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於帶着女兒去逛超市,他的女兒看到琳琅滿目的零食瞬間挪不開步伐,這個想要,那個也想要,但是小於身上沒多少錢了,於是告訴女兒這些東西下一次再買,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兒要求沒有被滿足,於是趁他爸爸不注意,悄悄拿了一包零食放在懷裏帶出了超市……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幼兒期有偷拿別人物品現象的孩子高達90%以上。有一句話說的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家長一味的縱容只會讓孩子走向罪惡的深淵,當孩子偷了東西之後,一些奇葩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出現了嚴重的誤區,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還會讓孩子付出生命的代價。

  一、孩子偷東西后,家長的錯誤做法

  1、無限包容孩子偷東西的行爲

  一些孩子是家長的掌中寶、心頭肉,當孩子偷了東西之後,家長會採取無限度的包容,心裏一遍一遍默唸:孩子還小,孩子還不懂事,等到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就會改掉這些壞毛病。

  2、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很多的家長髮現孩子偷東西之後,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法,他們認爲小孩子拿的這些東西,都是不起眼的小物品,只要小孩子偷拿東西沒有觸及到法律的底線這都不是事兒。

  3、打罵孩子

  很多的家長得知孩子偷東西,非常氣憤,爲了讓孩子長記性,改掉偷東西的壞毛病,就開始打罵孩子。有的家長爲了孩子長記性,甚至採取極端體罰的方式。有這樣的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個孩子因爲偷東西,其他人告訴孩子的家長後,孩子的家長怒火中燒,孩子因爲偷東西的事情讓自己丟了面子,於是想給孩子一點教訓,把孩子關在一口乘水的空缸中,蓋上蓋子,讓孩子好好反省,那位家長氣消之後,打開水缸的蓋子,發現孩子已經被活活憋死了!這位家長怎麼也沒有想到,本來只想着想給孩子一個教訓,卻不料與孩子陰陽相隔了!

  那麼孩子偷東西的行爲,到底有什麼樣的方法既能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又能改掉孩子愛偷東西的壞毛病呢?

  二、面對小孩子“偷”的行爲,家長如何引導

  1、不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了要物歸原主

  當孩子拿了東西之後,家長需要耐心告訴孩子這些東西是不屬於你的,東西從哪裏拿過來的,就需要放到哪裏去,沒有經過他人的同意,是非常沒有禮貌的哦,只有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別人纔會喜歡你哦,孩子明白道理之後,帶着孩子將東西物歸原主,並向人家道歉。

  2、家長以身作則

  都說家長是孩子做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着孩子,如果家長有着“小偷小摸”的習慣,久而久之,受到耳濡目染的孩子也學着大人們的那一套,從而讓小孩子的偷東西成爲一種習慣,難以改變。

  3、父母要培養孩子控制衝動的能力

  當孩子在商場或者朋友家玩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不要不拿,家長可以表揚孩子,說孩子你真棒,如果在商店裏遇到喜歡的東西,你可以讓我們給你買,看見朋友家漂亮的玩具,喜歡可以向他們藉着玩幾天,不要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悄悄“佔爲己有”。

  孩子愛偷東西的行爲,家長不要一味縱容也不要一味指責,家長只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是可以改掉偷東西的壞習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