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應該屬於寫作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化用」,即借用前人句子並加以藝術改造。

歷史上許多詩人詞家都是互相借鑒的。如曹操就多次從《詩經》中借用詩句,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詩句甚至經李白杜甫的借用才得以流傳,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更是被無數後人化用借用。

熟讀詩經典籍的毛主席也是一位化用前人古詩的高手,最典型的是其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裏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句,許多人都以為是其原創,但事實上「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最早出自中唐詩人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之後被許多詩人借用,但最出名的當屬毛主席這句。

綜上,人們對一句詩歸屬的判斷往往與這首詩作者的傳唱度,名氣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關。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大部分人小學都接觸過,不太可能會把作者歸於一個現代人,更何況《緣分一道橋》本是17年電影《長城》的宣傳曲,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只是由於最近抖音上許多用戶喜歡用其當BGM才廣為人知。通過之前多首抖音爆款BGM如《沙漠駱駝》等歌的下場來看,這種歌很快就會讓們人審美疲勞,不再使用甚至聽到就吐槽了。但是還是會有許多小學生去學王昌齡的《出塞二首》。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古詩的美與戰鬥力。


出塞,這首詩初中已經普及過了,誤認為是方文山寫的,那就是沒什麼文化程度的人,但是還知道方文山,應該也算接觸點網路,應該去好好查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