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小時候家裡開印刷廠,父親出生在鄉下,許多老鄉、親戚經常把蔬菜拿到附近賣,到傍晚回家時,因為賣剩下的東西再帶回鄉下很重且不易保存,一定會順道來熟悉的人家坐一坐。他們會說:東西沒賣完,帶回去也沒用,不如便宜點處理給你。母親心腸好,又樂於助人,看鄉下人可憐,同情他們,又因為是父親的老鄉或親戚,更因為東西實在很便宜,就會把所有剩餘的菜全部買下。

然而,等到晚上父親看到堆了一地的菜就會發脾氣,說怎麼又買了沒用的東西。母親則說:是你老鄉和親戚的菜,而且特別便宜所以就買了。結果吃不完的菜後來基本全部丟掉了。所以稻盛和夫從小懂得一個道理:一次大量買進看起來便宜划算,但其實不然。人們一般都有貪小便宜的心理,但其實是在浪費。所以只買一升貴,也不買一斗賤。

在創辦京瓷的時候,稻盛和夫的道理理所當然的遭到財務部長的駁斥:你那理論同經營學、會計學的常識背道而馳。全世界哪一本經營學或會計學的書都是教人買便宜的東西,而不會買貴的東西。反正遲早要用,大量以低價買進,才會降低成本。然後稻盛和夫總是不為所動。

後來在經營的過程當中,財務部長終於領悟了,原來果然如此。「即用即買」,只買當時需用的量,看上去買貴了,但員工珍惜使用。因為沒有存貨,就不需要倉庫。不需要倉庫,也就不需要庫存管理。而且有些庫存可能短時間又用不到,造成了資產的虛增,這也不符合打造「身強體健」的經營原則。

其實在很多企業和家庭都在發生的類似的故事。尤其現在電商和線下商場的促銷花樣百出,利用人們愛佔便宜的心理,家庭屯集起大量看起來有用實際上卻幾乎沒用的東西。企業經營更是,傳統的購進、銷售的模式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比如某服裝企業就是因為巨額的庫存(實際上是壓根賣不出去的服裝)而導致經營難已為繼的。

可見,只有極致的貫徹「身強體健」的經營原則,企業纔不會有虛增的資產。不管企業發展到多大,都不會產生大企業病,企業的利潤纔不會被無端的消耗掉。

本來,作為財務工作者,我對預算是親睞有加的,一開始也不準備分享稻盛和夫對預算的態度。但到這裡我才體會稻盛和夫的深意。一般預算的制訂和執行最後導致的結果都是預算的支出和費用一樣也不拉,而預算的收入卻無法實現,這樣的預算確實是有問題的。而且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有多少企業都是因為盲目的加大投資而入不敷出導致經營出現重大的問題,甚至徹底失敗。

「身強體健」經營原則的核心就是將成本、費用控制到極致少的情況下,用各種辦法增加收入,從而儘可能多的產生利潤和現金,這纔是企業的經營之道啊!

, [ "h?n2?t?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