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林縉明╱臺北報導】

北市河濱公園景觀營造、自行車道改善,成為民眾運動休憩的據點,往往民眾會發現基隆河、淡水河等流域河面漂浮垃圾,甚至發生魚羣大量暴斃飄出臭味,水利處為維護河面清潔,每年編列1700萬委外廠商打撈河面漂流物,平均每年撈除5300萬公噸垃圾。水利處表示,撈除垃圾經瀝乾分類,交由環保局專車運往焚化爐焚燒,落實垃圾不落地。

受到氣候異常影響,近年來頻頻發生瞬間豪大雨或大量魚羣暴斃事件,導致基隆河、淡水河、新店溪等流域常漂浮垃圾、魚屍,像是今年8月大稻埕碼頭漂浮上萬隻死魚,市府連3天動員大批人、車、船打撈,共清出35噸魚屍,並消毒環境,但魚腥臭味殘留好幾天才飄散。

水利處指出,北市管轄河川區域包括基隆河、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等河系,幅員遼闊,因此每年編列約1700萬元委外廠商協助進行河面漂流物打撈,並設置攔汙設施協助清理河面,近5年來平均每年清出5300萬公噸,數量驚人。

河面漂流物撈除工作目前由水利處與環保局合作,委外廠商將河面漂流物打撈上岸後,會先行瀝乾及垃圾分類,再由環保局派專車運離。

水利處表示,若發生大量死魚或河面漂流物,像是8月發生在大稻埕碼頭數萬隻死魚事件,市府將依「水汙染事件緊急應變標準作業程序」,跨局處合作,以最短時間處理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