個年輕男子把雨傘戳在了他的腳上。當天晚上發燒,4天後死亡。解剖發現,他右腳的肌肉里有個微小的空心金屬球,專家分析,這裡面是毒藥,被蠟封著,進入身體後被體溫化開。我記得小時候讀完這個雨傘的故事,下雨天都離雨傘遠遠的。

到最後,我還是沒能解釋王佳芝和007的問題,只能含混的說,這是個男人的世界。即便是布魯斯南007,我們在他身上看到的也不是愛國心和奉獻精神,我們看他有信用卡,能調來大筆的錢,想飛到哪裡就飛到哪裡,想睡覺就睡覺,背後是國家強力部門和官僚機構賦予他的特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