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句詩,我想談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好逑的「好」應該讀第幾聲。

我主張讀第三聲,好逑的「好」是美好的意思。因為好逑的「逑」是名詞,好逑,就是好的配偶。

有人主張,好逑的「好」就是愛好的好(hào),讀第四聲,意思是,窈窕淑女是君子愛好追求的。如此理解,「逑」就不再是名詞了,而是動詞了。古代漢語中,儘管名詞用如動詞的情況比比皆是,但是我們理解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它當名詞來理解,當名詞講得通的時候,就不能把名詞理解為動詞。同時,這個「好」字本身已經是謂詞,如果再把「逑」理解為動詞,就明顯不妥了。

第二個問題,是淑女與君子的關係。對於女子來說,淑女就是君子的意思,也就是說,淑女就是君子,君子就是淑女,所不同的只是性別而已。淑女貞靜賢淑,君子品德高尚,為人正派,陽剛與柔美相配,此乃天下之佳配,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因此,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亦即「君子好逑」,同樣,君子也是淑女的好配偶,亦即「淑女好逑」。

在這裡我要補充一點,就是我在前面第一點中為什麼要說「好」讀第三聲。如果讀成了第四聲,那君子可能就不是君子了,君子或許就可能是一個色鬼了。

第三個問題,是關於比興手法的。我們都知道,《詩經》的詩歌,大量地系統地使用了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法。這三種手法在詩經中就已經成熟了,並且一直影響著我國的詩歌創作。這是《詩經》的巨大貢獻。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是比興的手法。「關關」是擬聲,對聲音的描摹。「在河之洲」營造了特定的場景和風情。「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只要我們張嘴一讀,馬上就把我們的情緒,帶到那個特定的場景中去了。再加上,開頭的一句,在全詩中反覆吟詠,春天、河水、男女、荇菜、琴瑟,這麼一幅美好的人間畫面,總會引起我們對人生和自然的美好熱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是太美了!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關:鳥合鳴的叫聲。

睢鳩:一種捕魚的鳥,頭上有冠,走起來有王者風度。

大意是:兩隻鳥鳴啼著,合和美美的站在河中的沙洲之中,好叫人羨慕。

窈窕:身才修長。

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

君子:品格高尚的人。

好逑:所追求(理想中)的配偶。

大意是:身才修長又賢良淑德的女子,纔是君子最佳的配偶。

這兩句詩的意思,表達的是年青人要追求的幸福,就應象″睢鳩"一樣。夫唱婦隨,琴瑟和鳴。而品格高尚的君子,就要與:身材修長又賢良淑德的女子結成配偶。這是每個″君子"所希望的,也渴望得到的最佳配偶的人選。


謝邀。

說起這個婦女問題,忍不住要先把宋朝那些愚蠢的理學家和道學先生罵個狗血淋頭不可。自宋以後,在這些愚蠢的理學家和道學先生的鼓吹下,婦女開始了纏足,從此足不出戶,笑不露齒,貞婦烈女死得轟轟烈烈,什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現象是幾乎絕跡了。

宋代以前,婦女是並沒有太多的禮教約束的,一般也要參加一些勞動或者活動,甚至從軍的都有。既然要出外參加勞動或活動,那麼這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況就很常見了。

詩中的「窈窕淑女」,不論她「在河之洲」幹啥,比如洗衣服、浣紗或者打草摸魚什麼的,關健是窈窕啊,太美了,這畫面也美,岸上的「君子」見了,要不流口水纔怪。後來有個叫西施的美女就是這樣被發現的。


謝邀請。

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這首詩歌我們都不陌生。這是《詩經》的首篇,更是古人把它奉為三百零五篇之冠,評價極高。在中國的古代社會,男人是很看重家庭的,君子也是女人特別仰慕的。詩中所描述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們不能光看其表面描寫,更要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或時代背景,它是不同於才子配佳人這千年流傳洞房花燭夜的美劇景象。窈窕指身材體態美好的樣子,窈是深邃,指女子心靈美,窕是幽美,喻女子儀錶美,淑為女子賢惠善良,逑是匹配好的配偶。那麼做為君子的男人誰不想娶她為妻呢。女子的品德,女子的賢惠,是當時封建社會比較看重的,做為正直的文人墨客來講,這就是理想的追求與愛慕。這首詩歌蘊含著很深很美的涵意,既寫出了她的美狀,又讚揚了她的美心。是首千年傳頌的佳句,我們現代人恐怕是很難做到的。


謝謝邀請,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釆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關關和嗚的睢鳩鳥,相伴在河中的小洲,美麗好身材的美女,是男人君子追求的好伴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美麗好身材的美女,白天晚上睡不著覺去思念她追求她得到她擁有她,然而追求卻沒有得到她,從白天到黑夜總是思念她,想念卻又得不到,生理上強烈需求讓男人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右去採它,那美麗好身材的美女,奏起琴瑟千方百計親近她得到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追求美麗好身材的美女,也要千萬百計得到她,敲起鐘鼓讓美麗好身材的美女高興。男女相互吸在於強烈的生理需求,讓男人從白天想到晚上睡不覺更是想,表現成熟男人對美麗美女的相思和追求,就是現在姑娘看上小夥,也是等男方先開口,古人也是如此,對美女碾轉反側,也表達對戀人的相思苦,孤燈極盡難成眠,飯不沾匙,睡如翻餅,也表達成熟男人對美女的強烈生理需求,鐘鼓樂之,更是對美女,千金難買美人笑,兩性相互吸引,才使男女相親相爰,沒有兩性吸引,更談不上有兒有女,更不會有人類,食也性也,萬惡淫為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曰,食色性也。

自古以來,男子對於女子的追求,女子對於男子的愛慕,都是正常的情感交往與生理需求。

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的男子都愛慕長得漂亮的女子,也就是君子好逑。君子愛淑女。

但是難道長得不漂亮就不是淑女了嗎?長得不俊俏就不是君子了嗎?

從齊威王的皇后鍾無鹽,到美女西施的丈夫陶朱公范蠡(陶朱公在真實的歷史上長得並不是十分準確,但是人家有本事有錢)大多都是君子配醜女。靚女嫁醜男。對於這,難道我們不能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所以我認為。男女之間只要真心相愛,都可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畢竟食色性也。既能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又能滿足人的感情需求。這樣的恩愛夫妻,難道君子淑女?


人人都有年輕,年輕男歡女愛是自然。


這是我讀高中時學的第一首關於男女愛情的古詩。


愛情始於顏值


愛美,求愛,是人類的永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