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彼得大帝了!

咱啥也不說,就說說兩人面對西方先進科技的態度。

康熙面對西方先進科技,是自己學習一番,學的是有模有樣,以示自己是天縱奇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將其束之高閣,並沒有全民普及下去。

而彼得大帝呢,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科技時,自己乾脆化名隨團出訪,見識到先進科技以後,是大受觸動。

是到處挖牆腳,重金聘請大批科技人員,帶回國來發展自己國家科技。回國以後是全方位改革,在文化、科技、教育上改革的很不錯,是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為俄羅斯之後成為世界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俄羅斯也是在這一時期大規模開疆拓土,高歌猛進的。

再看看康熙呢,自己學習以後,國家依舊是那個國家,沒有絲毫變化,這對比,簡直是赤裸裸的打臉,就這樣今天說起清朝閉關鎖國,很多人還不願意了。

真是匪夷所思,康熙雖然的確不錯,但就事論事,他比起彼得大帝,同樣面對西方先進科技的態度,真是不敢讓人恭維。

可能說實話會被一些人罵,但是還請這些人客觀一些,該歌頌的歌頌,該面對錯誤就要面對,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沒有隻准歌頌不準批評的皇帝。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回答,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彼得大帝,是諾曼諾夫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其一生雄才大略,將一個落後愚昧的俄國,提升為赫赫不可一世的俄羅斯帝國。

彼得大帝的成就,主要分為改革、戰功兩個方面。

彼得大帝,是在血腥的宮廷政變中登上帝位的。他並非是嫡長子,有一個弱智的哥哥—伊凡,以及強悍霸道的姐姐索菲亞。四歲時,彼得的父親,老沙皇去世了,他與哥哥伊凡都被立為沙皇,但是權力被姐姐索菲亞握在手中。彼得,經過一系列艱苦卓絕的鬥爭,奪得了帝位,並將同父異母的哥哥廢黜,將姐姐索菲亞囚禁。

諾曼諾夫王朝,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許多大領主的擁護,這些領主桀驁不馴,強烈地制約著俄國的發展。這個時期的彼得,雖然貴為沙皇,既不知道如何推動行之有效的改革,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推動改革,於是便前往歐洲進行了為期數年的旅行,旅行之地,包括法國、英國、波蘭等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彼得親歷親為,接觸了許多先進的知識,最主要的還是熟悉了西方武器和科技,比如戰艦、火槍、大炮、鋼鐵、航海、測繪等知識。

彼得回到俄國之後,便仿照歐洲建立了軍工業為主的近代化工業體系,引進了大量的外國人才,樹立了向西方學習的國家戰略,這些改革遭受到了本土保守勢力的抵制,彼得依靠野蠻粗暴的手段,強力推行了這一系列改革。這為老邁的俄羅斯,加入了新鮮血液,讓這個龐然大物,開始了近代化進程。

另外,彼得依靠自小培養的小圈子嫡系人馬,有計劃的剝奪了大領主們把持的各項權力,重新確立了沙皇集權體制,這將俄羅斯的精英力量凝聚起來,為俄羅斯帝國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彼得的另外一項偉大事業,是開疆拓土。

俄羅斯當時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彼得大帝,認為俄羅斯這樣一個國家,成為世界頂級強國,是唯一的出路,否則只能淪為其他列強的附庸,於是他征戰的目的,就是為俄羅斯尋找出海口,向西的目標是波羅的海,向南的目標是黑海。

朝波羅的海的戰爭,主要是與當時歐洲的頂級強國瑞典之間的戰爭,當時的瑞典擁有歐洲大陸最強大的騎兵部隊,數量不多,但非常精銳善戰。彼得大帝率領的軍隊,主要是由當地團練以及僱傭兵組成的雜牌部隊。初期的交鋒,幾乎都以俄羅斯的慘敗作為結局,而彼得大帝也曾有過臨陣脫逃的不光彩記錄。但是,彼得大帝不斷改革調整,訓練新式軍隊,購入生產新式武器,終於在波爾塔瓦戰役中擊敗了其老對手查理十二世,之後不斷向西進行征討,終於打通了波羅的海出海口。

