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摺疊手機做成這樣,也算有當年MIX一代的「風骨」,可是按理說這種「級別」的機器不應該是保密然後等著發布嗎?小米現在正處在毫無創新、毫無技術的輿論口水中,連OV發布全面屏技術都能直接佔領技術制高點,小米靠這個摺疊屏產品發布出來應該可以驚艷四座,而且就是暫時發布個PPT手機應該也比這個效果好!這倒好,直接微博亮出來了,感覺和發布會時吹噓一番的效果差遠了!小米的這個做法是不是一種面對市場對其創新和技術能力的詬病,短時間內交不出滿意的成品,而故意放出產品展示自己硬實力的「匆忙」之舉?

小米微博官宣雙摺疊手機工程機


第一反應:這讓人家手機殼廠商怎麼過?

當然了,雖然創新是好事,但是還有些地方值得顧慮:1.三段式設計電池怎麼辦,一塊肯定不夠,放2~3塊?2.看gif中的弧度這臺機子似乎有相當的厚度,開創米一斤?刨去這些來看,這臺機子還是非常有亮點的而且噱頭十足,用來作為小米在2019年發力打入高端的機子再適合不過

當然小米的創新力度還是很讓人感動的,畢竟我也是個從不用小米手機的miboy

加一句:

上下邊框還是蠻窄的(視估2-3MM),左右邊框可能在1CM左右(目測)


這手機展開差不多iPad mini大小,摺疊後有16:9手機6寸那麼多,不過還是太厚了。至於這手機方案,應該是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市場接受度存疑。

這應該是供應鏈提供的摺疊方案,小米這個時候爆出來,應該是想搶個首發,佔領一下營銷宣傳高地。

這幾天,將會有vivo的那個apex新一代概念機要發布、OPPO也要發布10倍無損變焦技術,黑科技滿滿,營銷點十足,目測會給各自品牌帶來一波熱度。這不,今天下午魅族自己就在辦公室搶發了一個無任何孔的手機,不過也是PPT形式。19年才剛剛開始,手機廠商們已經開始啟動新一輪的熱核戰爭,目測今年手機市場必然是腥風血雨,很有可能,就會再有一兩家出局。

不管這方案,是純供應鏈提供還是小米深度參與或者自研發,小米都需要吸取自己在全面屏Mix手機上的教訓——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如何真正利用這種方案,實現自己的突破纔是關鍵。


主要是為了品宣,對外強調技術實力

這東西量產難,本身也賣不出去多少,說是概念機委屈,說不是概念機吧,難量產沒銷量,其實基本也符合概念機的標準了。

先別說MIX1了,就當年note2那曲面屏,記憶猶新啊


謝邀

之前小米mix一代發布的時候,保密工作做的還是很好的,事先沒人知道。

但是當時一些人對於的小米note2就沒什麼期待了,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學長當時就買了一加3,看了小米的發布會後悔的不得了,想著為啥不等發布會。

於是從去年的vivo Apex開始,手機廠家會預先將概念機放出,以達到吸引眼球,讓消費者關注自己後期產品的效果。NEX也是,magic2也是,MIX3也是。

當然,也有強行搶先發布手機,耍猴時間長達兩三個月的廠家,這裡就不點名批評了。

目前在vivo1月24日發布新手機,魅族23日放出自己新機概念圖之際,小米也放出自己摺疊屏手機,也是希望獲得更多消費者關注。當然也包括前面放出來的大區域指紋解鎖等,都是吸引眼球的。目的就是告訴消費者:只要你等,我就有這麼一款產品。

現在這屬於正常的現象了,大家習慣就好了。重點不是看誰先說,重點還是看誰先現貨拿出來了。


首先,小米官宣可摺疊手機,是手機市場開始向可摺疊手機進發的必然結果。三星、華為發布了可摺疊手機之後,必然會引起一眾廠商的關注。尤其是華為,華為可摺疊手機據說採用的是京東方的屏幕,證明國內屏幕廠商已經具有足夠的實力。那麼,同樣依靠屏幕供應鏈廠商的小米,為什麼不能出一款可摺疊手機呢?

其次,小米可摺疊手機,也是產業鏈協同創新的結果。眾所周知,近年的產品革新,很多都是終端廠商與屏幕廠商合作的結果。比如努比亞α,就是努比亞與維信諾合作,深度定製了這款4.01英寸柔性屏幕,從而讓柔屏柔用成為現實。

至於小米,已經通過維信諾提供的柔性AMOLED屏幕,實現了屏下攝像頭技術。那麼藉助於與維信諾的合作,小米創造出一款可摺疊手機也不是很大的難事。


想多了,是維信諾提供的樣品機,刷了miui的rom就說自己做出來了,而且還被柔宇懟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