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鄒晨輝受上週五央行公佈的社融數據和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預期以及週末外圍市場均上漲等消息影響,4月15日A股一度高開,上證指數早盤一度大漲2%衝高至3253.98點,但隨後各大指數紛紛走低。

  截至4月15日收盤,上證指數收跌0.34%,報收3177.79點;深證成指收跌0.78%,報收10053.76點;創業板指收跌1.70%,報收1666.90點。

  社融等數據超預期後 機構是如何火線解讀的

  上週五A股盤後,央行公佈3月新增信貸1.69萬億元,預期1.25萬億,前值8858億元;3月新增社融2.86萬億,預期1.85萬億,前值7030億元;3月M2同比8.6%,預期8.2%,前值8.0%;M1同比4.6%,前值2.0%。

  “這周我們都在等待各方數據的證僞,目前央行公佈的這個數據已經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了。” 當天,聯儲證券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實際上,央行公佈的上述各項宏觀數據之後,各大機構在過去兩天已經紛紛摩拳擦掌進行了詳盡的解讀。

  “3月新增社融高達2.86萬億元,創歷年3月歷史新高,明顯超市場預期。社融持續超預期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社融走向如何?歷史上的相似情景對本輪A股有何啓示?行業輪動有怎樣的規律?各行業又將產生哪些變化和投資機會?歡迎參加‘超預期的社融及投資機會解讀’電話會議。”

  4月13日以及4月14日,經濟觀察網記者所在的各大券商策略投資羣中,上述消息隨處可見。

  海通證券姜超團隊認爲,3月新增社融2.86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1.28萬億元,貢獻主要來自三塊:一是對實體發放貸款1.96萬億元,同比多增近8200億元;二是表外非標融資整體同比多增3353億元,對社融的拖累轉爲了貢獻,其中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366億元,同比多增1688億元,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分別同比多增780億元和885億元;三是地方政府專項債融資增加2532億元,同比多增1870億元。而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分別同比少增260億元和286億元。

  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分析稱,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元,同比多增5777億元。其中,居民部門貸款增加約8900億元,同比多增約3200億元,居民短貸增加4300億元,同比多增約2300億元,與2月的大幅少增相比有所修復,而居民中長貸增加4605億元,接近16和17年的水平,較18年同期多增800多億元,或與3月一二線城市地產銷量增速回升有關。企業部門新增貸款1.07萬億,同比多增約5000億元,企業短貸和中長貸分別同比多增約2300億和近2000億,票據融資同比多增約1100億元,說明一般貸款對於信貸的貢獻上升,企業中長貸也有改善,3月企業中長貸新增近6600億元,超過歷史同期水平,並且也是繼1月之後再度同比多增,整個1季度企業部門信貸同比多增1.39萬億。3月非銀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700多億元,同比多減2500億元。

  此外,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分析稱,3月財政存款減少6928億元,同比多減2100多億,反映財政加強投放,M2同比回升至8.6%。3月M0同比回升到3.1%,主因春節擾動消退,而M1同比繼續回升到4.6%,反映企業流動性持續改善。

  在海通證券姜超團隊看來,當前社融增速企穩,意味着後續貨幣難更放鬆。3月社融存量增速從2月的10.1%反彈至10.7%,我們測算若不含專項債社融存量增速從9.2%回升至9.7%,政府和社會總融資存量增速從10.6%提高到11.1%,社融增速已經企穩,預示未來經濟有望企穩改善。而近期豬價擡升通脹,雖然貨幣政策不至於因此收緊,但考慮到3月製造業景氣改善、PMI回升到榮枯線以上,企業中長貸改善、社融增速企穩,貨幣政策短期也難以大幅放鬆,近期降準的概率大幅下降。

  中信證券則認爲,信貸總量及結構均好於預期,資金觀測角度預示經濟全年“前低後高”。信貸3月淨增1.69萬億,淨增量高於去年3月的1.12萬億,連續12個月保持月度同比高增。結構上看,居民部門方面,我們認爲居民貸款的高增主要受股票市場的顯著升溫及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兩方面影響。向後看,伴隨大中城市樓市政策的相對放鬆,以及股市成交量的持續景氣,居民貸款短期增速有望持續。而企業部門層面,3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信貸新增1.07萬億,環比同比均出現顯著上升(環比多增2359億元)。其中,3月中長期貸款新增6053億元,而短期貸款的淨貢獻較前序月份有顯著提升。我們認爲這反映了兩個特點,即:1.整體企業流動性有所改善(體現爲從票據向短期貸款的傳導開始出現);2.中央和地方財政政策逆週期的效果持續顯現。向後看,我們認爲PMI的環比改善還將繼續,而伴隨資金供給和中小企業需求的雙升,企業部門貸款同比還將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後續企業部門融資結構還將繼續優化(即票據減、短期和中長期增),而實體經濟也將如我們預料“前低後高”。

