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08日 07:20:29  來源: 中青網 【字型大小大小】【留言】【列印】【關閉】

1937年冬,徐向前向一二九師幹部作報告。一九三八年四月,華北日軍為摧毀我剛剛建立起來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調集三萬多兵力,以分進合擊的戰術,分九路對晉東南地區進行「圍剿」。我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一一五師三三四旅、決死一、三縱隊和各基幹支隊、地方武裝,以及駐晉東南之友軍,在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的直接指揮下,經過半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徹底粉碎了日軍的圍攻,取得了殲敵四千餘人的重大勝利,有力地鞏固和發展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反九路圍攻前的晉冀豫根據地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上旬,日軍侵佔太原之後,又繼續南犯,華北大部地區相繼淪入敵手。五十萬侵華日軍中,在華北即達九個師團又五個旅團約三十萬人。國民黨在華北雖有兵力六十萬之眾,但由於執行消極抗戰路線,迭失重地,華北局勢十分嚴峻。當時,毛澤東同志對華北戰局作了精闢分析。他說,在華北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結束,以我軍為主體的游擊戰爭已開始轉入主要地位,日軍不久即將轉移主力向山西內地各縣之要點進攻。毛澤東同志並具體指出了日軍向山西內地進攻的要點是:晉西北的神池、寧武、靜樂,晉東北的五台、盂縣、蔚縣、廣靈、靈丘,晉東南的昔陽、和順、遼縣、晉城,晉西南的離石、中陽、孝義、靈石、蒲縣。毛澤東同志還指出,國民黨為保衛河南,在晉城、臨汾未失守以前,晉軍不至於退出山西,國民黨川軍劉湘部亦有開入山西的可能。但是,不能指望國民黨軍隊長期支持戰爭,必須以八路軍為全山西遊擊戰爭的主體。他要求八路軍各部隊發揚獨立自主精神,放手發動群眾,擴大武裝,多打小勝仗,以影響全國。依據這個分析,中央軍委將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部署在三個戰略支點上,一一一五師在呂梁地區,一二○師在晉西北,一二九師在晉東南,準備充分力量,長期堅持游擊戰爭,對付日軍向內地的進攻。從一九三七年底到一九三八年四月,我山西境內八路軍各部隊,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在八路軍總部的直接指揮下,對日軍的作戰和根據地的創建,都取得了很大勝利。1937年冬,徐向前向一二九師幹部作報告。我一二九師大刀闊斧地展開了創建以太行山為依託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工作。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抓緊根據地建設。那時,晉東南各縣,差不多都有我黨掌握的「犧盟會」(即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組織,但各縣、區、鄉級政權還未得到根本改造。這些政權的頭頭腦腦,多屬閻錫山的骨幹,對八路軍不信任、不支持,甚至有刁難、限制、破壞的,給我們的籌糧、籌款、擴大兵員、發動群眾帶來了許多困難。不解決政權問題,根據地建設就是一句空話。在那幾個月里,我們組織了不少小分隊,到各地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很快,大部分縣、區、鄉都建立了抗日政權,建設根據地的工作進展迅速。

軍史回眸:志願軍坦克利用彈坑消滅多輛美軍坦克

軍史回眸:第二次費盧傑之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