彼得大帝的另外一個征戰方向是,向南方征服奧斯曼土耳其,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作為一個老朽的帝國,正在由盛轉衰,彼得大帝向南尋找出海口的努力,經過數十年的征戰,終於打通了到黑海的出海口,俄羅斯帝國的雛形漸漸形成。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帝國的奠基人,他通過野蠻粗暴的改革,啟動了俄羅斯的近代化進程,通過南征北戰,為俄羅斯找到了西方和南方的出海口。

這些努力,奠定了俄羅斯的強國根基。

彼得大帝與同時代的清朝皇帝康熙,都是雄才大略之人,甚至其成長經歷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征戰四方的帝王。但是相比較而言,彼得大帝的戰略更加深遠,他看到了時代的潮流,並採取了鐵血手段,使得俄羅斯融入這股潮流,而康熙帝在這方面稍微遜色一些。


2019-04-0300

    俄國最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彼得大帝(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為俄羅斯帝國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羅斯皇帝(1721年—1725年)。

  俄國歷史上,彼得是俄國歷史上偉大的英雄。在他的改革下,整個俄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非常落後的商業,農業,改變了落後的面貌。  一躍成為歐洲強國。到了後來的1848年,俄國更是成為了「歐洲憲兵」。

  一個嶄新的俄羅斯帝國在他的手中誕生。

對於彼得的改革,我有我自已的看法。彼得的改革有他的歷史必然性。客觀的歷史條件促使彼得大帝發起改革。當時的俄國經濟停滯,人民觀念還十分保守。克林姆林宮還是羅馬拜占廷式的建築。

    幾百年了俄國沒有做出一點的改變。基督教仍然控制著人們的思想。與此同時的西歐經濟文化發展迅速,新興的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新的生產關係,新的生產力讓西歐的生機勃勃。而以沙皇為首的俄國封建統治者仍然沒用舊的統治方式,隨著資本主義在經濟高度發展,俄國與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了。

    這樣對相對落後的俄國顯然不是什麼好事。這樣看來改革就是必然的事了。

  彼得改革的前提是他擁有權力。在俄國,沙皇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的話就是神的旨意。即使曾經強大的基督教以他也是無力的。

  彼得是一個強勢的沙皇。他大權在握,可以唯所欲為。這讓他發起自上而下的改革成為可能。  反觀中國的光緒皇帝是一個沒實權的皇帝,如果他想改革,那阻力可想而知。

  彼得的改革是人引進技術裝備軍隊開始的。

  他建立了俄國第一支海軍。這在俄國歷史上是一個壯舉。接著他開始了變革俄國人的某些陋習。最後他仿效西歐的政治制度改造俄國的政治體制。這一點是中國的洋務運動所沒有的。  很可惜的是俄國的農奴制沒有被廢除,談起變革傳統民族陋習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這個例子可以體現出彼得的智慧。俄國人愛留鬍子。他們認為這是上帝造人時留給人的標誌。如果剪了就觸怒上帝,所以俄國男人個個都留著大鬍子。彼得的歐洲之行歸來之後,第一步就是剪鬍子。他當眾把一個大臣的鬍子給剪了。

    當一個大臣的鬍子被沙皇彼得剪掉時,我想這位大臣的心情是複雜的。他可能在想:主啊!你的兒子,我神聖的君主讓我剪鬍子,這是讓我褻瀆耶穌啊!一定是魔鬼附上了聖上的軀體。難道沙皇他……不這是我的罪過,我不能這樣想……。

  在俄國忠君的思想和中國一樣,但這種兩難的心態是西方人特有的。  在君權神授的時代,西歐的統治階級與基督教聯合統治。這就讓人們的思想中,存在兩個進忠的對象,一個是君主,一個是上帝。