  中信證券分析稱,社融企穩繼續確認,非標改善及貸款佔比爲結構亮點。3月新口徑下新增社會融資總額2.86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7%,這一增速水平高於市場預期,且結構上有全面改善的態勢,社融增速的企穩已被確認。從一季度整體結構看,表內融資、表外融資、直接融資、專項債融資和其他融資五大分項均好於去年同期水平,而單月看,表內貸款融資、非標融資及地方專項債爲最大貢獻項。整體而言,現階段社融增速儘管回暖幅度略高於我們先前預測,但趨勢及結構變化符合我們的預期。向後看,我們認爲社融增速低點已過,後續受益於地方專項債的持續發行、非標融資的逐步回暖、以及人民幣貸款在結構改善下的穩健增速,預計社融增速的運行中樞將穩定在10.5%以上的水平。

  中信證券分析稱,M1與M2均顯著回升,且剪刀差繼續縮窄。廣義貨幣供給方面,3月M2增速環比改善略超預期,增速達8.6%,環比提升0.6個百分點,有較爲顯著的修復。我們認爲M2的回升主要受持續較爲寬鬆的貨幣市場環境以及商業銀行加大資金運用兩大因素所致,而非標的回暖也適當放大了貨幣乘數。另一方面,M1同比增速也大幅回升至4.6%,環比回升2.6個百分點,這一回升也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即M1增速的底部已過。向後看,伴隨企業流動性的修復及企業預期的改善,預計M1與M2的剪刀差還將進一步縮小,在二季度M1增速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

  中信證券認爲,預計貨幣政策短期將維持合理穩定,二季度流動性仍有缺口,或採取降準或MLF/TMLF置換的方式填補。整體來看,6月MLF到期壓力較大,我們仍然保留判斷6月降準的可能性,但在合理穩定的基調下,亦不排除央行通過MLF或TMLF等工具進行流動性補充。我們認爲融資結構的持續改善將是貫穿今年的主要旋律,而伴隨結構改善,信用的疏通渠道也將繼續恢復,幫助實體經濟企穩回升。

  A股再度失守3200點 該悲觀還是樂觀

  實際上,上週五央行公佈的各項宏觀數據,着實又給市場人士又注入了一劑看多A股的“強心劑。”

  “央行公佈的各項數據向好,下週早盤建議加倉A股。”華夏基金一名投資顧問上週五如此表示。經濟觀察網記者所在的各大微信投資羣中,上述類似觀點也屢見不鮮。

  4月15日早盤,A股“彷彿”如期高開,在金融等權重板塊的推動下,上證指數早盤漲幅一度達到2%,衝高至3253.98點,一度欲攻擊3300點。但隨後,各大指數紛紛跳水翻綠。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跌0.34%,報收3177.79點;深證成指收跌0.78%,報收10053.76點;創業板指收跌1.70%,報收1666.90點。

  “咋回事,跳水是什麼情況。”4月15日,各大投資羣中,投資者紛紛對此表示不解。

  “從交易層面來說,市場預期太強,反而容易成爲出貨的時點。A股從年初到現在估值行情已經啓動了一波,現在市場在等企業盈利,企業盈利未見明顯改善,那麼A股市場可能就很難走下去。”上述聯儲證券一位債券基金經理表示。

  一位私募人士對此表示,A股今日大幅高開引發了部分獲利盤了結,但大盤表現依然健康,大幅震盪符合管理層“慢牛”的期望。不必悲觀,不過後期分化比較明顯。

  “A股高開低走,清洗浮籌。科創板出來以前,大盤整體而言沒問題。”華南另一位有着20年投資經驗的市場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光大證券策略近期一份研報表示,在一季度的理性修復完畢後,機構投資者普遍倉位較高、浮盈較大,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具有實戰意義的策略不是被逼空後的激進上車加倉,而是在趨勢交易者而非趨勢創造者的散戶主導階段,針對通脹邊際上升、對過度亢奮市場的適度監管、美股再次擾動的可能這三大風險,着眼於二季度的衝高回落,結合自身的收益考覈目標進行“保倉位”。

相關文章