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韓國和美國為了搶跑5G簡直「打破了頭」。但無論是在韓國首爾,還是在美國芝加哥落地的5G,都存在網速不穩、信號差等問題。在5G尚未完全成熟前就將其推向市場,看來並不是一個好選擇。更重要的是,韓美所謂的商用其實只是「民用」,並沒有真正將5G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對於有著低延時、高速度、龐大連接容量等特性的新一代網路制式來說,5G更大的戰場其實是在產業端。一旦在產業端嶄露頭角,那麼5G將徹底成為一股顛覆力量,並將以更快的速度普及。目前,「地域版5G」已經在某些工廠開始試用。藉助這些星星之火,5G或許要呈現迅猛的燎原之勢。

民用前先率先出手!工廠喝上5G的「頭啖湯」

韓美在5G民用市場不斷纏鬥時,中國和日本已經將目光對準了更為廣闊的產業端。而它們的共同選擇,是從工廠這一目標明確的「地域」出發。

今年4月,中國移動湖北公司攜手中國信科集團打造的「5G智慧工廠」項目在武漢發布,並啟動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據悉,該智慧工廠啟動後,以往人工一小時的工作量被壓縮至7分鐘。同時,基於5G工業互聯網的「5G無線+5G邊緣計算+移動雲平台」組網模式,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較之前提升30%以上。這意味著,被5G賦能後工廠實現了一次真正的「效率革命」。

無獨有偶,日本也在探索5G賦能工廠的新思路。據了解,日本總務省最早將在今年秋季向通信商以外的行業開放限定地域內的5G無線通信服務,並推進「智慧工廠」建設。比如NEC將建立利用5G從工廠內的感測器收集信息,並通過這些信息打造自動控制製造工序的系統。松下也將在客戶企業的用地內建設5G基站等,幫助後者建立生產設備可相互通信的工廠。

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地域版5G」的出現,將5G賦能於更為精準的物理空間,能給工廠的整個生產過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這也是5G朝著產業端進軍的一個信號,讓業界和大眾看到5G身上所具備的變革能量。

進軍更多產業,5G魔力即將顯露

工廠只是5G持續向前推進路上的一個開端,在接下來其還將進軍更多產業。比如在文娛、內容產業,5G或將帶來一個全新的沉浸式內容消費時代。在英特爾委託世界電信產業權威諮詢公司Ovum發布的《5G娛樂經濟報告》中預測,到2028年沉浸式新興媒體應用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預計每年產生670億美元以上的營收。對於文娛、內容產業來說,5G將帶來一個全新而富有潛力的風口。

在醫療行業,5G同樣能扮演重要角色。就在4月初,廣東省人民醫院與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人工智慧+5G手術,成功為心臟病患者「補心」。在高州市人民醫院心外手術室里,醫生主刀進行心臟腔鏡手術。而在相距近400公里外的廣東省人民醫院,專家通過觀看大屏幕上5G傳輸的實時超高清手術畫面,對高州市的手術進行遠程指導。這樣天馬行空的遠程醫療創意,讓5G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5G也帶來更多可能性。由於車路協同的低時延要求,自動駕駛多系統與設備的協同聯動,在4G時代是無法實現的。而在智能網聯高速公路場景中,5G的多重優勢能讓道路和車輛實現路況、車況實時感知交互,成為自動駕駛落地的助力。就在今年4月中旬,國內首條5G智能網聯高速公路封閉測試場正式啟用,並在現場開展車路協同路演測試,為自動駕駛的發展帶來更多曙光。

此外,萬物聯網的智慧城市、全面智能化的智能家居等,都是5G展露魔力的「戰場」。換句話說,5G已經成為一個全新且具有顛覆性的起點和基石,將滿足業界對海量產業煥新升級的期待。

多產業鏈條將被重塑,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對多個產業的優化、升級帶來希望時,5G也將對它們的整個鏈條進行重塑。產業鏈就像是一個龐大機器,每個節點上的螺絲釘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在產業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既離不開巨頭企業的推動和創新,也少不了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做出的貢獻。

而在5G的賦能下,產業鏈上的參與者都將面臨全新機遇和挑戰。對此,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這樣描述5G帶來的挑戰,「5G將推動網路架構發生革命性變化,運維管理複雜度持續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垂直領域應用尚待成熟,商業模式、經營方式有待創新」。

看來,5G不是一個純粹的「香餑餑」,更是一個「篩選器」。在5G落地後,產業鏈上那些沒有創新意識的企業或將被淘汰出局。不過這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正是產業勇往直前的真實寫照。(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G絕對出科技牛股,代表科技,看哪支股行雲流水,就可以!目前資金量,題材,政策都是支持5G板塊的!!!!就象2015年的軟體類個股炒作!


5G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並且國內目前已經在部分區域進行了試商用,在未來的一年就會很快進入商用狀態。未來是5G是一個勢不可擋的趨勢,並且會帶來很多新的產業。同時會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大部分交通工具可能都是自動化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