  二者都是神聖不可侵范的。剪鬍子僅是改革的開始。彼得讓所有的人都剪鬍子,但你可以有保留鬍子的權力。只不過你要交稅而且交過之後要在鬍子上戴上稅金已付的小牌子。  可以想像一下,為了信仰鬍子上掛個牌在大街上招搖過市,那種形象是多麼的可笑。

  如果你好面子,這就讓你不得不剪鬍子。又不會讓矛盾過於激化。我們拿戊戍變法科舉制的改革來做個對比。雖然二者並不同屬於一類事物。比較起來也不是十分恰當,但這裡我們僅拿來做個對比。科舉制是選撥性的考試。

    自清朝開始到清朝這種學則優則仕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維新派的做法是直接廢除她,卻並不理會廣大知識分子的心情。矛盾沒有一個發泄的渠道。這樣維新派就失去了知識分子的直持,處境更加艱難,最後失敗。

  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暫時保留科舉制,但是八股取仕的錄取人數嚴格控制,逐年減少。並且開個新科,招募有用的人才,逐年擴大。  最後的科舉制名子雖還是照舊的,但本質卻已改變。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從習俗入手的,這個決策是英明果斷的。

  改革之道其關鍵就是在於對人們思想進行改良。我們中國如果對科舉制的改革成功。就會逐步轉變人們的思想。人的思想轉變了,改革就順利了。

  彼得大帝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但是他更是一位俄國沙皇,沙皇的殘酷、野心他一個都不少。

    鎮壓近衛軍的叛亂,他不僅僅是殺掉叛亂的人。而是利用各種手斷折磨部分叛黨。這樣看來被直接殺掉的人反而是幸運的。屠殺是公開進行的而且這種屠殺的目的是讓人民敢到恐懼,被殺的叛黨屍體被掛在莫斯科紅場整整一個冬天。

  後來他的兒子由於和他政見不和,離家出走。他竟認為這是對他的背叛。  兒子竟被他活活折磨至死。修建新都聖彼得堡,他發動了數萬的農奴施工。在工具和材料奇缺的情況下強行上馬。沙皇彼得完全不在乎這項舉措會給造成多少犧牲。人民在他的眼裡就是奴隸。最後沙皇以死亡三萬人的代價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這是用人民的血肉之軀建成的。而我們這位沙皇享受的卻是心安理得,毫無愧疚之心。 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發動了對俄國的侵略戰爭。彼得領導俄國人民打打抵抗侵略。但是為戰爭的勝利,沙皇彼得堅壁清野。俄國的幅原遼闊,冬季寒冷。無論瑞典軍走到哪,彼得就把破壞進行到哪。我們應當承認在軍事上,這一策略是完全正確而且是可行的。但是這樣大規模的破壞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並且這傷害是長期的。

  歷任的沙皇都熱衷於擴張,彼得也不例外,他在們的時期俄國的版圖同內陸擴展到了海洋。在北方彼得打敗了瑞典人,得到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在南方,俄軍佔領了原屬土耳其的黑海要塞。

  俄國的擴張當地居民造成巨大的空難。這個責任完全的算在彼得大帝的頭上。人無完人,必竟沙皇是屬於統治階級。但是我們不能夠否認彼得大帝的光輝的一面。他引領俄國人民走向文明。

  他是俄羅斯民族的英雄,這一點不容否認。我想信彼得的功績遠遠大過他的過失。英雄就是英雄,我敬佩他。

都一樣,兩人都很傑出,都是偉大的君王,沒什麼可比性··說起彼得大帝,有人這樣評價:「俄國的締造是由於一個人的意志——彼得大帝的意志。生活在19世紀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最為褒獎的18世紀的兩個偉大帝主,一個是中國的康熙大帝,另一個俄國的彼得大帝。」後世人對彼得大帝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絕非虛言。


是認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治理國家的大局觀比康熙要好很多,從清朝後期的發展和俄國後期的發展完全可以看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