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你幫考生選學校,知乎給你送飯票」中。

活動時間:2019/6/6 - 6/20

活動規則:內容切題、無事實錯誤且同等條件下創作時間在前的回答將被優先採納,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知乎鹽選會員 7 天體驗卡並分享 100000 元獎金

為學弟學妹們答疑解惑,期待你的分享~


0 前言

看到此答案的你,大概率要麼是成功渡劫的山東人,要麼是與夢校失之交臂開始考慮末流985的外省人,但個人體感(本科)而言,無論身在哪個平台,更多的都是看個人自己,以下僅供參考。

個人的一些宏觀感知:

1、海大經濟學院(金融系在經濟學院下)實力不及海大整體

2、海大的經濟、管理二院原本統一設為海爾經貿學院,分開後管理學院整體實力是海大社科中的強者之一,會計系、工商管理,海大的經濟學院與其想要與之對標的山大經濟學院來說的話,嗯……,別標了,能去山大經濟學院一定要去啊山東的孩子們(還有其他很多更好的學校的金融專業呀)!但還是務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3、想要選擇海大的外省孩子(我相信很多孩子是在得到真實成績長嘯一聲後翻看以往高考分數才發現這個985的窪地的 )一定也知道海大轉專業的機制,在某種程度上由於其未設置甄選機制較為bug,尤其在筆者來的這幾年經院明顯要比管院寬鬆,海大很多轉經管的選擇了海大的金融(文科生也可以),但是這一機制已經激化了經院原生學子和外來轉專業無戶口人員的矛盾,未來前景不好說

1 學習

還是很懷念大一時一個弱逼文科生默默下課後一直在教室里刷高數的時光。

學習的難度和強大真心不大,筆者與其他高校的大佬們討論時也常常在想哪門課是真正讓我tough到哭泣的,想了很久,大概只有那種上課聽不懂,幸而課下也沒啥作業和任務的苦逼課程(如計量的幾門,不,其實或許只是我聽不懂呢)。目前還記得的課後的workload最大的大概就是金融風險管理,我的Excel公式技能第一波點亮來自於此。

考試前大家都大難臨頭各自背啊刷啊,一夜成長不是夢。反正好好完成任務、考試好好複習85+、90+還是容易的。

這裡還是要提到山東學子和魯外學子,真心覺得不是一個生源檔次,對方學習和考試技能早已比我這種西南邊陲來的高太多……班裡90+基本是山東學子。

系裡的高校交流,比較好的能去西財(不知道廈大金融系有沒有去的)交流,每年基本都有(山大可是和荷蘭蒂爾堡的經濟交換的,哭)。

2 課程和老師

海大金融比較量化的課應該算不多不少,除了常規的計量經濟學、金融工程、時間序列、金融風險管理、運籌學以外,最近新加入保險精算作為必修。所以整體還是比較偏文(這也是為什麼我還能生存下去的原因吧),量化的課能跟上的感覺也不多……因為教量化的老師(計量老師是領域大牛,據說和李子奈談笑風生(笑))都很強調原理,然後一學期下來我就原理和工具實務都不會……之前一位台灣的老師還在的時候他是更強調工具使用的。

老師列表:http://econ.ouc.edu.cn/12247/list.htm

嗯……讓自己真正喜(xiang)歡(ting)的只有一個老師和她的課,雖然你可以看出她沒怎麼備課,但其時事和知識積累非常雄厚,上課前翻翻金融時事就能娓娓道來,基本都是課外的知識,很多時候得百度著才能跟上她的節奏,最後的考試也非常靈活,可以說即使開卷也不知道怎麼答的節奏。

另外有門課的教授是和山大經院共享的,可能因為個人比較偏好經濟史所以自帶濾鏡吧。

3 實習

青島是所謂的山東地區經濟重心,但金融的實習真的……歡迎打開實習僧(小程序或APP)搜索一下青島地區的金融實習,主要以借貸業務為主(笑),幸而這幾年經院的就業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有專門的實習QQ群會發布質量較高的直推實習(比如四大的項目、海爾金控、一些券商和信託),但機會肯定不如一線和其他好的新一線(哭)。比如青島的中xin證券就真的是主要在進行證券營銷(哭),降低下大家的期望值。

此外你還會面臨和碩士學長學姐們的直接競爭(打破了本科是個寶的傳統),他們也真的會更偏好研究生……(很多實習機會是研究生起步)

大佬們真要實習還是別把自己關在青島了吧。

4 學術

雖然我們系的老師一直在嘲笑隔壁系充斥著一股海味,但其實自己也是海的女兒,海洋金融是系裡的主題,海洋保險、綠色金融啥的,其他還有趙老師的高頻金融等。至於學術個人完全沒碰過,猜測很多大佬都是自己去聯繫的老師,學校本身就有的本科生研究發展計劃、挑戰杯等也是不錯的可以接觸學術的機會。自己把一些主流的量化軟體學好吧。

5 規劃

班裡的同學絕大部分是要考研的(山東人的考神之力,考上的比例巨高),考上的也多是國內很好的經濟學院。至於自己的規劃這四年真的沒人會去引導你,一切靠自己。

班上的人保送好的有北大滙豐、復旦管院、人大、上財等(真的各個方面都很優秀,哦對了,山東人還是占絕大多數)。

我個人的未來啟蒙和職業規劃其實不是海大金融專業帶給我的,但它相對堅實的量化和數理基礎確實對我助力不少,身處985平台,機會還是會更多的,認可度也相對更高。

希望這四年能真實找到你自己喜歡和願意為之去奮鬥的,做每個決策和路徑的選擇都有你自己的思考和邏輯。

總結:如果真的是艷羨劇里那些浮華的金融圈,真的,海大金融專業不太夠,即使暫時選擇這裡未來也要加油往前看。如果以後留魯地尤其是青島安土重遷也想做經管方面的工作,包括以後想進一步深造留海大(不知道以後的bar會不會高起來)等,海大金融會是個好選擇。

希望本文一定程度上對你有所解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