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檢查是最基礎的體檢項目之一,也是心臟健康檢查的基礎項目之一。很多人在體檢時會發現心電圖檢查異常,這讓患者會有所擔心。

什麼叫「竇性心律」?會影響身體麼?

在體檢報告中,有些專業術語會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其中就包括「竇性心律」,甚至會被人誤認為是心臟疾病。那麼,什麼是竇性心律呢?

1、竇性心律:其實竇性心律並非一種疾病的名稱,也並不意味著心臟的病變,它只是對心臟的正常心電活動的一種表述。在心臟右心房上有一個小結節,即為竇房結,它是心傳導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心臟起搏點,而其所產生的電流可維持心肌細胞的正常收縮和舒張,這樣的心電活動就叫做「竇性心律」。因此,其實,心臟的正常跳動就是竇性心律。反之,若心臟跳動發生異常,心電圖檢查才會顯示異常。

2、需要關注的竇性心律變化:其實,竇性心律是心臟正常的描述,患者最應該關心的是一些可能異常的表現,如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等。

其中,竇性心律不齊可以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也可以是心臟疾病所致,如青少年常有的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就是機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而老年人可能為冠心病、房顫、藥物毒性等所致。患者在被告知有竇性心律不齊後,應及時就醫注意排除心臟疾病,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患者,一定要注意。

對於竇性心動過速和竇性心動過緩,都屬於心跳異常的表現,當然在有些情況下,也可能只是暫時的出現這些異常的表現,而並非是心臟疾病所致。但是,若多次測試有這樣的表現,需警惕心臟疾病的可能,尤其是患者若同時伴有心慌、胸悶、胸痛、頭暈、黑蒙、暈厥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診治,以防嚴重後果發生。


要告訴大家的是,竇性心律,是一種正常的心律。

在右心房的上方,有一個特殊的結構,叫做竇房結,它就像一個「司令部」,能夠發出「指令」,讓「下屬」都聽它的指揮,步調一致、和諧統一地完成心臟跳動這個過程。

具體說,竇房結能發出一種電衝動,這種電衝動沿著固定的傳導路徑,一級一級向下傳導,傳到心室,心室就開始收縮,血液被泵出心臟。

這種由竇房結髮出的衝動主導的心律,就叫做竇性心律。它有一定的頻率,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屬正常範圍。如果低於60次每分,稱為竇性心動過緩,超過100次每分,稱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和竇性心動過緩,這兩者都屬於心跳異常,如果出現的次數較多。應該及時就醫診斷。

如果,在某些病理情況下,竇房結「病」了、「累」了、發炎了、水腫了、功能低下了等等,它發出的電衝動頻率會非常低,可能心率每分鐘才三四十次。這種情況,叫做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如果,在某些病理情況下,竇房結的「下屬」力量增大了,功能增強了,竇房結卻「每日俱下」,「下屬」就會取代竇房結,自己發號施令起來,控制了心臟的活動。這個時候,由於心律不是由竇房結髮出的電衝動來主導的,而是這個異位的「下屬」控制了心律,我們就把這種叫做異位心律。


凡是由竇房結髮出激動所形成的心律,統稱為竇性心律,是指竇房結指導的心律,即最基礎的正常心律。

心臟內部有一些特殊的心肌,這些心肌自胚胎時期開始,就能自動產生有節律的興奮波,興奮波沿著特定的傳導通路達到心肌的各個部位,令心肌呈現有規律的收縮也就是心跳、心律。

這些特殊的心肌,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和室束,這之中,竇房結的影響最大。

正常的竇房結具有其自律性,心律則受竇房結節律的影響。

竇房結興奮波的頻率每分鐘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為50~60次/分,6歲以前的兒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嬰兒則可達100~150次/分。

這,就是最基礎也最正常的心律。

正常的心臟必須有正常的竇房結,當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異常,就成為俗稱的竇性心律不齊,它包括竇性心動過速或竇性心動過緩。

當竇房結的功能降低,或出現異位興奮點,就出現異位心律、期前收縮(早搏)、心房纖顫等。

或者當竇房結興奮波傳導過程發生障礙,會出現傳導阻滯。瓣膜病和冠心病及其他許多心臟病均能引起心臟傳導功能異常,出現心律失常的臨牀表現,這也屬於竇性心律異常的情況。

竇性心律異常會使人感到不適,較嚴重的竇性心律失常使心臟排血量下降,甚至造成猝死。


心臟無時不刻不在跳動,心臟跳動要有一定的頻率和節律,這種頻率和節律來源於心臟的電信號傳導。

正常情況下,心臟的電信號起源於竇房結,然後經過房間束傳導至房室結,再經過蒲肯野氏纖維網傳導至心肌,最後傳至心肌引起心臟的跳動,這種心臟跳動的電信號來源於竇房結的心律,我們稱之為竇性心律,是一種正常心律。

在異常情況下,如果心臟跳動的電信號來源於竇房結以外的部位則稱為異位節律,其可來源於心房、房室結和心室,這時心臟跳動的頻率和節律會出現異常,異位節律則是異常心律,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需要及時就診,有些基至可能需要治療。


由於竇房結自律性改變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稱為竇性心律失常。竇房結的頻率每分鐘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為50~60次/分,6歲以前的兒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嬰兒則可達100~150次/分。

影響竇房結自律性改變的有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及竇房結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兩種,只有少數情況下竇房結自律性的改變是由於竇房結本身的器質性損害引起。

在神經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經的影響,其次是受交感神經的影響。情緒激動、體力活動、餐後及發熱時均可引起心動過速。同樣,一些體液因素也能影響竇房結的自律性而引起竇性心律失常。

竇性心律的心電圖必須符合下列兩個條件:(1)P波在Ⅰ、Ⅱ、aVF導聯直立,aVR倒置。(2)P-R間期0.12~0.20秒。人體右心房上有一個特殊的小結節,由特殊的細胞構成,叫做竇房結。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鐘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癥狀可消失。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竇性心律,是人正常的心律。


心電圖、心電圖,就是為了監測心臟電活動的。心臟的這個發電站就是從竇房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