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一架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發佈通報稱,該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因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後安全備降成都。

當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西南民航局獲悉,事件發生後,按照事故發生的屬地管理規定,西南民航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展開調查,調查工作主要由航空安全辦公室承擔,航空公司也參與協助。

微博@成都商報客戶端 圖

業內人士分析事故四種可能性

與此同時,航空業內人士對事故的原因展開熱議。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飛行專業技術分會會長陳建國告訴澎湃新聞,飛機風擋玻璃破碎,可能存在四種情況。

第一種可能:安裝風擋玻璃時,使用的螺絲不合格,或安裝時用力過猛,產生裂紋,造成隱患。

陳建國說,飛機出廠進入運行狀態後,都需要維護,根據不同的維護級別,進行不同的檢查,有些檢查項目需要將風擋玻璃全部拆卸,再重新安裝。該客機是否進行這樣的檢查,尚不清楚。

飛機的定檢週期一般按飛行小時或起落架次分爲A、B、C、D檢等級別。從A到D,檢修級別越來越高。D檢是最高級別的檢修,對飛機的各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和裝修。通常8年會進行一次大檢修。

第二種可能:玻璃材質存在問題。

一般風擋玻璃可以承受3萬個循環(一個起飛和落地的過程),如果風擋玻璃材質不合格,可能出現提前老化等情況。在檢修時,也存在根據需要,對風擋玻璃進行更換的情況,但更換飛機航材都有嚴格規定,且需要相關認證。

公開信息顯示,該飛機2011年出廠,已經飛行了7年,飛行1萬多個循環。據川航的說法,該飛機的風擋玻璃未做更換,依然用的是空客公司的原裝風擋玻璃。

第三種可能: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由於高空機艙外溫度極低,通常前風擋玻璃需要加溫以維持其強度,但如果加溫過程中,出現短路或發熱不均衡,也可能導致玻璃強度變化,在內外壓力差的作用下破裂。

第四種可能:風擋玻璃遭到外來物撞擊,導致破裂脫落。

飛機風擋玻璃有三層,內層主要承壓,外層主要是防震,通常內層強度最大,如果被外來物撞擊,一般是外層破裂,只要內層完好,飛機飛行不會有大問題。

陳建國說,此前國內曾出現過類似情況,飛機進入雲層後,遭到冰雹等打擊,出現外風擋玻璃破碎的情況。但在9800米高空,遭受外來物撞擊的可能性很小,這個高度沒有冰雹,能飛的鳥類也極少,因此基本可以排除這種可能性。

陳建國說,根據相關規定,一般發生民航事故後,由事發地屬地民航管理局主導調查,飛機製造商、發動機公司和航空公司,也會被要求參與協助。他表示,具體的事故原因,需要以調查結果爲準。

本次事故操作難度極大

澎湃新聞注意到,國外也曾出現過飛機風擋玻璃破裂情況。2016年6月21日,越南航空一架載有177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的空客A321-200客機(註冊號VN-A351、航班號VN-1201)在從河內飛往芹苴途中,機組人員發現副駕駛座位旁的風擋玻璃突然破裂,隨後決定在胡志明市緊急降落。20分鐘後,客機安全降落。

陳建國說,民航圈內人士都對此次險境處置評價頗高,當時機組人員面臨失壓、高噪音、極低溫、大氣流,儀表失靈的情況,操作難度極大。

微博認證爲知名航空博主的"航空物語"稱,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的情況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極其罕見。

另據四川航空官方微博消息,目前3U8633航班機長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正在休息。副駕駛皮膚擦傷。一名乘務員腰部受傷,正接受治療。其餘27名就診旅客未見明顯異常。川航已安排專人全程陪護旅客就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