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人生——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演講(三)

標籤: 雜談 分類: 堪布開示

2、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

反過來講,宗教也需要科學的支持。任何一個宗教,若想廣泛弘揚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趨入有緣眾生的心田,就要適應當代社會,有一定的組織化、規範化,同時,科學也要能為其教義提供佐證,否則便很難為世人所接受。

以前漢傳佛教中,太虛大師等人為了弘揚佛法,著重強調「人間佛教」。對於這種觀點,我有兩方面的看法:首先,「人間佛教」不能太過世俗化,否則,就會有損原始佛教的固有本質。比如對三寶的「信心」,你若用歡喜心、愛心等詞來代替,便會扭曲它的意思,這樣的人間化就不合理。但如果在其本意不變的基礎上,儘可能地以現代用語解釋佛教非常深奧的內容,例如把「眾生」、「有情」叫做「生命」,如此便於人們理解是很好的,這樣的入世法也很重要。

三、當今的信仰迷失與道德淪喪

現在人不像古人一樣,有研究的時間、思考的空間、分析的精力,他們由於功利心比較強,將短暫的人生都用在物質競爭上了。對此,有人曾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每天一早,非洲的梅花鹿就想「我今天要用最快的速度跑,不然就會被吃掉」;獅子的話,則想「我今天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追,不然就會餓死」。每個眾生制定的目標雖不相同,但根本上都是為了自己。所以,現在不管是大學、商業界,包括一些公務員、老師、醫生,有許許多多的黑暗面,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缺乏慈悲心、利他心,否則,他們也不會時時耽著自己,多多少少都會考慮周圍的人。

我以前看過一種說法,說是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時,如果前排的一兩個人站起來,後排的人因為看不到,也只好從座位上站起來,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其結果是:最終電影院里的所有人都站著,即使腳很痛也沒辦法。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很多人只考慮自己而不管別人,由於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以至於很多工廠都在造「毒」品,根本不顧他人的健康和利益。這種現象究其根源,就是因為人們沒有正確的信仰,不相信前世後世存在,缺少善惡有報的因果觀。這樣的心理危機,實際上遠遠超過經濟危機。發生經濟危機的話,其他國家還可以支援,本國自身也有應急措施,但人的思想上、心靈上若出現了危機,這是很難以挽救的。

因此,如今高校的知識分子與大乘佛教徒互相交流,對這個社會來講,確實有很積極的意義。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作為弘揚大乘佛法的人,雖然非常明白這些道理,但所說的話不一定產生什麼影響;而你們這些知識分子,若能接受大乘理念,今後在不同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時,儘管不一定能完全遣除自私自利,但最起碼也會以利他為主,幫助別人是基本的人生原則。記得美國非暴力主義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說過:「無愧的良心,是床上最好的枕頭。」因此,每個人若想心安理得、獲得快樂,是要無休止地索取,還是不間斷地付出?相信大家都應該清楚。

現在這個社會上,善良之光已被日益遮蔽,黑暗的陰影越來越熾盛,甚至無法驅散。當然,也許我是太過悲觀,但也許不是。放眼看看我們的周圍,物質發展幾乎到了極點,各大城市的享受應有盡有,而且不比國外任何國家遜色。可是人們滿足嗎?並不滿足。快樂嗎?不快樂。好多人都成了金錢的奴隸、房屋的奴隸、轎車的奴隸,為了自己升官發財,不惜損人利己、不擇手段,但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最終與快樂的距離越來越遠。

待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