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龍

公元215年,那場關羽在益陽拒魯肅,雙方在益陽長達3個多月的隔江對峙,不但給益陽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和千古佳話,其實這場對峙,對益陽人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就是到今天,還保留着這種三國文化習俗的習慣。

當然,最大的改變還是後來吳俗對益陽的影響和改變。關羽的蜀國軍隊在公元215年5月13日撤離益陽後,這裏就被孫權的吳國接管。長期以來,中國是以官場文化主導着民衆的生活習俗,又稱官本文化,而這些文化中,語言是最基本的普及方式。我們不用懷疑,今天的益陽本土話語,來自吳語系,長沙話、寧鄉話、益陽話乃至沅江安化話語,雖有些區別,但是呈遞減或遞增的形式;而益陽與一溪之隔的漢壽軍山鋪,則出現了斷層式的區別,但實則是蜀語系統,與荊州話同音。這種區別在1800多年後的今天,雖然有些趨同抹平,但還是留下很深的痕跡。尤其是在一些詞句上存在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們常喫的“南瓜”,雖在今天年輕人中已經趨同,但老一輩漢壽以西的人卻叫“北瓜”,這種區別,不是一般的區域與省縣之間的區別,是三國文化在益陽這裏劃斷的歷史痕跡,是吳蜀在這裏劃邊界形成的文化區別。當然,以前是非常明顯的,有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別,此不多述,還是就“上巳節與立夏”體講三國文化在今天益陽人生活習俗上的留痕。

上巳節,現代益陽人對這個名稱可能不大清楚,但對這個日子或節氣卻明白,那就是農曆三月初三。這個日子,在中原文化中是“踏青節”,在江南又稱“桃花節”,而在洞庭湖區還有“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在江邊走”的暮春與暮秋之說,但在益陽縣境內卻演化成一種特別的習俗;三月三,“喫地米菜煮蛋,石頭鼓都踩爛”。

三月三的上巳節,在益陽如何演化成這種習俗?如果還不太明白原因的話,緊接着是約一個月左右的立夏,益陽的習俗則是:“立夏喫幹坨,石頭鼓都踩破。”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益陽的兩個節氣,爲何有這種與外地不同的生活習俗,難道益陽人與石頭鼓有仇?偏要把石頭鼓踩破和踩爛?

經考察一些老人的傳說;此兩種習俗,是當年關羽駐紮在益陽留下來的,且是“關羽瀨”具體演化成的習俗。

原來,215年當年那場吳蜀在益陽的隔江對峙,吳蜀雙方明白一個大道理,雙方並不是敵對關係,而北方一直做大做強、且一直伺機報赤壁之仇的曹操纔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劉備要關羽在益陽與魯肅對峙,最大的矛盾也就是領土的紛爭,不會傷及到國家政權的存在,而與曹操的矛盾則不同,是直接關係到國家政權存在與否的問題,在大敵當前的環境下,雙方這樣在後方僵持着,實在是不合算的買賣;因此,雙方都想早一些結束這種耗兵力、耗資源的對峙。這一點,關羽似乎顯得比魯肅沉不住氣,幾次想過江理爭或力爭結束這種僵持。這種現狀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明白:“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也就是說,關羽曾經準備涉水過河結束僵持。

也就是關羽的這種準備涉水過河,利用傳統節日給士兵加餐改善生活,喫地米菜煮蛋和喫幹坨,於是形成了後來益陽的特有習俗,經分析推理,是符合邏輯的: 一是這兩種習俗,已經流傳千年以上,時間上與關羽掛得上鉤。二是這兩個節氣關羽恰在益陽資水北岸駐軍。三是關羽駐軍的青龍州河內有一條可以涉水過河的河底路“關瀨驚湍”,是資水自清朝中期以前長期存在於資水底下的一條志溪河沖刷堤。所謂“石頭鼓都踩爛”與“石頭鼓都踩破”,並不是益陽人與石頭鼓過不去,是在強調腳杆子要硬下盤要穩。因志溪河橫切進資江,在資江底沖刷成一道河堤,再加上認爲的填補成路可以踩過的緣故。當然,這種踩着石頭鼓過河淹死的概率極小,如下盤不穩,被衝下水去,即使自己泅不上來,也會被人救上來,頂多嗆幾口水,但被救上來的這個過程也很麻項,尤其是冬天做落湯雞,被衝下水和救人渾身溼透,這不但耽誤了行程要回家洗曬,而且也容易着涼得病,但如果下盤穩,挽高褲管涉水過河,放下褲管穿上鞋繼續辦事,喫地米菜煮蛋和幹坨,正是要腳跟站得穩。

也正因爲資江有這道“關瀨驚湍”的存在,也就是說,至少在清朝之前,益陽的居民很多人是在這道引起“驚湍”的暗堤上涉水過河的,只是由於唐朝以後女子裹腳的緣故,從此女子便不涉水過河了,出現了“妹娃子要過河,哪個來揹我嘛”的情趣場面,自然,也因爲這道“關瀨驚湍”的十景之一存在,證明瞭在此之前資江不通航的說法,否則,不會有“志溪帆落”的第二景,志溪河纔是主要航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