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拒絕蘋果訂單,被富士康視為對手,如今有望成蘋果第一代工廠。

現在的蘋果公司已經開始呈現暮年之勢,由最初高達萬億的市值一路不歇氣的下滑,截止目前市值縮水近5千億美金。由於新一代iPhone過高的售價讓中國用戶對該公司的產品熱情度快速下降,鑒於此蘋果公司祭出降價大招,嘗試挽回消費者的信心,試圖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所以不管線上線下,多部手機的售價都有大幅優惠。

曾拒絕蘋果訂單,被富士康視為對手,如今有望成蘋果第一代工廠 科技 第1張

該公司產品的售價下調表面上來看只對蘋果有損失,但事實上它對許多方面都有更嚴重的影響。其中蘋果的生產組裝工廠,尤其是富士康可能受影響最大。去年的下半年開始,該公司就在削減生產量,他們生產的蘋果手機數量減少到每天10萬部。因此,傳言富士康將要解僱了34萬名員工,用以節約開支。

曾拒絕蘋果訂單,被富士康視為對手,如今有望成蘋果第一代工廠 科技 第2張

富士康曾經是蘋果最大的生產組裝工廠。在鼎盛時期,每10部iPhone就有7部由其生產。單在中國境內,它就有超過100萬名製造業員工。然而,由於富士康的訂單大多來自蘋果,隨着其蘋果市場份額的下降,讓自己也開始了艱難度日。

曾拒絕蘋果訂單,被富士康視為對手,如今有望成蘋果第一代工廠 科技 第3張

與富士康相比,另一家蘋果的代生產組裝工廠和碩相就過得比較滋潤了。和碩脫離華碩之後就一直從事代工業務,但由於與富士康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外界對它一直沒有太多關注。

事實上,如今的和碩順利躋身一線代加工大廠。通過給蘋果代工搖身一變成為富士康強有力的對手。它不僅生產了超過一半的iPhone 4和iPhone 4S,還收到了75%的iPhone 5c訂單。然而,和碩當初婉拒了iPad mini的訂單。

曾拒絕蘋果訂單,被富士康視為對手,如今有望成蘋果第一代工廠 科技 第4張

一開始和碩剛剛投產時,它的發展很坎坷。由於蘋果對產品質量控制的要求太嚴格,最初下線的產品很多不合格,超過一半的產品被廢棄。結果,和碩在一年內就虧損了近30億新臺幣。

曾拒絕蘋果訂單,被富士康視為對手,如今有望成蘋果第一代工廠 科技 第5張

盡管iPhone銷量下降給和碩也帶來嚴重的影響,但在蘋果繼續輸掉與高通的專利大戰後,可能會有一個好的轉折。原因就是和碩生產的iPhone可以繼續銷售,也許就因此得到全部的蘋果訂單,而和碩也有望成為其最大代工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